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洗條內褲究竟有多難?
是手洗還是機洗,是單獨洗還是和其他衣物混合洗,是用內衣皂洗還是用洗衣液洗,是用冷水洗還是熱水洗,水里是加消毒液還是漂白劑……都是個問題。
洗完了也不輕松:是擰干還是帶著水吊干,是用烘干機還是太陽曬,是晾在室內還是室外……
細細講究起來足以讓處女座都崩潰。
人們不禁要問,洗個內褲而已,至于嗎?
研究表明,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其中包括成千上萬的蟲卵、細菌、病毒,常見的就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此外,內褲上還可能沾有脫落的腸上皮細胞及腸道微生物等,如果不及時更換清洗,容易使下體出現難聞的異味,甚至患上疾病。
既然內褲這么不干凈,那到底按什么頻率洗好呢?中規中矩的建議是至少每天換洗一次。那內褲能不能和其他衣物一起洗?男生無所謂,女生最好還是分開洗。
有人會問了,怎么洗內褲還有男女之分呢?外套、襪子那么臟,內褲怎么能丟進洗衣機里跟它們攪在一塊呢?
首先,很多人認為襪子有細菌,真菌,角質。捂了一天的腳的汗水夾雜著不可描述的味道,讓很多人覺著襪子很臟,和貼身的內衣褲一起洗,容易感染到細菌。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實每一條臟內褲都攜帶“那么點的糞便”,排泄物中就攜帶著大腸桿菌、輪狀病毒、沙門氏菌等。二者臟的程度其實不相上下。內衣褲跟襪子如果當天沒有及時換洗,囤著放都非常容易滋生細菌。
還有一點是內褲跟襪子同時機洗。如果是健康的沒有存在腳氣或者皮膚疾病的人,把內褲和襪子同時泡著,然后加入洗滌劑,經過搓洗最后晾曬直至干爽,是能夠去除部分細菌的。
說到底,經常換洗才是健康的重要根本,它能夠幫助我們杜絕一部分的細菌入侵。若是擔心洗衣機里的細菌,那么每個月都清洗洗衣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那為什么以上這些對女生卻不適用呢?
主要原因其實是女性生理結構和男性的差異。女性尿道較短,尿道口、陰道口及肛門距離較近,包括陰道內有更多褶皺,這些都導致女性的生殖及泌尿系統不像男性那般,它們容不得那點萬一,更容易被感染。
女性泌尿系統感染的概率大約是男性8-10倍。所以建議,女性的內衣褲還是與其他衣物分開洗滌,最好單獨拿個干凈的盆來洗。
最近,小妙收到粉絲的私信,她因為洗內褲一直都很焦慮。這個粉絲在大城市租了一個單間,沒有陽臺,所以洗的衣物都沒法曬到太陽。其他的還好,就是內褲,她一直覺得這樣晾干不算干凈。
于是每天把內褲用肥皂手洗了以后,還一定要用消毒液泡一遍,再用開水沖一遍。即便這樣也還是擔心,最近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專門買一臺消毒機。她想問問小妙,怎樣洗內褲才算干凈?
必須要說的是,目前上的消毒液所能殺滅的細菌和真菌都是有限的,而且消毒液、漂白劑使用不當殘留在內褲上,還會對嬌嫩的私處產生刺激,引發瘙癢、紅腫等問題。同樣開水燙內褲也是一樣的道理。其實我們沒必要刻意追求絕對的無菌無害,因為我們的人體皮膚或者陰道菌群等都是保護我們的天然屏障。
在洗內褲這件事上真正要注意的,一是要用流動的水沖洗,這不僅能沖掉內褲上的臟東西,也能把搓洗內褲所用的洗滌劑給沖干凈,避免對私處的刺激。
二是洗凈的內褲一定要在太陽下晾曬,紫外線可以殺滅上面的病菌,對健康非常有益。如果實在曬不著太陽的話,也一定不要放在潮濕的衛生間里晾干,應該掛在通風的地方自然晾干。
還有的女生會問,我每天都有好好洗內褲,為什么內褲總是穿一段時間就黃黃的了?那上面黃黃的東西究竟是什么?
一是尿漬殘留。 這種情況,只需要在小便后用衛生紙擦拭干凈,即可明顯改善發黃情況。
二是白帶所致。 正常情況下,白帶應該為蛋清樣或稀糊狀,呈透明、乳白色或稍微偏黃。若女性感染婦科炎癥,則白帶呈現深黃色、黃綠色,粘在內褲上,內褲就會漸漸泛黃。
三是材質問題。錦綸材質的內褲,吸汗能力低不透氣,且耐光性較差,久曬容易發黃老化。女性挑選內褲以棉制品較為合適,它的吸濕性和保暖性良好,柔軟舒適。
內褲上出現黃黃的東西還是一個信號,它提醒你,到時間該換一條新的內褲了。
內褲是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是與我們接觸最親密的褲子,它不僅能遮羞,還能呵護我們柔嫩的肌膚隔離外界摩擦,阻擋外來臟東西侵擾。每天以正確的方式清洗內褲,不僅是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表現,也是女性愛自己、保護自己的重要措施。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