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新會陳皮調研手記》李嘉圖,資深媒體人,新會陳皮收藏愛好以及研究,可私信或留言交流。自上周發布了新會柑減產的消息后,很多讀者朋友來信問老李:接下來新會柑的走勢如何發展?說實話,老李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莊家,市場的走勢只能由市場自身去發
作者:《新會陳皮調研手記 》李嘉圖,資深媒體人,新會陳皮收藏愛好以及研究,可私信或留言交流。
自上周發布了新會柑減產的消息后,很多讀者朋友來信問老李:接下來新會柑的走勢如何發展?
說實話,老李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莊家,市場的走勢只能由市場自身去發展,而老李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揭開新會陳皮市場的基本面。再次聲明,老李的調研目次僅限于個人興趣,并不對各位新會陳皮投機者有任何參考意義!
好,現在進入正題吧!
被砍掉的病樹
2020年新會柑減產已經成為定局,或者說,對于大部分柑農而言,這一波新會柑行情是始料未及的——8月份以前,江門本地新聞還在宣傳今年新會柑豐收在望,然鵝9月份的連場暴雨啪啪啪地打了“豐收臉”。
于是,對于本次減產的消息,我們就很少在當地媒體看到了。
“二紅柑”上市后,柑價普遍同比上漲20%
11月來臨,老李走訪了新會區內幾個柑場,包括東甲、茶坑、梅江、深呂等多個柑場。
以東甲為例,因為是“網紅產區”的原因,在新會站附近的圈枝柑報價已經高達25元/斤生果的價格,折合100斤果4斤皮的出皮率,2020年的二紅圈枝柑價大約700元/斤以上,價格可以說十分感人。
東甲柑場的林師傅說,自己的地不多(老李目測2-3畝),所以對付減產的方法就是“漲價”。而老李去年同期也調研了林師傅的柑場,同一個場地的東甲圈枝柑報價為18元/斤上下。
同時,老李也拜訪了茶坑村的梁師傅。
相對往年的熱鬧,今年梁師傅的柑場就相對冷清了一些。“今年的柑品相不好,黑點多。那些沒有黑點的柑,在上周就基本清掉了。”梁師傅說。至于柑價如何,梁師傅說大概比9月份漲了20%。“沒辦法的,柑沒量,只能漲價。”
至于三江深呂的柑場,作為目前傳統產區內主力供貨地之一,其柑價也對比上一周漲了20%左右。
柑場主吳先生就表示,自己柑場今年減產也非常嚴重,只能從周邊的朋友那里“補貨”。因為其柑場 位于路邊,位置比較好,現階段只能找朋友柑場的柑果代其銷售。
吳先生說,現在都建議熟客們收二紅皮,別等大紅皮了。“越到后面價格越高,這周就漲了1元/斤。”據老李了解,上周末二紅果開摘是3.5元/斤,一周后的今天已經變成了4.5元/斤。
后期柑果的供給量持續下降,新皮、老皮漲價已成定局
上面幾個柑場負責人都表示了一個相同的觀點,就是今年減產已經成定局,而根據往年的經驗,越到后期漲價的幅度就越大:因為大紅柑的供應量是看二紅柑的剩余量決定的,而今年普遍柑場都表示不會等到大紅柑就會清園,因此需求和供給關系的平衡下,就剩下“漲價”了。
同時,朋友圈也有一些柑農朋友發出了“漲價通知”,直接通知客人朋友自11月15日起漲價30%,當然,這個漲價也是陳皮規律,不一定只有生果漲價。
這里需要普及一個觀點,就是新會陳皮(非新皮)的價格是隨著陳化的年份上漲的。例如2020年新皮上市后,2019年的皮就會漲價,而目前對于陳皮存貨市場普遍年漲價幅度就是20%到30%。但鑒于本年度生柑減產的影響,必然引發了連鎖反應,因此老皮的漲價幅度,老李估計會有比較大的波動。
“柑價"和"柑品"背離,消費者如何選擇?
筆者老李也跟一位老柑農討論了今年減產的原因。
來自大洞村的柑農余師傅的柑場再次“減產”中并沒有收到多大影響。究其原因,余師傅說早在6、7月份連續的高溫天開始,就預感對今年的柑果會有負面影響。
余師傅的預見性也為他的柑園爭取了“救場的時間”——從6月開始,余師傅就邀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為其柑樹進行病害防治,提前為今年的黃樹、爛根、落果的情況作了治療方案。而到了9月份以后,余師傅的柑場依舊碩果累累,而其他柑場幾乎滿地落果,樹勢越長越頹廢。
在余師傅身上可以看到,現代科學管理下的柑園,在面對柑樹大面積病害的時候優勢就十分明顯。
余師傅說,因為自己的柑園“熬”過了本次病害,因此柑價提升的同時,產量也跟去年無異。“可能今年等大紅柑的人,都來我這里買了。”余師傅笑著說。
從余師傅的話語中,我們也聽到了大部分消費者的選擇——在柑果價格上行,果品下行的市場中,科學管理下的柑園,競爭力得到了充分的顯現。
PS:如對老李收藏的新會陳皮感興趣,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