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則利好消息,再度使得輔助生殖“熱鬧”起來。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方面消息稱,北京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規范調整,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這一新政策將于3月26日落地,
一則利好消息,再度使得輔助生殖“熱鬧”起來。
2月21日,北京市醫保局方面消息稱,北京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規范調整,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
這一新政策將于3月26日落地,適用于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非公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參照執行。
消息一出,當天輔助生殖版塊整體上漲。choice數據顯示,截至收盤,輔助生殖版塊有35家概念股,32家股價上漲。其中,達嘉健康、康芝藥業、漢商集團、麥迪科技、新華制藥等7只股票漲停。達嘉健康、康芝藥業漲幅最高,達到20%。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目前輔助生殖版塊中的上市公司,涵蓋不孕不育治療、輔助生殖基因技術、輔助生殖醫療服務、孕激素類藥物等業務。
目前,輔助生殖機構尚屬于稀缺資源。有報告稱,我國輔助生殖市場由于政策嚴控,牌照稀缺,行業基本被國有醫院、跨國藥企寡頭把控,行業集中度較高。相對于5000萬不孕不育患者的數量而言,輔助生殖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5000萬人不孕不育:千億市場潛力
每15個人中就有1個人不孕不育。“輔助生殖第一股”錦欣生殖(或錦欣醫療)曾用這樣一個驚人的數據敲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2019年,以提供輔助生殖服務為主的四川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錦欣生殖或錦欣醫療))謀求港股IPO,引起市場震動。錦欣醫療招股說明書中稱,中國的不孕不育夫妻在逐漸增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中國大約有4770萬對不孕癥夫婦,預期于2023年將增加至約5620萬對。2017年,約有527000名患者在中國接受輔助生殖服務,并預期將于2023年增長至約956000名,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0.4%。
人類輔助生殖,是指運用醫學技術和方法對人的卵子、精子、受精卵或胚胎進行人工操作,以達到受孕的目的。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以及各種衍生技術。
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發病率持續上升,在1995年的時候,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僅有3%左右,2012-2019年期間,中國的不孕不育人數迅速從4000萬大關上升到5000萬大關,整體的不孕不育率上漲到了16.4%的水平,可以明顯看出近年來中國的不孕不育率上漲幅度加快。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稱,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的不孕不育率依然處在較高的水平。輔助生殖已成為醫療服務行業潛在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近年來,我國輔助生殖服務快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上游領域包括輔助生殖藥物、檢驗試劑、器械供應商;中游則為相關服務的互聯網平臺;下游則有輔助生殖服務機構。
隨著“三孩”政策出臺,市場服務需求增加,進一步刺激了中國輔助生殖市場增長。2020年,我國輔助生殖市場規模約為330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3.40%。
市場研究機構未來智庫在發布的報告中預計,中國輔助生殖市場未來5年的年均復合增速高達14.5%,繼續領跑全球市場。
更有市場研究機構樂觀預計,未來整個中國輔助生殖技術市場需求規模將達到4341億元。
高毛利誘惑
根據錦欣生殖招股書,截至2018年9月30日數據,每個IVF治取卵周期的平均花費為48279元。簡單地說,就是每例試管嬰兒花費將近5萬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錦欣醫療的主要利潤就來自輔助生殖服務。截至2016年及2017年以及截至2017年及2018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錦欣醫療的毛利潤分別為13270萬元、30210萬元、22560萬元及31300萬元,毛利率分別為38.3%、45.6%、46.6%及46.7%。
在不孕不育夫婦數量增長的趨勢下,輔助生殖服務成為一片藍海。然而,由于輔助生殖資質申請難度大,“牌照”成為一些機構進入市場的關鍵。錦欣醫療手中掌握的“牌照”成為其上市的敲門磚。
曾有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輔助生殖的準入門檻很高,試管嬰兒牌照申請資質要求是開業一年以上的三級醫院。據了解,全國輔助生殖醫療執照數量會考慮人口密度。
而錦欣醫療的輔助生殖資質,亦即“牌照”主要來自西囡醫院集團及深圳中山醫院兩家醫院。收購深圳中山醫院,錦欣醫療從而取得了醫療執業許可證。2017年12月31日及2018年9月30日,該牌照的賬面值分別為41440萬元及40460萬元,扣除累計攤銷1210萬元及2190萬元。并購帶來了巨額商譽,錦欣醫療收購深圳中山醫院形成商譽19710萬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稱,高毛利、市場空間廣闊是個巨大的誘惑,但是牌照稀缺和審批難度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等因素使得該行業的進入壁壘高,現有持牌機構呈現數量少,集中度高的特點。國內現有的輔助生殖技術和機構不能滿足增長迅猛的市場需求,輔助生殖機構屬于稀缺資源。
報告指出,醫療服務行業主要包括輔助生殖、醫療美容、商業體檢、口腔醫療、眼科醫療等子行業,輔助生殖行業靠技術+口碑,不依賴外中介導流、銷售費用率較低,行業毛利潤率在70%以上,同樣明顯高于其它醫療服務行業。
對比醫療美容行業,其行業毛利率可達60%~70%,但需投入大量銷售費用進行導流,其行業凈利潤率在10%~20%之間,明顯低于輔助生殖行業。
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共523家,經批準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共27家,其中獲試管嬰兒牌照的醫院僅有396家,23.40%的生殖中心達不到試管嬰兒技術要求。相對于5000萬不孕不育患者的數量而言,輔助生殖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其次為華中、華南及華北地區??梢?,當前我國人類輔助生殖行業的競爭狀況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
貝殼財經記者看到,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健康司去年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達到536家。
編輯 王進雨
王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