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是一份全國兩會提案大集合,小巴帶你提前看兩會。文/巴九靈今日開始,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在北京,議時事、聊經濟、論民生。兩會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過一項“你最關心哪些兩會議題”的調查
這是一份全國兩會提案大集合,小巴帶你提前看兩會。
文 / 巴九靈
今日開始,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
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在北京,議時事、聊經濟、論民生。
兩會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過一項“你最關心哪些兩會議題”的調查,超7萬人參與,99.1%的受訪者希望兩會增加民生保障方面的議案提案。
小巴在搜集整理各項提案時,已經感受到了滿滿的“民生味兒”。
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最高可判死刑、春節假期延長至10天、建議公務員考試取消35歲限制、全國統一健康碼……這份來自代表和委員們的優秀作業,小巴提前為你梳理好了,下面就來看看。
01.嚴打“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行為”
豐縣“鐵鏈女”事件引發全民憤怒,10天前,江蘇省調查組發布調查處理結果,對失職瀆職的17名有關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進行問責。不過,這個調查結果僅圍繞“鐵鏈女”個案。
“鐵鏈女”的悲劇繼續在上演。3月1日,網曝陜西佳縣一女子被鎖在鐵籠里,當成賺錢工具,疑似被虐待,網友反映該女子疑似2009年青海失蹤的大學生。陜西榆林警方行動很快,當天就發通報稱“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
國家公安部也動手了。公安部決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開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公安部要求摸排來歷不明的婦女兒童情況,尤其是對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智力障礙、精神疾病、聾啞殘疾等婦女兒童要確保底數清、情況明。對疑似被拐人員和尋親人員,要第一時間采集DNA等信息。
自然,這也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議話題。小巴粗略統計,至少有超過10位的代表和委員帶來了這方面的提案,涉及的內容涵蓋方方面面。
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建議:要深入重點地區尤其是邊遠地區的村莊進行摸底調查,不管是100萬、200萬,即使上千萬,都要解救。人的尊嚴高于一切,憲法和法律的實施高于一切。
預料到摸排解救工作可能會被當做眾矢之的圍攻,他建議,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阻礙解救的,視不同情況,分別按妨礙公務罪、聚眾阻撓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收買婦女兒童的共同犯罪等追究刑事責任。
被拐婦女的一大困境,是她們被“一紙婚書”捆綁,起訴離婚卻被法院無情駁回,繼而遭遇無止境的婚內“合法”虐待。
朱征夫建議,應擴大正當防衛的適用范圍,“被拐婦女自衛殺人不犯法,一定要讓全社會都知道,這些婦女是有自衛權的。她們可以采取一切措施保護自己,這樣能震懾那些拐賣收買的犯罪分子”。
“買一只熊貓判10年,買兩只鸚鵡判5年,但是買一名婦女最重判3年,這太不公平。”羅翔教授一席話,道出了拐賣婦女屢禁不止背后的法律缺陷。
這次兩會上,多名代表和委員提出了與羅翔教授一樣的建議:買賣同罪,提高刑期。
其中,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首義律師事務所主任謝文敏建議,將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法定刑,提高至與拐賣婦女兒童罪法定刑一致。
她介紹,依據刑法規定,如果沒有其他犯罪情況,拐賣婦女兒童罪最高刑期也不過十年,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法定刑最高刑為三年。刑期較短、處罰較弱,導致對買方行為約束力不足。
“由于受害人強烈反抗、逃跑,在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中,往往伴隨強奸、故意傷害致人重傷、虐待等行為。”謝文敏表示,雖然刑法也規定在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中,犯有其他罪名的,按照其他罪名定罪處罰,但是這類犯罪取證困難,追責并不容易。
因此,她建議,將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法定刑加以提高,最高可判處死刑,以起到震懾和預防作用。
讓司法跟上時代腳步,守住人類現代文明的底線。不過,提高刑罰背后,有多位律師提出質疑:婦女、兒童作為人的尊嚴神圣不可侵犯,《刑法》中有關“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罪名設置,沒有統一站在“人”的立場,而是對婦女、兒童群體進行物化。
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刑法》第240條、第241條“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的罪名,應修改為“拐賣人口罪”和“收買拐賣人口罪”,在該法第1條的立法目的中增加“人格尊嚴”條款,從價值上和觀念上彰顯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高度,使其與其后的“人格權益”具體條款相呼應。
數據顯示,1999年全國共破獲拐賣婦女兒童案件6800多起,其中,解救被拐賣婦女7600多名。2000年4—6月,在公安部開展的“打拐”專項斗爭中,又有43527名被拐婦女獲得了解救。
打拐行動進行多年,其中一個難點在于,解救中會遭遇當地群眾的阻撓,甚至連基層干部也站到了收買者那一方。
為此,多名代表和委員提出了相似的建議:將打拐工作納入地方政府考核。
全國人大代表蔣勝男建議,將打拐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平安建設的考核范疇,每年的考核結果將作為對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全國政協委員胡衛提出,對于包庇隱瞞情況的政府官員,應追究法律責任,將防拐反拐作為地方政府考核的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問責。
拐賣婦女不是農村婚姻的陋習,這就是犯罪。小巴覺得,盡管鏟除這顆毒瘤非一日之功,但舉國之關注和行動,終將擊穿層層罪惡勢力。
02.提升我們幸福指數的提案
“對于家在外地路途遙遠的打工者、上班族來說,春節假期明顯不足。”全國人大代表李小莉建議,將春節法定假期由現在的7天延長到10天左右。
她認為,除去奔波往返的時間兩天,還要提前一天趕回工作地,實際上團聚、走親訪友只有三四天時間,難以讓人們充分感受與家人團聚的溫暖,也不利于充分發揮假日經濟的促進作用。同時,春節期間大量人口集中出行,對交通、旅游資源和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巨大挑戰。
李小莉的這則建議,引起了眾網友的共鳴,大家不僅舉雙手贊同,還強烈呼吁:希望不要調休!
35歲,就如一道職場人士的分水嶺。企業事業單位不招聘35歲以上的員工,而在互聯網公司,35歲被定義為“老人”,成了被“優化”的對象。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研究員蔣勝男表示,當初公務員錄用規定“三十五周歲以下”有其原因,但如今就業單位以此為依據,歧視從業人員。
她認為,35歲是一個人的成熟階段,又年富力強,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時機。35歲也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艱難階段,是工作最賣力時。若僅用一條年齡限制就把他們排除在外,既不科學也不公平,更是人才的巨大浪費。此外,“35歲門檻”容易導致從業者35歲以前壓力重大,過度內卷,甚至不敢走入婚姻,這一壓力會傳導到結婚率與生育率的下降。
為此,蔣勝男建議,逐步放開公務員錄用的“35歲門檻”,倡導全社會招工消除職場年齡歧視,幫助再就業人群打破35歲年齡限制。
不過,也有網友“思路清奇”,坦言如果開放了年齡限制,公考將會“更卷”,年輕人可能更難考上公務員。
今年年初,尋親男孩劉學州被網暴、不幸離世的消息令人心痛。那些自稱正義的鍵盤俠,很可能是“劊子手”,用一句句暴力言語將人們推向深淵。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宇指出,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具體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來規制網絡暴力,也沒有明確其法律方面的內涵,有時就會導致立案困難、取證艱難,受害者陷入維權困境。
“司法機關在懲治網絡暴力行為時,會根據每個案子的特點從現行法律中找到對應行為的定性。侮辱就是侮辱罪,誹謗就是誹謗罪,等等。但客觀來說,網絡暴力的危害性有自己的特點,例如會造成受害人‘社會性死亡’,甚至直接導致受害人自殺身亡。”賈宇說,這些方面值得高度關注、認真研究司法對策。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也帶來了關于網絡暴力相關的提案,他建議:1. 完善與網絡暴力相關的立法;2. 加大對網絡暴力制造者的懲罰力度,對情節嚴重者提起公訴;3. 落實網絡平臺主體責任,及時采取措施縮小網絡暴力行為的影響。
我國25—59歲成年女性中,宮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高居惡性腫瘤第二位,每年新發病例11萬左右。同時,宮頸癌是病因明確、可防可治的癌癥,通過接種疫苗,就能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目前,HPV疫苗已被國家列入第二類疫苗,可自愿自費接種疫苗。但現實情況是HPV疫苗預約難、接種難、接種費用較高,我國適齡女孩HPV疫苗接種率不足1%。
對此,兩位全國人大代表楊蓉、岳喜環提出了相同的建議:對適齡女性免費接種HPV疫苗,實現早接種、早受益。
對于這些透著民生溫度的提案,小巴想說,希望越多越好。
03.“雙減”過后,教育如何走出內卷?
“雙減”政策實施已半年有余,截至目前,線下培訓機構已壓減92.14%,線上培訓機構已壓減87.07%。各地紛紛出臺監管政策,全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較“雙減”前平均下降40%以上。
培訓班消失了,但只要高考內卷在,就無法從根本上緩解中國家庭的教育焦慮。
以前都說高考是分水嶺,如今“普職分流”將分水嶺提前了,近半的淘汰率導致中考成了另一座殘酷的獨木橋。
在中考這個點上,對一個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進行過早分流,是一種不公平。此前就有多名專家提議“不要用中考過早分流學生”。
這次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甘華田建議:取消中考,實行十年義務教育。他認為,走出教育“內卷”,必須從教育制度改革上入手,普及高中是必由之路。具體來說,把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初中不變,高中三年壓縮至兩年,并取消中考,實行十年義務教育。
就在幾日前,育媧人口研究發布的《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也提到了“減少高考內卷,縮短學制”這一點。
報告同樣提到了“取消中考”,同時普及大學教育,推遲“普職分流”到大學甚至是研究生階段。同時,中學階段縮短兩年,讓大部分學生在20歲左右就大學畢業,提前兩年走上社會或進入研究生院。
這份報告的終極目標,指向的是“提升生育率”。育媧人口研究成員梁建章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提升生育率的方式有很多,但通過教育改革來提升效果將是巨大的,預計將提升10%—30%,即每年可以多100萬—300萬的孩子。當然,教育改革也是最復雜的,需要系統的政策設計。
“雙減”給家長和孩子減了負擔,卻給校內教師增加了負擔,令不少教師苦不堪言。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馬恒燕建議:“能不能通過加大績效工資,來給老師在績效工資上面有一個提升。如果我們在經費獎勵上面有一些困難,能不能通過職稱評定或者是我們對老師的優秀的指數上面能夠有個提升,有一份榮耀上的 ,有一份職稱上的認可,讓老師能夠在更輕松、更愉悅的環境下去工作。”
“雙減”相關的提案,也頻頻出現在不久前的各省級兩會上。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南寧市桂雅路小學校長陳一璐建議,培訓機構轉型富余出不少專業能力較強的輔導教師,政府可以出臺政策,引導這部分教師參與到學校的課后服務中來,解決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今天年輕人不想生孩子的一大原因,是教育孩子實在太費錢、太費爸媽了。小巴記得梁建章在接受媒體群訪時這樣鼓勵年輕人生孩子——“我相信高考制度不會一直這樣,如果你的孩子剛剛出生,我們希望幾年后等你的孩子長大一些,高考制度有所改變,那么你養小孩就沒那么累了。”
對于這份“梁建章式”的樂觀,手機前的你是怎么想的?
04.今年首次亮相的提案
疫情下的生活,沒有健康碼寸步難行,但各地執行疫情防控的標準不統一,部分地區“自行加碼”,給我們帶來不少煩惱。
全國人大代表蔡衛平認為,傳染病防控需要跨行政區域、跨部門的統一協調,各地自建的健康碼難以實現這個目標。
他建議,取消各地的健康碼,建設全國統一管理的健康碼,集中收集各地疫情防控信息,打通數據孤島。同時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不應顯示14天內到達或途經的所有地區,健康碼只需顯示曾經到過的中高風險區的涉疫區域。
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也帶來了類似提案,他建議:首先是做到行程碼、核酸報告、疫苗接種記錄等檢疫信息的互認;其次是加快實現健康碼、核酸證明、疫苗接種記錄等疫情防控關鍵信息的數據共享,形成全國統一的數據平臺,實現“多碼、多類信息一平臺展示”,各地人員“一碼通行”。
此外,他還表示,可進一步考慮引入面部識別等新興技術,實現“無感通行”,比如與身份證等日常高頻使用介質結合,旅客在機場、火車站刷身份證換票的同時,完成疫情防控所有必要信息的核驗,這樣能大幅提高人員通行效率,節約大量社會人力成本。
近些年來,酒水行業持續“高熱”,頻頻出現“高價酒”“天價酒”。同時,酒水的高利潤也帶來了資本市場的投機炒作,造成整體的泡沫化。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認為:酒水行業表象繁榮背后暗藏著各種危機,產品價格不正常、市場供需不正常、投資導向不正常、社會風氣不正常。
他建議,對酒類行業以社會平均利潤作為參照標準進行征稅,超額部分則加以重稅。同時,征稅要覆蓋全產業鏈,不僅是制造端,還有流通端。恢復“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產品本質。
同時,丁佐宏還建議加強市場監管,加大懲罰力度,打擊通過囤貨、炒作等手段,故意哄抬酒價,進行投機倒把的牟利行為。此外,要積極倡導和營造適度飲酒、文明飲酒消費生活方式。
在剛過去不久的各地政府兩會上,“元宇宙”就是熱詞之一,成都、武漢、合肥等地政府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積極表態主動搶占元宇宙未來賽道。
在全國兩會上,“元宇宙”話題繼續升溫。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表示,元宇宙作為新興事物,目前沒有標準成熟的案例可循,他建議,從頂層出發,由政府主導打造“元宇宙中國”數字經濟體,引導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緊密聯系,形成虛實融合、沉浸交互的新型社會關系平臺。
“該平臺既可以搶占元宇宙世界的國家名片、主導輿論提高國家影響力、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又可以引導線下疫情受損的旅游、商貿、文化等產業線上化,還能在此基礎上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等新技術的規范應用,意義重大。”劉偉說。
具體執行層面,他建議,可選擇代表性城市先行試點,例如打造“元宇宙上海”“元宇宙廣州”等,在“元宇宙城市”中率先打造“元宇宙政務服務中心”“元宇宙外灘”“元宇宙桂林山水”等具有標志性的示范場景,在場景中提供部分示范公共服務、城市文化、城市旅游的虛擬數字體驗。
不過,兩會上也出現了“‘元宇宙’越熱越需要冷靜”的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張云勇表示,“元宇宙”確實是未來發展的愿景,但目前的技術與愿景還“相差十萬八千里”,當前“元宇宙”的火爆離不開資本入場炒作。他建議,公眾要理智看待,不要過多介入。
05.企業家提案部分
自2017年以來,這已經是董明珠連續第6年呼吁提高個稅起征點。今年,她提議將工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5000元/月提高至10000元/月,以推動共同富裕。“要讓工薪階層能夠節省下來一筆錢養家糊口,現在消費不振,根本原因是個人消費動力不足。”
那國家稅收怎么辦?董明珠提議“富人多繳稅”——過去富人稅收最高45%,把富人征稅稅率提高到50%甚至55%,來推進共同富裕。具體來說,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分級最高一檔96萬元/年的基礎上增設一檔200萬元/年(對應稅率50%—55%)
此外,她還提出,完善稅收的監督機制,在減少中低收入者稅務負擔的同時,加大對非工資性收入的稅收征管力度,創新稅收監管機制,依托稅收大數據精準分類監管,嚴厲打擊偷稅漏稅等觸犯稅收公平性原則的事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共同富裕。
在王填看來,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中介橋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既能大幅度提高生產力和農民純收入,又能保證農民更好應對市場大環境的挑戰。
經調研,王填認為,隨著農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既面臨著挑戰,又面臨著機遇。單憑一家一戶難以實現鄉村振興,需要依靠組織管理和整體規劃,集體經濟的作用日益凸顯。
他建議,應積極探索創新集體經濟的多種實踐形式,基于本土鄉村已有的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突出特色。同時,讓村集體經濟組織行動起來,盡快高質量盤活農村閑置集體資源,多種方式發展集體經濟,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這些對建設未來鄉村共同富裕至關重要。
據360車聯網安全實驗室統計,國內25家車企的53款在售智能網聯汽車中,360公司共計發現漏洞1600余個,其中,云端漏洞1000余個,可導致攻擊者遠程批量控制該品牌所有的智能網聯汽車;車端漏洞600余個,可導致近距離非接觸式控制汽車,如開關車門、啟動引擎等。
對于車聯網數字化新場景面臨的安全挑戰,周鴻祎建議:借鑒汽車物理碰撞測試的手段,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數字空間碰撞測試”長效機制,強制要求在我國銷售的智能網聯汽車通過“數字空間碰撞測試”。
同時,他還建議汽車行業盡快搭建一套以汽車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智能網聯汽車態勢感知體系,幫助監管部門和車企實現汽車安全實時全程“可見、可控、可管”,確保上路的智能網聯汽車始終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
朱華榮認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已取得巨大成果,但存在部分法律法規束縛產業發展的問題,如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責任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自動駕駛責任主體認定、自動駕駛倫理等方面法律條款內容缺失等。
他還提到,目前網聯融合應用不充分,多數靠單一行業單打獨斗;在系統數據方面,缺乏統一標準的數據中樞,人、車、路、信號系統整合不夠,存在數據壁壘,孤島效應仍然存在。
對此,朱華榮建議,政府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在安全可控范圍內包容新興產業發展;在網聯融合與數據壁壘方面,加強政府引導,法規保障、標準統一,加速行業合作,打破數據壁壘;政府可以合理放寬汽車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要求,建立可信汽車數據流通渠道。
我國汽車行業正處于戰略轉型關鍵期,芯片是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發展的基石。但現實是,我國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10%、國產化率僅為5%,供應高度依賴國外,卡脖子關鍵問題突出。
曾慶洪認為,只有政府和研發機構、企業共同發力才能真正解決芯片瓶頸,推動產業發展。
他建議:1. 保供穩供,梳理關鍵領域芯片供需情況,引導國外汽車芯片企業來華投資;2. 加強執法監督力度,調控原材料價格無序上漲,緩解企業壓力;3. 強化政策引導、加快汽車芯片整體產業鏈布局;4. 強化節點攻關,強化應用牽引,加大支持力度和人才引進力度。
據世行統計,全球已有超過 30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碳稅”,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一些發達國家,并且實行碳稅的效果顯著。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報告顯示,英國從2013年征收碳稅以來,燃煤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從2013年的40%降至近來的3%左右。
蔣穎表示,我國碳稅政策相關法規尚未出臺。盡管中國的碳排放仍屬于生存排放和發展排放,但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降速提質的新常態,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已經深入人心,征收碳稅時機逐漸成熟。
她建議:我國要順應世界碳稅政策潮流,加快碳稅立法,積累實踐經驗,推動碳稅政策的國際談判,爭取碳稅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具體來看,我國已有完整的環境保護稅法體系,將碳稅納入環境保護稅,難度低于為碳稅單獨立法。
朱建民看到了減碳之路上的問題。他指出,過去一年,不少省份出現了對能源和化工項目審批過度嚴格,對已經批復、備案、核準的項目重新梳理,對前期手續辦理完畢但未開工的項目一律叫停或重新評估,甚至一度出現控煤和拉閘限電等嚴重問題,這些問題均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為此,他建議:
1. 相關政策中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全國的能源安全,防止地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科學把握好降碳的節奏和力度,不能搞“碳沖鋒”,也不能搞減碳“一刀切”,要堅決防止“拉閘限電”的局面再度出現。
2. 建議國家發改委加強對各地的監督指導,加強對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碳達峰行動的監督指導,加強對各省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總體實施方案的監督指導,合理設置政策實施過渡期。
3. 石油和化工重點企業在發改委監督指導下,加快節能降碳的改造升級,根據統計核算體系嚴謹測算碳排放量,科學制定碳達峰的行動方案和時間表。
*本文素材整理自財新網、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財聯社、證券時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中國基金報、中國經營報等媒體,特此致謝。
作者 | 李夢清 |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 圖源 | VCG
陳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