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話說小編在澳洲,經常會被國內的親朋好友問:買澳洲產品,網上買可靠嗎?對于這樣的問題,小編一直回答:最好找正規(guī)商家。然而,昨天小編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近日,廣州警方破獲了一起涉及價值高達2億人民幣的特大售假案,在被發(fā)現的假產品中,
//前 言//
話說小編在澳洲,經常會被國內的親朋好友問:
買澳洲產品,網上買可靠嗎?
對于這樣的問題,小編一直回答:最好找正規(guī)商家。
然而,昨天小編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
近日,廣州警方破獲了一起涉及價值高達2億人民幣的特大售假案,
在被發(fā)現的假產品中,不說全部,幾乎九成都是澳洲保健品、紅酒!
而且,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龐大的售價集團,還擁有數家正規(guī)名號的商家,甚至有的還是他們售賣假貨的品牌在中國的代理商!
這一起案情惡劣的造假案,已經在國內掀起大浪!
(圖片來源:東網)
1.廣州“4.19”特大售假案
前天(26日)上午,廣東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會上通報了廣州“4·19”特大網絡售假案和廣州特大假冒知名品牌紅酒案。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許多我們所熟悉的澳洲產品,都一一被陳列出來:
Healthy Care的保健品,Balea的美容安瓶,
著名的“冰冰霜”,Blackmores VE霜,
甚至驅蚊水,眼藥水,痔瘡膏,腳氣膏…全部都“難逃魔掌”!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假冒偽劣的化妝品、保健品、紅酒,全部都來自于同一造假集團!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今年2月,廣州警方通過對一宗利用電商平臺銷售假藥案件進行深挖擴線,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侯某明,并通過其背后,將目標鎖定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廣州市花都區(qū)的一間倉庫。
廣州警方在不懈的努力之下,發(fā)現以侯某明為首的這個團伙在廣州市海珠區(qū),通過網店平臺、微信平臺等方式,打著“代購”的名號推銷痔瘡膏等商品,
等到不知情的客戶下單之后,侯某明等人再通過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的假藥倉庫和發(fā)貨點發(fā)貨,兩點行事,堪稱滴水不漏!
而且,隨著警方一步步“順藤摸瓜”,他們發(fā)現,這個造假集團,不僅僅是售賣假冒偽劣的痔瘡膏等澳洲保健品那么簡單…
通過進一步循線摸排,廣州警方掌握到為侯某明犯罪團伙提供假藥并涉嫌銷售假藥、假護膚品的余某佳犯罪團伙,并深挖出潘某安、嚴某瑗等人在廣州市白云區(qū)涉嫌銷售假藥的案件線索以及柳某明、鐘某雄在海珠區(qū)銷售假藥和假食品的線索。
一個隱藏在廣州這個繁華城市之下的龐大造假鏈,終于逐步清晰地展現在了警方眼前。
警方經過數月的盤查摸索,最終終于決定:一網打盡!
4月19日,廣州警方會同食藥監(jiān)部門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搗毀位于廣州市海珠、白云、花都區(qū)的6個利用網絡銷售假劣食品藥品的窩點,
在這次行動中,廣州警方一舉搗毀4個造假團伙,抓獲涉案人員22名,繳獲知名品牌的痔瘡膏、疤痕膏、保健品、品牌紅酒及化妝品一大批,涉案價值達人民幣2000多萬元!
(圖片來源:網絡)
看到警方事后公布的現場圖,無數澳洲華人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
那些澳洲聲名在外的產品,Swisse的保健品,Blackmores的VE霜,Proctosedyl的痔瘡膏…
這些東西,在澳洲售假都動輒十幾澳元到幾十澳元不等,而且一些熱門商品藥房還常常斷貨,代購為了買到產品,有的時候還得輾轉好幾個區(qū)才能湊夠客戶需要的數量!
然而,在這個所謂的造假團伙里,這些代購們往往都要付出用錢難以計數的血汗的商品,卻被“偷天換日”以極其可怕的價差售出…
根據辦事民警介紹,這個團伙銷售的假冒進口腳氣膏實際上拿貨成本價只要6-9塊錢一支,然后通過30元左右一支的價格賣出!
這樣的腳氣膏真的能治好腳氣嗎?
小編都忍不住在這里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2.6000的紅酒只賣300,成本價是…
相信看到這里,肯定會有很多人會問:為什么這樣的假貨會有人買?
消費者又不是傻子!
事實上,根據警方介紹的細節(jié)來看,錯信了這些假冒商家的消費者當然不是傻子,但,他們也正好栽在了過度聰明上。
在警方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還同時介紹了同一時間廣州警方破獲的另一起大案:廣州特大假冒知名品牌紅酒案。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雖然現場照片“馬賽克”掉了logo,但明眼人還是能看見:
這分明就是知名澳洲紅酒品牌,奔富!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一澳洲頂級品牌紅酒比較暢銷,所以這個團伙就在非法渠道買到一些非正規(guī)來源的普通或劣質紅酒,貼上假冒的標簽后,19元一支進回來的普通紅酒以兩三百元一支的價格售出。”
而這些紅酒不僅外觀上與價格動輒在六百元以上的“真品”毫無二致,甚至商家還有專門的“防偽標識”,如果不是足夠了解這一紅酒品牌的消費者,幾乎看不出任何區(qū)別!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警方同時還介紹稱,因為這一品牌的紅酒最貴可以賣到人民幣六千到七千元左右,于是很多消費者明知不是“正貨”,依舊心甘情愿的下單購買,令商家在其中牟取大筆暴利!
辦案民警還發(fā)現,該案犯罪團伙具有鏈條性,各環(huán)節(jié)的犯罪團伙都各自成立有正規(guī)公司,他們一般通過電商平臺經營酒類銷售,彼此通過網絡相識,并逐漸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售假鏈條。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3.造價商太猖獗,消費者也有責任
這樣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售假鏈條,幾乎看不出任何漏洞的銷售方式,再加上一些消費者心甘情愿的“買賬”,這些自以為買到了便宜貨,或者明知“便宜沒好貨”還要購買的消費者,進一步助長了制假、售假商家的囂張氣焰。
小編看到這里,也是氣到不行!
在這里,小編還想再次向各位消費者警告:都說便宜沒好貨,許多代購的商品之所以昂貴,那是因為他們在市價之上,往往還附加了交通、人力等成本。
而許多網上電商平臺的商品雖然價格低廉,看著也確實像那么回事兒,但事實證明,它們只是包裝相似、內里截然不同的“李鬼”。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
在這里,小編在憤慨猖狂的假貨商的同時,也還要告誡廣大消費者一句:切勿再貪小便宜,助長造假分子氣焰,也損害了良心代購的名聲!
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所有人一致抵御假貨,不給造假分子任何喘息空間,社會風氣才可能真的得以糾正!
劉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