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平均每半分鐘就會有1個中國患者用到的冠脈支架,均價從1.3萬降到700元,這個心驚肉跳的過程只用了15分鐘。隨著冠脈支架集采方案的出臺,高值醫用器材的國家集采終于拉開大幕。此次品種選擇了應用最廣、最為成熟、國產化率相對較高的冠脈支架。萬元的
平均每半分鐘就會有1個中國患者用到的冠脈支架,均價從1.3萬降到700元,這個心驚肉跳的過程只用了15分鐘。
隨著冠脈支架集采方案的出臺,高值醫用器材的國家集采終于拉開大幕。此次品種選擇了應用最廣、最為成熟、國產化率相對較高的冠脈支架。萬元的支架,直接跳躍式地走進了“百元時代”。
11月5日,首次冠脈支架國家集采于天津開標,擬中選結果在公示無異議后,由聯合采購辦公室進行中選結果公布。根據集采文件,入圍產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獲得擬中選資格:一是申報價≤最低產品申報價1.8倍的;二是申報價>最低產品申報價1.8倍,但低于2850元的。
具體來看,本次集采涉及的冠脈支架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手術中最普遍使用的品種,集采意向采購量首年超過107.47萬個,意向采購公司12家。這意味著此次集采將覆蓋約80%的冠脈支架市場,幾乎囊括所有玩家。
據現場媒體傳來的消息顯示,在本次競標現場,共有10個產品擬中選,涉及9家中外企業,中選產品中位價700元左右。這意味著,此前動輒過萬的冠脈支架價格降至千元以下。最令人震驚的當屬國產山東吉威的EXCROSSAL,從之前省標的1.35萬元直接跳水96%,報價469元,拔得頭標。
外企此次也格外積極,殺價力度絲毫不遜于國內企業。美敦力將Resolute Integrity從省標的1.9萬元降價97%,報出648元低價;波士頓科學也有兩款產品報出776元低價,雙雙中標。
集采現場,圖源:八點健聞
這15分鐘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數百萬人。他們可能是患者,可能是醫生,也可能是器械企業職員、經銷商、耗材代表等等。
2019年,全國共110萬臺PCI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差不多每1000個中國人有一個,大約使用了150萬個冠脈支架。但中國患者的實際需求量遠比150萬大。國家衛健委心血管介入管理專家組組長霍勇說,在醫院急診科就診的冠心病患者,只有10%用上了冠脈支架,而歐美國家,使用比例達到了99%。
還有另一組數據是,歐美國家的冠心病發病率和中國差不多,但每百萬人口支架的使用數量,歐美國家大概在3500個,中國才600個。
業內人士分析,比例如此低的主要原因是貴,患者用不起。某款進口冠脈支架產品,在歐洲某地市場價99歐元(約等于人民幣772元),在中國的市場價在上萬元。
從相關上市公司財報分析,一個冠脈支架成本不到五六百元,出廠價兩三千元,原有的虛高價格主要來自流通環節,其中又有很大一塊是給醫生的回扣。
隨著超過90%的降價,建立在高價基礎上的鏈條,將有可能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01
百元支架時代:價格與印度持平
據證券時報,本次支架國家集采有多款百元支架出爐,其中山東吉威Excrossal(藍帆醫療)支架報價低至469元,與最新掛網價格13300元相比,降價超過96%。
信達證券梳理集采報價數據顯示,其他9個擬中選的百元支架還包括易生科技549元,微創醫療590元,樂普醫療645元,美敦力648元、微創醫療750元、金瑞凱利755元、波士頓科學776元、波士頓科學776元,萬瑞飛鴻798元。
本次10個擬中選產品,圖源:丁香園(Insight 數據庫制圖)
從11月5日集采結果看,微創醫療共有兩款報價分別為590元和750元的支架入圍,兩款支架意向采購量合計占比達24.2%,在入圍廠家中占比最高。另外,微創醫療有兩款集采意向采購的支架未有入圍。
樂普醫療有一款報價645元的支架入圍,意向采購量合計占比也高達11.2%。
國家醫保局委托相關專家對多個國家冠狀動脈支架的價格進行了國際價格對比,針對的就是本次集采品種:第三代藥物洗脫支架。
據央視報道,比價結果下來,美國患者支付價6403~18507元,法國零售價6881元,均低于中國的價格。
圖源:央視新聞
而按照集采中的入圍價,已經和印度的價格接近了。2020年3月,印度政府規定藥物洗脫支架天花板價調整為756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國家集采招標之前,山西、江蘇已作為試點率先組織開展冠脈支架的帶量采購。根據中標結果顯示,山西省68家醫療機構帶量采購談判議價下,中選產品平均降幅達52.98%。江蘇省采購支架中選品種價格被壓縮在2850元至8666元之間,平均降幅達51.01%。
本次國家的集采的中標價格則為700元左右,更是直接讓冠脈支架進入千元級時代。而此前,冠脈支架市場中,其中國產支架約9000元至1.1萬元人民幣,進口支架約1.5萬元至1.9萬元人民幣。
降價引發的利潤縮水,也讓資本市場選擇離場觀望。10月16日啟動冠脈支架集采至今,樂普醫療累計跌幅14.61%、微創醫療下跌14.79%,藍帆醫療下跌15.86%。而醫療器械指數從10月16日披露冠脈支架集采文件以來,累計下跌8.29%,板塊內62只個股,單日市值蒸發近432億元。
根據官方部署,上述冠脈支架集采只是開始,目前在心血管耗材、人工晶體、骨科耗材等高值耗材領域進行集采試點,未來更大范圍、更多產品集采也將大勢所趨。
02
臨床醫生只能用入圍支架?
有熟悉集采的市場人士指出,前5名報價較低的廠商可以搶得份額,6-10名只能維持份額。全球最大醫療器械企業美敦力報價648元,可以搶一點份額。美資的波士頓科學報了兩個776元,只能維持原有份額了。而其他落選企業基本沒戲了。
事實上,和藥品集采在每個省只有一個中標廠家不同,冠脈支架的選擇會更加復雜。
本次集采一共涉及2408家醫療機構,整體而言,醫院在前10個中選產品基礎上,有一定自主選擇權,也有強迫使用最低價中標產品的情形。
1.醫院按早先統計上報的冠脈支架使用品牌及數量為基礎,其中10個中選產品自動納入協議采購量。
2.對于報送清單中不是10個中選產品的支架采購量:
A.不少于10%必須分配給報價最低469元的山東吉威;B.在剩余的采購量里,醫院在以下中選產品中自主決定分配量:
a.報送過需求;
b.報價第2~5低的易生科技、上海微創、樂普、美敦力的4款產品;
c.比報送過需求的最低價中選產品價格更低的產品。
3.醫療機構報送需求產品都不在10個中選產品目錄,在報價前五的產品中自主決定分配量,其中拔得頭標的山東吉威469元產品不低于10%。
不過,這次沒有中選的產品也沒有完全堵死使用通路。
本次集采涉及的2408家醫療機構,按照規則在兩年采購周期內,優先采購10個中選品種并確保完成協議采購量,在此基礎上,可以按所在省份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管理有關規定,適量采購其他價格適宜的冠脈支架。
2019年,國內各種材質冠脈支架采購量165萬個,聯盟內2408家醫療機構在完成自身上報使用數量的基礎合計107萬支以后,理論上是可以使用非中選產品的。不過,這也要看各省乃至各個醫院出臺的具體政策,產品價格是否強制下降、報銷比例是否強制下降等等,都有待明確。
同時,未參與報量的醫療機構,比如一些私營醫療機構,似乎也不受限制。
03
這么便宜的支架敢用嗎?
入圍的10款支架產品,與2019年相比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采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
患者省錢,是集采帶來的第一個直接影響。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鐘東波認為,除此之外,還能釋放需求,“支架使用的覆蓋率還是比較低的。你想想如果碰到一位農民,這筆錢都拿不出來,他就不做了。”而降價之后,能夠提高覆蓋率。
不過,也有人擔心,這么低的價格,會不會質量不過關?一位醫學博士在知乎上留言,“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的:不管大家敢不敢用,我是不太敢用的,先觀望幾年冠脈手術的并發癥發病率和心內科醫生的糾紛死亡率再說。”
而全程參與招采的天津市醫保局副局長張鐵軍則回應:“這是成熟的產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接受嚴格的監管,遵循相關的質量標準和要求,所以產品質量不會降低。特別是它屬于醫用耗材,監管的力度只會比過去加強,不會減弱。”
在集中招采前,天津有關部門密集調研了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檢測能力進行摸底,保證中選產品質量可追溯。張鐵軍表示,加大監督、抽檢的力度,保障在市場流動的產品全部合格。對產品的從生產、流通到使用,全周期的一個監管,保證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
04 對企業有何影響?
2004年之前,國內冠脈支架市場完全被歐美產品壟斷,價格每支高達數萬元,經過近20年發展,微創、樂普及吉威三大國產企業崛起,國產支架已初步完成了進口替代,連續多年市場占有率在70%左右。
據央視新聞消息,目前,國產支架使用率高達75%~80%。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竇克非表示,現在很多國產支架比進口的質量還要好,設計更先進。
帶量采購的基礎是國產質量及品質的達標,很難想象如果在只有外資企業壟斷的細分領域,他們會如同冠脈支架一樣積極降價。此次波士頓科學、美敦力兩家外資企業能夠降價拼殺,國內企業所給予的競爭壓力功不可沒。
波士頓科學2019年中國區營收結構分散,僅占全球營收5%
高值醫療器械領域,由于品牌、手術黏性壁壘,國內企業追趕外資往往會更加艱辛,需要付出更長時間的努力,更需要現金牛業務支撐研發。
此次集采之后,上百億的冠脈支架市場將會轟然萎縮為10億級別的市場。
對于波士頓科學、美敦力這些全球性企業來說,其產品線寬廣,中國市場占比不高,根本不會傷筋動骨。但對于不少國內產品線單薄仍處于追趕期企業,可能就要面臨生死存亡問題,不可避免減緩其他醫療器械領域追趕步伐。
患者、企業、醫生、醫保資金安全的多方利益,需要更加精妙的平衡。唯低價,短期內可能有利于底層低收入患者,但中長期來看,其可持續性需要更深入的評估。
05
十幾倍差價,哪里省下來?
耗材的價格虛高一直飽受詬病,其重要原因就是回扣,而冠脈支架又是耗材界回扣比例最高的,大約是15%~20%。
據八點健聞,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陳建昌,在10年時間收回扣516萬,多的時候從一位經銷商手中一年就能收50萬元。而他的副主任和科室其他醫生,也和他一樣從同樣的經銷商手中收回扣。
2019年安徽的一個案件,涉及安徽省5家公立醫院、40多個科室、百余醫護人員的大型醫用耗材行賄案,涉案金額2400多萬。從招投標到續簽,再到日常使用,從衛生局領導到院長,再到科主任、科室醫生,耗材代表用回扣鋪就了一條金光大道。
隨著集采的推進,這一部分收入一定會受到很大限制。上海肺科醫院一位副主任醫師點評說:一部分靠“回扣”為生的大醫生,特別是心內科醫生的大專家,他們的收入將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暴跌。
鐘東波說,“這兩年,有多少個大專家由于商業賄賂,職業生涯中止,家人喪失了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社會上喪失了一個好專家,成本太大了。為什么要改革?也是想給醫生創造一個風清氣正的行業的環境,大家只要衷心依法為病人服務,就可以了。”
但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可能也要打開另一扇窗。
央視在談耗材集采的節目中介紹了一臺冠脈支架手術的花費,“需要在4名醫護人員配合下完成,他們穿著重達15斤左右鉛衣,在X射線環境下進行手術,射線對醫生的身體有輻射損傷,完成這樣一臺手術,醫生的手術費用也就1500元,幾年前才只有幾百塊錢。”
這樣的價格,可能要調整了。
浙江省長興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金美娟在央視新聞節目中說,“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把耗材價格盡可能地往下降,也希望醫療服務價格進行重新調整,讓醫生技術能夠充分得到體現。”
張鐵軍也表示,“這些留出來的空間,用于我們將來醫療服務價格的整體調整,讓醫療機構的知識價值得以更多體
現,多方去受益,多方去共享。”
21新健康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唐唯珂)、央視新聞、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作者:吳靖、于煥煥)、丁香園(ID:dingxiangwang,作者:伊洛)、證券時報、人民日報、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