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不久,在一堂地理課上,一位同學問我:
老師,老師,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是什么關系?
講真,聽到這個問題,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
為什么會陷入沉思呢?
因為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世界地理的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疑問。
甚至也曾問過我的老師,關于印度和印尼的關系。
其實這個問題,我相信許多初學者,可能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疑問,甚至常會弄混淆。
那么印度和印尼,究竟是什么關系呢?
下面我們簡單來聊聊。
不要看這個問題,很簡單。
其實,簡單的背后,有著諸多的不簡單。
甚至很多人,尤其是初學者,對于印度和印尼之間的關系,常會弄混淆。
為什么會弄混淆?
是因為它們的名字中,都有“印”字嗎?
不可否認,有這部分原因。
因為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就名字而言,確實很容易讓人誤解,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各自有著各自的主權,并無任何從屬關系。
而且,一個在南亞,一個在東南亞,從領土上看,兩者也并不毗鄰。
問題來了,既然兩者并無從屬關系,也并不毗鄰。
那么,印度尼西亞的名字究竟是怎么來的?為什么他的名字里面有印度二字?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回溯一下歷史。
之所以叫做印度尼西亞,其實這中間有一段故事。
話說早在16世紀末的時候,荷蘭殖民者,侵占這里后,稱東南亞上的這些島嶼,為:“荷屬東印度”。
1602年的時候,甚至還在這里,成立了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
而當年,在西方的一些學術期刊上,甚至也用“東印度群島”,來代稱現在印度尼西亞。
或許是因為時間已久,約定俗成的緣故。
所以,久而久之,這片群島,便被稱之為:印度尼西亞。
而后面的“尼西亞”,其實,并無實際意義,是音譯的結果,與“斯坦”、“尼亞”等類似,是國名后面的后綴。
而印度尼西亞一詞,在希臘語中,指的就是:印度群島。
因此,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亞名字的來源,或許與當年西方殖民者的誤判,有一定的關系。
這就好比當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誤認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因此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
時至今日,雖然大家都知道,那不是印度,但是,依然稱美洲當地的土著,為:印第安人。
這是什么?
這就是地理中的約定俗成。
而印度尼西亞,之所以叫印度尼西亞,原因,或許就在這里。
怎么樣?這樣一解釋,比較清晰了吧?
講白了,其實都是西方人認知上的錯誤。
沒想到,這樣的錯誤,一錯就是幾百年,改不了了!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