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雞,是世界上廣泛養殖的一種家禽了。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幾只雞,有些家庭還會養幾十只。甚至誰家如果連雞也不養,會遭到村里人的“笑話”。
而在農村里養雞,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像母雞就會下蛋,而老母雞還可以拿來解饞,或者是拿到集市賣錢。至于公雞,雖然不如母雞受歡迎,但它也在過去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為有了公雞以后,母雞受孕了產的蛋才能孵化小雞,不然母雞雖然也能下蛋,但產的蛋不能孵化小雞。而且在以前沒有時鐘,就是靠公雞打鳴雞來指導時間的,它就是農民家家戶戶的“鬧鐘”。
那為何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就是母雞學公雞打鳴了,就要把它殺掉?“母雞打鳴”有啥不好的嗎?
你們家里養的母雞有學過公雞叫嗎?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農村也是習以為常的。
但有時候,就會發現母雞學公雞一樣打鳴。記得幾年前,家里養了一只母雞,突然有一天它就學起了公雞一樣喔喔喔地叫,也就是學公雞打鳴了。
不光是在白天的時候,它會喔喔喔地叫。有時候到了快天亮的時候,它也會喔喔喔地叫好幾遍,似乎是在催促著人們要起床了。
剛開始我們家里的人也沒有在意,可是隔壁的一個大爺知道了,然后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了。有人就建議我爸媽,要把這只學公雞叫的母雞殺掉。
可是我父母想著,這只雞養了好幾年了。而且它之前一直很不錯,產蛋量很高,殺掉還是有點可惜的。所以也就對于鄰居的話沒有在意,繼續養著。
但是后來村子里的人都是議論紛紛,有些還說這樣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如果繼續養著到時候就會有壞事發生在我們家里。
我的父母聽得多了,見有一段時間這只雞也沒有下蛋,最后就真的把它殺掉煲湯了。
母雞下蛋,公雞打鳴,這才是正常的。而在以前如果出現母雞不下蛋,學著公雞打鳴,就會認為這是很反常的現象。
而對于這種現象古人也解釋不清楚,畢竟在古代的時候認知的水平有限。所以對于出現反常的現象,總是會加入一些封建迷信的解釋。
比如現在農村有些地方依然流傳著母雞打鳴,這是犯下了忌諱,可能主人家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而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就是要把這只反常的母雞殺掉。
不少地方都有類似的說法,總是就是母雞學公雞打鳴,這是異象,就是不祥之兆。而殺掉這樣的母雞,就是除掉了異象,從而避開了災禍。
不得不說,在過去農村確實存在著不少這種事情發生,而且多數人也是把學公雞叫的母雞殺掉了。
其實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好好的一只會下蛋的母雞,為何突然會學起公雞打鳴,要把公雞的“飯碗”搶了呢?
其實這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性反轉”的現象。即動物在體內雌性和雄性激素的作用下,由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個體轉變為有功能的反向性別個體的現象。
一般的動物都不會出現性反轉,但是也有些例外。比如對于黃鱔來說,就幾乎都有性反轉的現象。剛出生的黃鱔都是雌性的,等到它生育以后,就會轉變成為雄性的了。也就是說黃鱔是先做媽媽,之后再做爸爸的。
而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動物的性別要比黃鱔穩定得多,它們一般都不會出現性反轉??墒且灿幸恍┨厥馇闆r,比如一些母雞學公雞打鳴,就是“性反轉”的表現。
當母雞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明顯比雌性激素旺盛了,它就會引起性反轉的現象,即出現一些公雞才具有的特征,比如雌性生殖系統退化,而雄性生殖系統明顯發育,甚至還具有了雄性生殖的能力,變得好斗,或者是常學公雞開始打鳴。
近些年關于母雞轉化為公雞的報道也有不少,在國內外都有類似的報道。有實驗證明,發生性反轉的母雞,常染色體的數量會增多。
母雞學公雞叫,也就是出現性反轉以后,它們會像公雞一樣變得好斗,常常會欺負其他的雞群,并且從此以后也就不再下蛋了。
而農民養母雞,就是為了產蛋的。特別是在過去養母雞,就主要是為了產蛋的,如果母雞不在產蛋了,那基本就會把它殺掉吃肉,或者是拿到集市賣給別人吃肉了。
而母雞既然學公雞叫了,既不能產蛋了,還到處禍害其他的雞群,這樣不僅不利于雞群的和諧穩定,同時它冒充公雞,所產的蛋又不能孵化后代。
簡而言之就是每天吃不少糧食,卻還要“搗亂”,所以明顯是得不償失的,而把這樣的“假公雞”殺掉也不怨的。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母雞學公雞打鳴,其實并不是什么不祥之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性反轉”現象。而且把它殺掉,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馬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