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連環畫、年畫、宣傳畫等屬于通俗普及的文藝門類,它們的歷史淵源都很久遠。連環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前,但作為通俗普及的文藝出版物大量流行于人民群眾之中,還是起步于本世紀之初,而獲得茁壯的藝術生命力蓬勃發展起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年畫的歷史
連環畫、年畫、宣傳畫等屬于通俗普及的文藝門類,它們的歷史淵源都很久遠。連環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前,但作為通俗普及的文藝出版物大量流行于人民群眾之中,還是起步于本世紀之初,而獲得茁壯的藝術生命力蓬勃發展起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
年畫的歷史大致與連環畫相似,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尤其是伴隨著新中國成立后的革命建設和革命斗爭,連環畫、年畫、宣傳畫等通俗美術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培養造就了隊伍,發展和提高了這些藝術的本身。魯迅先生早年所預期的連環畫可以產生偉大畫手的言論,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翻開新中國的美術名家錄,有不少在國內外負有盛名的畫家就是出自連環畫隊伍的。
連環畫又與文學密切相關,連環畫文學腳本在連環畫事業中不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打思想基礎的作用,又為美術創作提供了條件,同時也培養了文學人才。這些長期深入到廣大群眾之中的精神食糧,給讀者以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上的熏陶、審美觀念的啟蒙教育,特別是對少年兒童的德、智、體、美成長,起著難以估計的重要影響。
革命戰爭年代中連環畫、年畫、宣傳畫在毛澤東文藝思想指引下,有了新的發展,留下了一些至今仍不減其藝術價值的優秀作品。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這些文藝事業,毛澤東同志在建國之初的1949年10月就指示要加強年畫工作。文化部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于當年11月發出了關于開展年畫工作的指示,文件是在周揚主持下、由蔡若虹起草、經毛主席批改后發出的。1950年初,毛主席又指示周揚要加強連環畫工作,建立一個專門出版連環畫的出版社,盡快用新連環畫占領思想陣地。于是在文化部領導下,由蔡若虹主持辦起了大眾圖畫出版社。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連環畫專業出版社,很快出版了一批好連環畫,如《雞毛信》、《東郭先生》等。1951年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大眾圖畫出版社并入人美社。人美社以及上海等地美術出版單位大都以出版連環畫、年畫、宣傳畫為主要任務,在50年代中期形成了新連環畫、年畫、宣傳畫的繁榮局面,占領了陣地。
連環畫、年畫、宣傳畫各有其藝術特點,但在通俗普及、深入群眾方面有著共同的優勢。它們在藝術形式上又互相配合、互相影響,好的連環畫往往以條屏形式印制成年畫發行到廣大農村,成為張掛起來的連環畫。像劉繼卣畫的《武松打虎》、王叔暉畫的《西廂記》都是優秀的連環畫,也是久印不衰的年畫,像宣傳政策法令的《婚姻法》等,又如表現英模人物雷鋒、王杰、劉胡蘭、黃繼光等的連環畫,往往都有年畫條屏和宣傳掛圖同時發行。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連、年、宣的發展軌跡,并非一帆風順,而是歷經曲折、幾度坎坷,似可歸納為三次大起大落。第一次是50年代中期的大繁榮,三畫種以新姿態廣泛發行到廣大城鄉人民當中,占領了文化陣地。但1958年開始的浮夸風,三畫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以致有不少盲目宣傳浮夸風而又忽視藝術質量的圖書大量積壓,有的則為浮夸風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后在三年困難時期,三畫種出現低潮。在1951年創刊的《連環畫報》也在此時停刊。60年代初期,經過整頓,又取得新的發展,連環畫在1963年首屆評獎中,檢閱了建國以來的成就,一時形成空前的蓬勃局面。年畫、宣傳畫也大致如此。但不久即進入丁“十年文革”的浩劫之中,三畫種又都遭遇到嚴重的挫折。
幸有周恩來同志在百忙中多次指示要重視連環畫的編繪出版,盡快解決孩子們沒有書看的嚴重問題。所以“文革”后期,連環畫、年畫都有不同程度的復蘇,《連環畫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恢復了出版。“文革”后到80年代中期,連環畫、年畫、宣傳畫及漫畫(包括連環漫畫)的隊伍,都迸發出長年被壓制的熱情,這些藝術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大好局面。
《連環畫報》在發表了《楓》《人到中年》等佳作之后,印數直線上升,1983年近120萬份;人美社《岳傳》連環畫庫再版累計達450多萬套;新版連環畫《青年近衛軍》(上中下三冊)初版印數即達120萬套。連環畫冊在1982年全國共出版2100多種,共計8.6億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占全國圖書出版總數的1/3,為建國后1951年至1956年的6年總印數(2.6億冊)的3.5倍多。
這時期的連環畫不但品種多、印數高,而且作品內容豐富,異彩紛呈。1984年全國第六屆美展中,連環畫獲金獎4枚,與油畫并列金獎首位,引起社會和美術界的刮目相看。1981年全國發行年畫共1500余種,近7億張(冊),創造了歷史最高記錄。中國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的《新建大觀園》年畫條屏(攝影作品)1986年第一版就印到90萬張。宣傳畫也出現了煥然一新的面貌,上海人美社6幅宣傳畫《文明禮貌》總印數達118萬張。宣傳畫在第六屆全國美展中也獲2枚金獎。
伴隨著這些輝煌成就,一股空前兇猛的沖擊波正在向三個畫種襲來。首先是在連環畫的出版領域掀起了一股爭搶出版不顧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渲染暴力、兇殺的連環畫逆流。有些出版社盲目印制,發行部門盲目進貨,以致從1985年開始庫存就大量積壓,不得不減價處理,甚至大量報廢。
80年代后期連環畫的印數大幅度下跌,1986年全國連環畫出版量跌至1.3億冊。1987年繼續下跌至7000萬冊。年畫也由于市場的混亂、買賣書號、盜版盜印等違法違紀現象泛濫,以致宣傳封建迷信的年畫和庸俗低級的掛歷充斥了年畫市場,在年節時有些集貿市場鋪天蓋地的是財神爺、天神、菩薩、送子觀音之類的年畫,給健康有益的年畫以很大沖擊。宣傳畫也由于印數的銳減、利潤的低微,出版單位很少再組織編創出版。連、年、宣“三兄弟”接連跌進空前蕭條的困境之中...........
(作者:姜維樸)
本文節選自姜維樸文章《關于連環畫、年畫、宣傳畫等通俗美術的一些思考》有刪減
作者簡介
姜維樸(1926年6月—2019年9月29日),山東黃縣人。畢業于山東大學文藝系;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報》編輯室主任、副主編、中國連環畫出版社總編輯;他創作的連環畫文學腳本《窮棒子扭轉乾坤》獲第一屆連環畫評獎文學腳本一等獎。姜維樸組織編創出版有《水滸》《岳飛傳》《西廂記》《志愿軍英雄畫譜》等連環畫。其中1955年出版的長篇連環畫庫《水滸》(共26冊)是第一部根據古典文學編繪的連環畫庫,深受讀者歡迎。他長期從事連環畫的編輯、出版、理論研究及組織工作,為新中國連環畫事業的領軍人物。
姜維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9月29日16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本文摘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