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翻開歷史,對商鞅的介紹就是一串文字,“公孫氏,名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好象他就是一個符號,他的一生就是一段歷史。
翻開《大秦帝國》,看著他與白雪相戀,與熒玉成婚,與秦孝公攜手變法,強大秦國,征伐魏國,收復河西,直至他被車裂,能感覺到那是一個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人。
對于理想,他是一個偏執的人;對于生活,他是一個隨性的人;對于強大秦國,他是一個單一的人;對于變法,他是一個無情的人,那么商鞅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商鞅骨子里是偏執的,為了理想,可以不顧一切。
魏國丞相公叔痤臨死時向魏惠王推薦他,說他是一個可任丞相的國之大才。魏惠王沒有當真,龐涓卻放在了心上,不僅自己試探他,還派名家慎到考察他,最后干脆強逼他為軍務司馬,要把他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
秦孝公的求賢令發出后,衛鞅想要離魏赴秦,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如何脫離龐涓的勢力范圍就成了首要解決的問題。當白雪建議他對外宣稱自己任了白門總管,從了商道,以此脫離龐涓時,衛鞅思考一番竟然同意了。
戰國時期,商人地位很低,特別是像衛鞅這種士子從商,更是為人所不齒。重要的是,衛鞅被公叔痤評價為有經天緯地之才,被慎到宣揚為未來的法家代表人物,可謂已經成為當時的名士,一個名士公然從商,更讓人蔑視,有可能從此前途盡毀。玄奇從韓國到魏國,聽說衛鞅當了白門總管,立即動了殺心,想要殺了他,可見玄奇對衛鞅一個名士子從商厭惡到了極點。
衛鞅接受白雪的建議,一是賭秦國偏僻,他的名聲不會傳到秦國,二是賭秦孝公招賢納才,看重的是才,三是賭自己能在秦國有立足之地,施展自己的抱負,完全沒有給自己留退路。
衛鞅是拿自己的前途來賭,為了能離開魏國到秦國,根本不顧自己的名聲,不給自己留一點后路,是一個真正的大賭徒。
商鞅變法,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甚至在風俗習慣上,全方位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開啟了一個法制時代。
商鞅變法,改革了秦國的戶籍制度,所有奴隸、隸農、藥隸等都除了隸籍,成為自由民,能夠通過種地多交糧食爵位,也可以通過上戰場殺敵獲得爵位,讓奴隸、隸農、藥隸等這些被壓迫的人翻身做了主人,最典型的就是那個徙木少年山甲,他本是一個藥隸,由于戶籍制度的改變,他從軍殺敵,戰功卓越,一步步成為軍中副將,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商鞅變法,所有人都要有事干,不種田就要從軍殺敵,反正不能在社會上亂晃蕩,對于在社會上瞎混的人,商鞅給這些人起了一個名字叫“疲民”,也是要治罪的。
疲民要治罪,打架斗毆更要治罪,為了讓這些罪人無處可躲,無處可逃,商鞅制定了連坐法,就是你的家人、鄰居犯了罪,你要舉報他,你不舉報,你也和他一樣有罪。有人說,犯了法不在家呆著,逃跑了不就行了嗎?
不行,商鞅制定的還有通行證法,沒有官府發放的照身貼(相當于現在的身份證)不能住店,也不能過關隘,真是寸步難行。商鞅最后在逃跑時,就是因為沒有照身貼被店家拒住。
總之,商鞅變法,制定軍事、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的法律,所有人都要遵守新法,一時間秦國人人唯法是從。
不論商鞅制定的法律是否嚴苛,是否適合當時的秦國,總之他在秦國開啟了一個時代的法制社會,算是法制社會的開創者。
商鞅制定了法律,所有人都要遵守,沒有人例外。
郿縣為了爭水,孟西白三族與戎狄族人展開了一場爭水混戰,死傷數百人,違反了商鞅制定的打架斗毆罪,商鞅帶領干吏人員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確定這場混戰的挑頭者、參與者,然后拉到渭水河灘,一下子殺了七百多人,全國震驚,連墨家都驚動了。
白氏一族抗法,不拆房屋,商鞅又一次殺了幾十個族長,連名士趙亢都殺了,雖然震懾了國人,維護了新法,但是也讓墨家下定決心殺了他這個酷吏,可見商鞅的執法手段有多狠。
除了貴族、百姓,太子犯罪,商鞅都敢懲罰。
太子贏駟的封地交納的糧食中摻有沙石塵土,贏駟一怒殺了白氏三十多人,造成了秦國史無前例的“交農”事件。商鞅立即鐵血執法,不僅懲治了太子,還懲治了太子的兩個老師,贏虔是贏駟的公伯,秦孝公的哥哥,商鞅割了他的鼻子,公孫賈是秦國貴族,商鞅在他臉上刺了字,然后流放隴西。
商鞅的鐵血執法,不僅在當時,在后代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里,都是史無前例的。
宋朝的包拯鍘了駙馬陳世美,被人津津樂道了這么多年,陳世美只是一個偽皇室,而贏虔可是一個正牌王室公伯,并且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王室人員,可見商鞅是一個真正的鐵血執法者。
商鞅是一個視工作如命的人,他基本沒有私生活,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工作。
商鞅為了在秦國一心一意變法,與白雪分隔兩地,兩人很少在一起,后來因為太子事件割了贏虔的鼻子,支持新法的鐵三角失去了贏虔,為了新法能夠順利推行,忍痛與白雪分開,娶了公主熒玉。可以說,商鞅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失去,所括愛人。
熒玉和商鞅結婚后,就接替仆人的工作,三更之后由她照料商鞅的書房,侍候商鞅。熒玉非常體貼、細心,總在商鞅想要寫字時剛好就有研好的墨,渴了恰好就有米酒,熱了正好就開了窗,冷了恰好就有火盆......。突然有一天,商鞅感到晚上在書房處置公務特別快捷,想要給執夜間的仆人獎勵,一問才知道這個時間段竟然是老婆在照料書房。
一個大活人在屋里照料,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幾個月,甚至幾年,他竟然都沒有注意到,可見他對熒玉的忽視,對工作有多專注,全部心神都在工作上。
在官場上,商鞅從來也沒有私交,全是公務,并且是只要公務一完,立即送客。
商鞅不但對自己要求嚴苛,對下屬也非常苛刻,他規定,下屬匯報工作,不能超過半柱香的時間,如果銅壺滴過二十,下屬還不能將一件事情說明白,立即讓他下去整理頭緒再來,并且三次超出,罰俸一年,六次超出,貶職遷官。
商鞅曾在兩年的時間里,罰了十三人,貶了九人,可見想要在商鞅手下干活,也必須是精英中的精英。
商鞅沒有私生活,沒有感情,在官場上全是公務,并且成年累月地工作,從來沒有休息過,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
商鞅是一個唯法是從的人,心中缺少溫暖,只要有人違反了新法,無論任何事,不做一點變通,也不留一點情面,堅決執行,讓人覺得他無情、冷血。
黑林溝的里正黑九因為失去愛子,心生無望,性情大變,開始酗酒,荒廢田莊、政事,在他的帶領下村民都懶了,黑林溝的田地也都荒了,人們沒有吃,沒有喝,村里人都面黃肌瘦。
商於縣令是一個儒家士子,不忍看黑林溝的村民挨餓,便從縣庫里撥糧食救濟黑林溝。
不巧,第三年時正好被商鞅看到,他非常生氣。商鞅認為黑九沒有做到里正的職責,還把一村人都帶壞了,違反了他的新法,就把黑九正法了,完全沒有從感情方面考慮,只是一刀切,違法就要被治罪,完全不顧村民為黑九說情,無情地殺了他。
商鞅不僅殺了黑九,還殺了商於縣令,因為在他看來,商於縣令不但疏于督導,還放縱了黑林溝村民的懶惰。在我們看來,商於縣令即使有罪,充其量也是失職,沒有盡到引導的責任,但是此人絕對是一個好縣令,可是商鞅不管好人不好人,只要違反他的新法就殺。這樣一個無情的人,讓人望而生畏。
商鞅就像是一個機器人,唯法是從的智能機器人,沒有感情,沒有私生活,一切都是工作,而且他的工作完全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執行,不做任何變通,就像殺黑九和商於縣令一樣,是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