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們常說:“官高一級壓死人。”在現代人人平等的社會中,官員和百姓之間是沒有差距的。但是在古代,因為等級秩序的鮮明,所以官員之間很多時候就算只差了一點的官位,其實地位和待遇都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職位名為布政使。那布政使相當于現在的什么職位呢?如果說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敢相信的。那就讓我們結合歷史背景來分析一下在古代的布政使到底是什么樣的地位。
想要知道布政使是什么,還是要先從清朝時期的官位制度說起。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官位制度,但清朝的和前朝大不相同。
清朝建朝后,對官位制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首先清朝的內閣雖然沿襲明制,但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清朝內閣的主要職能是:宣布皇帝的命令,草擬和傳達皇帝的旨意,處理奏章等。內閣內部的官員有:大學士,三殿及三閣,而這些官員的組成是滿人和漢人各二人。
此外,清朝還設置有軍機處,主要是負責“辦理軍機”,其具體職責包括協助皇帝撰寫諭旨并處理奏折章程,以及審核內閣、翰林院等擬寫的諭旨等。
在清朝時期仍舊沿襲明代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以及理藩院,主要負責的就是遵照皇帝諭旨辦理事務,同時還需要處理全國政務,是清政府的重要機構。
在后期,還設置有都察院,這時一種中央的監察機構。負責對政府官員的監督和彈劾,同時也有權參加最后的司法審判。另外還有宗人府,專門管理皇室成員的問題,對其進行管理監督和治理。
可見,清朝時期的官位制度十分完善,從上至下無微不至,而且涉及面很廣,完善的官位制度使得清朝的朝廷內部運轉有序且高效。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布政使也是清朝的一個官位,那這個職位到底是負責什么的呢?
布政使這一職位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存在,而在清軍入關后,對這一制度進行了延續和發展。
明朝時期,因為當時的行省制度導致權力分散,于是設置了布政使司,來負責加強中央集權。因為這一制度在加強中央集權上十分有效。于是到了清朝時期,仍然繼承了布政使這一官職。
清朝時期,布政使的地位僅次于督撫,其職能也是十分全面的。在經濟方面,布政使要負責一省的整體財政賦稅,同時對于本省的財政收入也要牢牢把控并且上報,同時對于本省的農業也要細心管控,不可有半點差池。可以說他們是掌握著一個省份的經濟發展脈絡。
在政治方面,布政使要負責將皇帝規定的制度和條令傳達下來,并且監督其實施,而且對于省內的其他官員布政使也要時刻監督,進行管理和考核,還要將本省的事件匯報給皇帝。
除了這些,在文化方面,布政使也要負責。要考察本省的文教內容,培養和上書推薦相關的人才。并且還要負責編撰地方通志,記錄地方的故事和歷史。發展地方的教育和特有的文化。
由此可見,布政使在古代其實位高權重,權力很大,布政使的好壞決定著這個省的發展脈絡,因此,對于布政使的選拔也是十分的嚴格的,皇帝會層層把關,選擇最有才華的人擔任。
那既然如此,布政使在現在的話到底相當與什么職位呢?
不難發現,布政使管理著一整個省份的大部分事務,而放到了現在,其實這個職位也是很高的。
首先,布政使雖然權力大,但是是二品官員,而且在上面還有巡撫的監督,因此,放到現在的話,布政使就相當于是副省長了。這不僅讓人們難以置信,畢竟布政使看起來位高權重,竟然還不是省長。其實其中也有皇帝自己的考量,畢竟在當時,布政使如果太過于攬權會威脅皇權的,所以為了對其稍加壓制,因此就又設置了巡撫,讓巡撫充當省長,為的就是防止布政使會攬權威脅中央集權。
就這樣,巡撫對布政使進行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壓制布政使的攬權行為。所以說,這也是古人的智慧的體現。
綜上不難發現,每一個制度都有自己的適用時代。雖然布政使相當于副省長,但是現在的副省長和布政使之間還是不能夠相提并論的。畢竟在現在的社會中,官員和百姓之間是沒有太多的等級差距的,這一點就是古代所不可比擬的。
而我們之所以拿古代和現代類比,其實就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的真相。
時代在發展變革,到了現在很多古代的制度都已經不存在了,當下我們的制度是和我們目前的社會發展相匹配的。但是并不是說研究古代的制度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有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總結歷史的經驗,才能夠促進我們現在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因此,任何時候,歷史都是我們不能夠忘記的。
陳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