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楚國(?~前223年),又稱荊、荊楚,是先秦時期位于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一說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公元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和秦國、齊國、趙國、魏國、燕國等諸侯國一樣,楚國滅亡后,其國號也得到多次使用。那么,問題來了,楚國滅亡后,還有哪些以“楚”為名的國家?
張楚由陳勝創立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以大澤鄉起義后陳勝率“楚軍”在陳郡(河南淮陽)王為始。曾一度發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區。
但在當年的滎陽之戰中,起義軍敗給了秦朝名將章邯,從此每況愈下。再加上起義軍內部矛盾越來越大,很多將領、官吏目光短淺,開始勾心斗角,內訌不斷。
不久之后,陳勝被叛變的車夫莊賈刺殺。后來,陳勝舊將呂臣反擊秦軍勝利,再舉“張楚”大旗。
當然,后來項羽等將領崛起后,“張楚”就逐漸被遺忘了。不過,不論如何,陳勝吳廣在秦朝末年揭竿而起,顯然對秦朝的滅亡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公元前208年六月,項梁擁立前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定都盱臺,復立楚國,為了和周朝的楚國相區別,前者一般被稱之為后楚。
同年九月,項梁戰死,熊心由盱臺遷都彭城,派遣三路楚軍出擊伐秦。公元前206年十月,楚軍攻入關中,滅亡秦朝。
正月,項羽尊熊心為義帝,后徙于江南,都郴縣。公元前205年十月,項羽指使九江王英布殺害熊心,楚國滅亡。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即西楚王朝,是介于秦朝、漢朝之間的一個朝代,為項羽所建。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后,項羽在咸陽分封十八路諸侯就國,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率軍出蜀伐楚,爆發楚漢相爭。公元前202年劉邦合韓信、彭越、英布軍隊五十萬兵馬將項羽合圍于垓下,項羽戰敗,自刎于烏江,呂馬童、楊武、呂勝、楊喜、王翳五人分割其遺體,西楚滅亡。
林士弘曾在隋末稱楚帝,這也是唯一只在江西立國且活動范圍基本在江西的皇帝。大業十二年(616年),鄱陽人操師乞、林士弘起兵反抗隋朝。操師乞中流矢陣亡后,林士弘接替他統領部眾。
林士弘與劉子翊在彭蠡湖(今鄱陽湖)交戰,劉子翊戰死。林士弘軍威大振,兵力達到十余萬人。同年十二月初十日,林士弘據守虔州,自稱南越王,不久稱帝,國號楚,年號太平。
此后三年間各地豪杰競相殺死隋朝的郡守縣令并歸順林士弘。北自九江、南到番禺(今廣州)的廣大地區都為林士弘所據有。不過,到了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楚軍與唐軍交戰失利,林士弘在兩軍交戰期間病逝,楚國也就此瓦解。
北宋末年,金軍南下侵擾,迅速攻破汴京,俘虜徽欽二宗,占領北宋北方大片疆域,但是,金國一時間無法全面掌控原先宋朝的地盤,加上各地的起義不斷,于是,金國選擇扶持傀儡勢力,偽楚便是其一。
公元1127年3月7日,金國冊立原北宋太宰張邦昌為皇帝,國號“大楚”,并與金國以黃河故道為界,史稱“偽楚”。
從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由于北宋百姓和將士的反對,偽楚僅存在了一個月的時間。由此,在古代以楚為名的國家和割據勢力中,偽楚的存在時間是最短的。
南楚創建者是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馬殷,乾寧三年(896年),馬殷至長沙,自為武安留后,唐朝任命他為潭州刺史。在此背景下,馬殷逐個討伐消滅了湖南境內的割據勢力。
后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封馬殷為楚王,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建立楚國,以潭州為都城,改名長沙府,這就是南楚或者馬楚。南楚(907年—951年),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之一,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勢力。
長興元年(930年),馬殷卒,遺命諸子,兄弟相繼,馬希聲隨即繼位,希聲奢侈無度,馬希范襲位后在位時間較長,期間出現兄弟內爭,馬楚已經慢慢走下坡路。
天福十二年(947年)希范卒,馬氏兄弟相繼為戰,湖南大亂。公元951年,南唐乘機派大將邊鎬攻下長沙,南楚滅亡。
總的來說,雖然周朝時期的楚國歷時800年,擁有悠久的歷史。但是,楚國滅亡后以楚作為國號的割據勢力,卻都沒有存在較長的時間,并且這些楚國的地盤,也無法和先秦時期的楚國相提并論。
丁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