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河南的一家縣級醫院收了患者手術費400多元和3000多元專家費,被患者投訴亂收費,再次引起醫生「飛刀」的熱議。因為患者家屬偷拍了醫務人員收取專家費的畫面,并聯系媒體曝光維權。最終,醫院退還患者3000元專家費。此類事件并不少見2019
最近,河南的一家縣級醫院收了患者手術費 400 多元和 3000 多元專家費,被患者投訴亂收費,再次引起醫生「飛刀」的熱議。因為患者家屬偷拍了醫務人員收取專家費的畫面,并聯系媒體曝光維權。最終,醫院退還患者 3000 元專家費。
此類事件并不少見
2019 年 5 月,柳州市人民醫院發函為患者請廣東省人民醫院兩位醫生前來做心臟瓣膜手術,醫院向患方收取了 3.5 萬專家會診費,沒有提供醫院的收據。術后家屬公開發帖質疑 3.5 萬元會診費。
2019 年 4 月,徐州沛縣中醫院骨科醫生因向要實施椎間孔鏡手術的患者收取了 1.1 萬元外請專家的會診金及設備耗材費用,被患者家屬當成「索要紅包」進行了舉報。
2018 年 12 月,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三院骨科醫生請外院專家為患者做手術,收受了患者家屬給外院專家的 5000 元會診費,被當成在醫療服務中「索要紅包」被舉報。
「飛刀」在醫療界已然是一種常見方式,意指醫生利用周末或者休息時間飛往外地做手術,并收取勞務費的行為。患者通過付出金錢,在本地就能聘請名醫,獲得相對滿意的服務。而醫生利用工作之余,以自己的專業技術換取更多收入。
但根據《執業醫師法》規定,醫生只能在其注冊的醫療機構進行執業活動,「飛刀走穴」一直處于灰色地帶,醫生沒有報備就到異地「干私活」,可以認為是非法行醫。
丁香調查參與調研,了解醫護對「飛刀」的態度,本次調查納入 1800 位醫護人員。
89.3% 的醫護支持醫生「飛刀」
對醫生「飛刀」的行為,醫護的態度是怎樣的?89.3% 的醫護支持醫生「飛刀」,認為「飛刀」有積極作用,對醫療較差地區的患者來說,不用去大城市,就能完成手術治療。僅有 5% 的醫護認為「飛刀」不應該存在,醫生「飛刀」缺乏管理規范,沒有法律支持。
丁香調查制圖
醫護所在的醫院,是否會請專家到院處理疑難病例?調查顯示 91.3% 的醫護表示醫院請過專家,僅有 3.7% 的沒有請過專家。
丁香調查制圖
如果請到過專家,是否向患者收取專家手術費?84% 的醫護表示會收取,2.8% 的是不會收取。對于專家的收費行為,一般是醫患雙方提前協商,付給從外院約請的專家勞務費,有的患者會自愿付費。但也出現不少案例中的情況,舉報醫院不合理收費。
丁香調查制圖
93% 的醫護認為應該進行收費,醫生不遠萬里趕來,救了患者一命,解決了患者的潛在花銷和延誤病情的風險,這是醫生勞動所得。2.7% 的認為收費違規不合理,「專家費」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丁香調查制圖
16.3% 的醫生有過「飛刀」經歷
醫生個人是否有過「飛刀」的經歷,有 16.3% 的醫生有過「飛刀」經歷,83.7% 的醫生沒有「飛刀」的經歷。飛刀」的主要目的幫助醫療水平較差地區的患者,增加個人的額外收入。
丁香調查制圖
而沒有「飛刀」過的主要原因,67% 的醫生認為個人的手術水平達不到「飛刀」的要求。
丁香調查制圖
而醫生「飛刀」一次的收入,9% 的收入在 1000 元以下,41.9% 的 1000~ 3000 元,35.7% 的收入在 3000 ~ 6000 元 ,5.8% 的收入在 6000 ~ 9000 元,7.6% 的收入在 9000 元以上。
丁香調查制圖
醫生「飛刀」需要更加規范管理
大多數醫生支持「飛刀」,可以幫助更多的患者,如果患者想到更好醫療條件的醫院治療,比如北上廣,不僅拿不到號,找不到專家,花的費用更多,「飛刀」制度可以讓患者在家門口就獲得專家醫療服務。專家「飛刀」利用周末或休息時間獲得報酬,理所應當,合情合理。
「飛刀」可以讓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地區患者花費更小成本,享受更高質量的手術治療,也可以促進當地醫療水平的發展,患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益處,需要更加規范。
站友@doublelei8888:「飛刀」是醫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該禁止,但應當通過法規或者規章條文使「飛刀」現象合理規范化,讓患者以較少的經濟代價得到與大醫院相當的先進的醫療服務。
丁香調查,更懂醫生,深度了解醫護的工作生活各方面,為醫護發聲。
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