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在一定年齡階段會顯得很老,但相當一部分原因是面部凹陷,比如太陽穴、額頭、臉頰、淚溝等等部位,面部一凹陷就會顯得很干癟,完全沒有生氣。面部凹陷也是面部老化的重要標志,因此不少人會選擇面部填充。填充一般用于某部位凹陷改善,比如面部淚溝凹陷、太
人在一定年齡階段會顯得很老,但相當一部分原因是面部凹陷,比如太陽穴、額頭、臉頰、淚溝等等部位,面部一凹陷就會顯得很干癟,完全沒有生氣。面部凹陷也是面部老化的重要標志,因此不少人會選擇面部填充。
填充一般用于某部位凹陷改善,比如面部淚溝凹陷、太陽穴凹陷、面頰凹陷等,但也可用來使身材豐腴和塑形,比如隆胸豐臀等等。填充材料也比較多,諸如玻尿酸、硅膠、自體脂肪等等
今兒只說說自體脂肪填充!
顧名思義,自體脂肪填充材料來源取自于自身脂肪堆積較多的地方,一般都是腰腹部和大腿,取脂填脂并不是拆東墻補西墻,而是讓該瘦的的地方瘦該飽滿的地方飽滿,以達到妹紙們對美和好身材的追求!
自體脂肪填充目前有三種填充方式,普通脂肪填充、SVF脂肪膠填充、PRP血清生長因子填充,填充部位有自體脂肪填充面部、自體脂肪隆胸、自體脂肪豐臀。
填充面部
這主要適應于太陽穴凹陷、淚溝凹陷、額頭不夠飽滿、顴骨假性外凸、雙頰凹陷、法令紋明顯、面部皮膚松弛等等。
隆胸與豐臀
這主要是改善胸部狀況不佳或者想臀部豐滿提升身材的妹子。
但是如果你想要大幅度的提升胸圍以及臀圍,脂肪填充往往達不到想要的效果,一是人體脂肪取量不宜太多,二是每個人的基礎不同。比如你明明只有A,但是想一下跳到D,脂肪填充就不要妄想了,老老實實做假體!
脂肪填充相較于其它假體填充有什么優勢?
1、脂肪填充安全性較高,又因為材料來自于自身,不會產生排異現象;
2、拆東補西,可以達到該瘦的瘦該飽滿的飽滿,兩全其美;
3、填充面部時除了改善凹陷還有美膚抗衰的作用;
比如PRP填充有利于自身的生長因子,促進脂肪細胞存活,能夠美白淡斑,提亮膚色;而SVF是血管基質細胞,含有大量干細胞濃縮物,它是人體脂肪里的膠原蛋白,經過物理去油濃縮,人體膠原蛋白重新生長的過程。
4、手術采用注射的方式,并沒有明顯的切口,所以不會留下明顯疤痕。
但有優勢就有風險,那它的風險在哪兒?(敲黑板!?。。?/strong>
求美者擔心的重重重點來了!?。?/strong>
1、吸脂部位可能會留下疤痕或凹凸不平;
某求美者大腿環吸后留下凹凸不平的現象
吸脂針眼留疤
2、脂肪細胞存活率低,被吸收得多,填了等于沒填;
一般來說脂肪細胞存活率介于30%~70%之間,具體存活率根據手術方式(即我前邊提到的普通脂肪、SVF、PRP填充)會有所差異,但是有些妹子填了之后,在恢復期完全被吸收或者存留較少,出現白填了情況,尤其是在脂肪隆胸項目上!
3、脂肪填充過度,比如“壽星公”“饅頭臉”;
額頭過度填充吸收又少造成前凸
面部臃腫、鼻唇溝深陷
4、填充造成凹凸不平或左右臉不對稱,胸部填充后出現結節硬塊;
面部不對稱
綜上集中說一下可能出現的問題:
感染
血腫
皮膚凹凸不平
脂肪細胞被吸收
吸脂部位皮膚淤斑
脂肪隆胸出現的鈣化現象與結節
既然脂肪填充有那么多風險,是不是我們就應該摒棄這個項目?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任何項目都會有風險,如何規避風險才是我們應該面對的!
規避脂肪填充風險方法(再敲黑板!?。。?/strong>
1、量入為出,千萬別貪心造成填充過度!
有些妹子,總是貪心不足,一心想要皮膚變的飽滿,不聽醫生勸阻(有些經常做醫美項目的求美者,說出話來比醫生懂得多,鬼精鬼精的),執意想多填充點兒!填充過度一般會造成二種情況,一就是剛剛說的面部臃腫、壽星公;二就是在隨著年齡增加面部較常人垮得快!所以適當填度最好!
2、謹遵醫囑,做好術前準備與術后護理,打好配合戰!
術前準備篇:
有手術禁忌癥的妹子沒法做,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術前半個月禁服抗凝藥物、活血類中藥及阿司匹林;
準備好吸脂部位的塑形衣、彈力服;
掐指算算自己的姨媽期,避開它。
術后護理篇: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與發物,為了漂亮,火鍋串串啤酒海鮮放一放先(強行押韻);
手術區域保持干凈清潔,遵醫囑使用抗生素等,防止出現感染;
術后不得按摩擠壓填充區域,面填后禁止大笑、狂笑、擠眉弄眼扮鬼臉,隆胸后保持仰臥,豐臀后保持俯臥;
不得長時間保持站立或坐位,不能劇烈運動。
3、選個好醫院好醫生,技術、口碑、醫院環境三管齊下!
做脂肪填充是有風險,但是選擇一個技術過硬、醫德高尚的醫生,以及一個良好的醫護環境可以將風險性大大降低!
以前也有過相關報道,比如啥“三天教會雙眼皮手術速成班”、“應聘主播被帶去整形,深陷整形貸“等等,這類事件也是導致如今部分人”談整色變“的原因之一,降低了整形圈兒整體口碑,尤其可惡!所以要謹慎對待,防止被套路!
醫生一般具備的執業資格證書這里就不贅述了,只要非莆田系醫生都有相應的資格證。對于案例可以網上找一找相關求美者反饋,比如技術風格、醫資職稱、口碑、對比一下失敗率做綜合考察。
對于醫生選擇當然是首選經驗豐富的醫生,從職稱可以看出來,醫生一般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越向上走一般經驗越豐富,正常情況下,上調一個職稱最快得要五年,這還不說考試、科研論文、評審等一系列要求與程序,所以最快到主任醫師也得20多年從業經驗,不過職級越高當然手術價格越貴。
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