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每年發生人工流產800-1300萬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其中:25歲以下未生育的年輕人占45%左右,重復流產率高(55%);兩次流產間隔時間短,45%的重復流產發生在半年到一年半之間。這樣頻繁的、短時間的流產,其危害就是導致不孕。
中國每年發生人工流產800-1300萬例。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其中:25歲以下未生育的年輕人占45%左右,重復流產率高(55%);
兩次流產間隔時間短,45%的重復流產發生在半年到一年半之間。
這樣頻繁的、短時間的流產,其危害就是導致不孕。
圖片來源于Pixabay
人工流產后遺癥之一:輸卵管堵塞
在生殖中心,前來做試管嬰兒的不孕癥患者,其中有30%左右是由于輸卵管原因導致的不孕癥——輸卵管不通暢。
輸卵管不通暢的原因是感染,最常見的感染是衣原體和淋球菌。
人工流產是一種有創傷的手術操作,手術時,有器械從陰道經過宮頸進入宮腔。
如果宮頸有衣原體感染、淋球菌感染,常常會因為手術而導致感染進一步向上行走,導致子宮內膜的感染和輸卵管的感染。
典型的感染會引起發熱、腹痛、輸卵管的膿腫等急性盆腔炎的癥狀。
不典型的感染癥狀不典型,沒有發熱腹痛的癥狀,但會引起輸卵管、盆腔甚至是肝臟周圍發生黏連。
這些黏連最終導致輸卵管的不通。
人工流產后遺癥之二:子宮內膜損傷
在生殖中心還有一類患者讓醫生感到很棘手,那就是子宮內膜薄的患者。
病例回顧
有個患者,她的子宮內膜厚度只有4-5mm,而最適合著床的子宮內膜厚度是在排卵期子宮內膜能達到8-10mm。
為了讓她子宮內膜增厚,醫生想盡了辦法,增加了雌激素的使用劑量,每天用補佳樂6mg,陰道內也塞雌激素,也給她注射了昂貴的生長激素,阿司匹林有助于子宮內膜的血供,醫生也給她吃了。
總之各種辦法都想盡了,依然子宮內膜的厚度只有5mm。
她45歲了,已經取卵,配成了兩個胚胎,但醫生遲遲不敢移植,她也不敢輕易去移植。
一旦移植,沒有著床,她就沒有胚胎了,也許要再一次取卵,但再一次取卵,以她的子宮內膜條件是否能成功依然是未知。
就這樣,她等了一個周期,子宮內膜沒有生長,放棄了。
第二個周期,醫生又給她用了大劑量的雌激素,但子宮內膜依然是那么的讓人失望,還是5mm。
這個周期,她破釜沉舟了,去移植了,但沒有著床。
未來的路她何去何從,還是一片迷茫。
她的子宮內膜為什么會薄?
因為她曾經做過兩次流產。
人工流產清宮手術后,常常發生子宮內膜的損傷。
一方面是手術過程中,機械性的搔刮,損傷了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從此子宮內膜對雌激素的刺激物反應,不會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而生長發生變化;
另一方不僅僅是機械性的損傷,也和術后的感染破壞有關。
人工流產后,不僅僅子宮內膜會薄,還可能發生子宮內膜前后壁之間的黏連,影響宮腔的形態,甚至堵塞輸卵管的開口。
這些都影響胚胎的著床發育,導致不孕或者早期流產。
怎么預防生育能力下降?
避免人工流產的發生
保護自己的生育能力,應該首先學會避孕。
沒有意外懷孕就沒有人工流產;沒有人工流產,就會減少宮腔粘連和輸卵管堵塞的發生。
盡可能藥物流產
有時候意外懷孕已經發生,不得已的原因必須終止妊娠;或者是原本是想生育的,但不幸發生了胎停育,不得不終止妊娠。
那么盡可能的做藥物流產。
藥物流產可以避免機械性的搔刮,造成物理性損傷子宮內膜;
其次藥物流產避免了器械的逆向進入宮腔,把陰道宮頸的病原菌帶入宮腔。
很多人擔心藥物流產不干凈還需要再次刮宮。
其實藥流后需要刮宮的只有20%,80%的人可以避免刮宮。
當然有些情況不適合藥物流產的,盡可能聽從醫生的建議。
預防感染
無論是藥物流產還是人工流產,要做好感染的預防。
很多人不把流產當回事,流產后不久就發生性行為。
性行為會引起感染,尤其是在子宮內膜尚未愈合、宮頸口開放的情況下極其容易發生感染。
(本文已獲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專家介紹
婦產科醫生王玉玲,副主任醫師,從醫25年。
擅長:治療不孕癥、月經失調、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征、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
門診時間:每周一、周三全天婦科專家門診。
地址:浦東新區高科西路2699號,二樓B區。
想了解“羊水過多/過少的影響”、“臍帶繞頸是否危險”等孕期相關問題,關注公眾號“母嬰家庭課堂”即可獲取,還有價值30元的語音課福利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