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他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在民間的知名度頗高。唐伯虎的畫很出名,可謂千金難求。那他寫詩水平如何?他寫的詩中,水平最高的是哪10首?
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
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這首詩寫的是在深夜,唐伯虎依著枕頭,獨自在昏暗的油燈下深思,更覺深夜漫長。他深怕時光流逝,鬢發如雪,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飛黃騰達。都說老虎死后還能跳三跳,我活著難道就做不出一番事業嗎?不達顯名我絕不會罷休!因此必須努力,于是繼續挑燈夜讀。
這首詩語出自然,半口語化,但道理深刻,發人深思,這是唐伯虎詩的顯著特點。
落日山逾碧,
孤亭景自幽。
蒼江寒更急,
客發自中流。
很明顯這是一首題畫詩,此詩用語凝練、自然,意境悠遠。此詩很有畫面感,讀這首詩時,畫中場景歷歷在目,如在眼前,這首詩有詩圣五絕遺風。
世事如舟掛短篷,或移西岸或移東。
幾回缺月還圓月,數陣南風又北風。
歲久人無千日好,春深花有幾時紅。
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
這首詩含有一定的處世情理,表達了順其自然、與世無爭之情,體現的是作者恬靜淡雅的平常之心,讀來有看破世事之感。當然,仔細讀會感覺此詩有消極避世之意。
生在陽間有散場,
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
只當漂流在異鄉。
這首詩是唐伯虎離世前的“告別詩”,是他跟這個世界的訣別詩。透過此詩我們看到唐伯虎把死看得很淡,認為地府和人世間都差不多,死只不過是又一次異鄉漂泊之旅,這種對生死坦然處之的心態令人佩服!
頭上紅冠不用裁,
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
一叫千門萬戶開。
這首詩是唐伯虎為自己的畫寫的一首題畫詩,很明顯他畫的是“雄雞報曉”。此詩托物言志,表現出公雞的威武和高潔,把公雞報曉之天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從而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抱負。
故園三徑吐幽叢,
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
盡借籬落看秋風。
自晉代陶淵明以來,菊花就是隱士、高潔的象征,寫菊詩層出不窮,佳作數不勝數。
唐伯虎這首詩同樣托物言志,借菊花寓意自己的高潔。此詩用語自然、直白,清新淡雅,頗具意境。
九十春光一擲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開能幾日,世上人生能幾何。
昨朝花勝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來看知是誰?
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誰得知。
天時不測多風雨,人事難量多齟齬。
天時人事兩不齊,莫把春光付流水,
好花難種不長開,少年易老不重來。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這是一首歌行體,唐伯虎很擅長這種詩體,他曾寫出許多歌行體佳作,這就是其中之一。
此詩四句一節,共分五節。第一節點明全詩主旨,由花期與生命之對比,點出時光流逝之快。第二節更深入一層,寫出今年與去年、今日與昨日的對比。第三節則寫世事無常,將來不可預料,今日看花的人明日不一定能來,今年花開明年不一定會再開。第四節更進一步推向人生,天有不測之風云,人有旦夕之禍福,還是好好珍惜時光吧!最后一節總結,好花不長開,少年不重來,還是“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吧。
整首詩花和人生融為一體,韻味悠長,發人深省。
不煉金丹不坐禪,
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
不使人間造孽錢。
唐伯虎曾考中解元,但因泄題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認為“士可殺而不可辱”,斷然拒絕而回到家中。結果卻遭到家人的白眼、辱罵,為此唐伯虎與兄弟分家,導致家境貧寒。
迫于無奈,唐伯虎只得靠賣書畫維持生計。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時光里,他始終以賣畫為生,但“貧賤不屈”,人格獨立,這首詩就是抒發他這種淡泊名利、心樂詩書的氣節。
此詩平鋪直述,直抒胸臆,表達出唐伯虎清高淡雅的處世態度和不羈的性格,尤其尾句“不使人間造孽錢”經常被一些相聲演員引用,可見已引起共鳴。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首歌行體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之一,相信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朋友對這首詩并不陌生。此詩中唐伯虎以桃花仙人自喻,表現出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既有淡泊明志之情,又有憤世嫉俗之意。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朗朗上口,讀來給人以美感和回味。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這首詞是唐伯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剪梅》詞牌中的佳作。此詞以女子口吻,寫離別相思之情。全詞用語優美婉轉,上下篇交叉互補、回環往復、詞意盤旋,將一個滿懷癡情的孤苦女子形象活靈活現地顯現在讀者面前,極富藝術美感。
唐伯虎的10首詩詞分享完了,叫他“非典型詩人”或“非著名詩人”是不是恰如其分?不管水平如何,他詩寫人生,抒發的都是真情實感,從中可見唐伯虎真乃性情中人也。
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