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的封建社會從戰國時期開始,秦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專制國家,清朝的滅亡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可是,為什么有人說秦朝以后中國不是封建社會?難道我們一直以來都說錯了?
要想知道是否錯誤,我們首先要看封建社會到底是什么意思,封建社會一詞是從哪里來。
其實,對封建社會的解釋,主要有兩種,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
狹義的封建社會:
狹義上指分封制的社會結構,這種提法最早是指西歐的中世紀的國家結構,中國夏商周先秦時期也存在類似的制度——引用自頭條百科。
廣義的封建社會:
廣義上的封建社會則是由 馬克思定義的,指的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中世紀的歐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國就是這種社會形態——引用自頭條百科。
可見,這兩種含義下的封建社會是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我們通常所說的封建社會主要是指廣義上的封建社會,這種制度下,最典型的是地主和農民的存在。
其實很簡單,我們采用廣義的含義來劃分歷史階段更加的清晰有條理,可以把我國夏朝以來的歷史分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這可以很好的劃分不同的歷史階段。
而狹義上的,也就是表面的含義,封建,分封建國家。按照這個含義,中國歷史上的周、漢、晉、明都有分封的制度,這樣是無法用來劃分歷史階段的。
比如周朝、漢朝、晉朝和明朝都曾經采取了分封的政治體制,但是具體又有區別,越是到后來的朝代,越趨向于“分封”而不“建國”,比如明朝的藩王,我們大多說明朝的藩王,而不是明朝的諸侯國。
所以,我們采用了廣義的封建來劃分我國的歷史階段,為了防止兩者混淆,在說到周朝、漢朝、晉朝和明朝時,我們在平時討論的時候很少說“封建制”,而是說“分封制”。
現在大家是否明白了封建制的意思?大家認為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劃分我國古代歷史階段是否合理?
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