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月31日,在2023云棲大會上,阿里云CTO周靖人公布了云計算基礎能力的最新進展,升級了人工智能平臺,并發布千億級參數規模的大模型通義千問2.0,以及一站式模型應用開發平臺阿里云百煉,標志著阿里云已初步建成AI時代全棧的云計算體系。
大模型是本輪AI浪潮的核心技術,基礎模型的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AI產業化的前景。訓練大模型是囊括了算力底座、網絡、存儲、大數據、AI框架、AI模型等復雜技術的系統性工程,只有強大的云計算體系才能訓練出高質量的大模型。
周靖人表示,為了保證大模型訓練的穩定互聯和高效并行計算,阿里云全新升級了人工智能平臺PAI。阿里云通義大模型系列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平臺PAI訓練而成。除了通義大模型,百川智能、智譜AI、零一萬物、昆侖萬維、vivo、復旦大學等大批頭部企業及機構均在阿里云上訓練大模型。
阿里云已成為大模型的公共AI算力底座。截至目前,中國眾多主流大模型通過阿里云對外提供API服務,包括通義系列、Baichuan系列、智譜AI ChatGLM系列、姜子牙通用大模型等。
隨著AI產業化逐步深入,將迎來大規模智能算力需求爆發。阿里云已在全球30個地域建設了89個云計算數據中心,提供3000余個邊緣計算節點,云計算的低延時、高彈性優點突出。
據悉,阿里云上有超過30款云產品接入了大模型能力,例如阿里云大數據治理平臺DataWorks新增了全新的交互形態——Copilot,用戶只需用自然語言輸入即可生成SQL,并自動執行相應的數據ETL操作,整體開發與分析可提效30%以上,堪比“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在2023云棲大會現場,周靖人公布了阿里自研大模型的最新進展,發布千億級參數規模的通義千問2.0。
在云棲大會現場,周靖人發布一站式大模型應用開發平臺——阿里云百煉,該平臺集成了國內外主流優質大模型,提供模型選型、微調訓練、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務和全鏈路的應用開發工具,為用戶簡化了底層算力部署、模型預訓練、工具開發等復雜工作。開發者可在5分鐘內開發一款大模型應用,幾小時即可“煉”出一個企業專屬模型,開發者可把更多精力專注于應用創新。
為推動大模型更易在千行百業集成落地,阿里云基于通義“打樣”了8個行業大模型,并在現場公布進展。
“阿里云將堅定打造AI時代最開放的大模型平臺,我們歡迎所有大模型接入阿里云百煉,共同向開發者提供AI服務。”在現場,周靖人表示,通義千問72B模型即將開源,將成為中國參數最大的開源模型之一。
除了與開發者共享自研新技術,阿里云還大力支持三方大模型發展。周靖人透露,魔搭社區現已聚集2300多款AI模型,吸引280萬名AI開發者,AI模型下載量突破1億,成為規模大、開發者活躍的AI社區。
此外,在2023云棲大會上,阿里云還發布“云工開物計劃”,并將為簽約高校提供更大規模的算力資源支持,助力中國青年學者和學子攀登科研高峰。
丁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