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對于多民族國家來說,存在跨境民族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比如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群體里,有多個少數(shù)民族屬于跨境民族,甚至我國的某些少數(shù)民族。
在其他國家是人家的主體民族:比如我國的蒙古族,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并且在俄羅斯還存在一定的蒙古族群體(比如韃靼人、布里亞特人以及卡爾梅克人),我國的朝鮮族,甚至還是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主體民族。
而我國的傣族,長期以來被認為和泰國的傣族(按:泰國將其稱為泰族)是一個民族,那么,事實上是否這樣?
小編認為,這個話題說來話長。
記得《紅樓夢》里有這樣的一句話:人是“地行仙”。這段話的意思是人的活動范圍很廣,可以抵達天邊外國很多地方。
其實不論從世界歷史角度來看,還是從中國歷史角度來看,大規(guī)模族群的遷移,并不是少見現(xiàn)象,甚至像華夏族群這樣,一個族群世世代代生活在東亞大陸,反而是罕見現(xiàn)象。
而傣族的祖先,其實原先并不居住在今天的云南以及東南亞地區(qū),而是居住在今天的兩廣境內(nèi),后來因為戰(zhàn)亂等原因,這才逐步遷移到今天的云南以及東南亞地區(qū)。
這一切,要從先秦時代說起。
楚人是一個極為頑強的族群。楚人的頑強性格,注定了楚人事后的命運。
周朝時期,周天子隱約預(yù)感楚人會給后世帶來麻煩,于是開始打壓楚人,但是,楚人依舊在長江流域發(fā)展成了大國,并且不斷向南方和北方進行雙向擴張——在北方,楚人的勢力滲入黃河流域,楚莊王甚至一度產(chǎn)生滅亡周朝的想法。
后來考慮中原諸侯認可天子的德行不認可天子的武力,自己如果強行取代周天子,只會引來諸侯的群毆,于是打消了這個主意——其實在實力不足以碾壓諸侯的情況下,武力篡奪天子寶座確實隱患很大。
比如后世秦昭襄王在周天子去世后,斷絕了周天子的祭祀,但即便這樣,諸侯也沒承認秦昭襄王及之后秦王為天子,甚至秦始皇的天子尊號,在漢初還受到過質(zhì)疑。
對于中原來說,楚是一個討厭的諸侯,但對于百越族群來說,楚是一個討厭的侵略者,在楚的擴張下,百越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在秦王政滅亡楚國的前夜,楚和百越的分界,已經(jīng)以五嶺為界了。
秦王政滅亡楚國以后,秦軍越過五嶺,開始瘋狂攻打百越各部。百越中一個叫西甌的部族,見打不過秦軍,也不愿意承受秦的暴政,于是向西遷移,抵達云南哀牢山山脈一帶,并且在那里建立了哀勞國,由此,開始了半個多世紀的太平生涯。
在漢朝,漢朝朝廷將西南地區(qū)的政權(quán),統(tǒng)稱為“西南夷”。起初漢朝和“西南夷”之間幾乎毫無交集。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的國策發(fā)生改變,漢武帝派遣使者多次出使西南夷,其中,最著名的事件莫過于夜郎國的國王和“夜郎自大”的故事了。
這時候的哀勞國,接受了漢朝的冊封,總體上和漢朝處于相安無事的狀態(tài)——不論哪個王朝事實上對云南有統(tǒng)治權(quán),哀勞人就針對誰朝貢,就這樣,一直維持到蒙古蒙哥汗時代。
蒙古蒙哥汗在位時期,打算覆滅南宋,為如何滅亡南宋?蒙哥汗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可以經(jīng)過吐蕃各部的地盤,滅亡大理和安南,而后南北兩路夾擊南宋。
隨著蒙古大軍攻入大理,戰(zhàn)亂改變了哀勞后裔的生活。一部分哀勞后裔選擇留在云南繁衍生息——因為元朝后來的政策較為開明:元朝滅亡大理國以后,依舊委任大理國王做云南的大土司負責(zé)云南地區(qū)的管理,只不過,這一切隨著明朝大軍進入云南而終結(jié)。而另一部分哀勞后裔則選擇遷入東南亞地區(qū)。
留守在中國的哀勞后裔,逐漸形成了中國的傣族,并且延續(xù)至今。
進入今天泰國境內(nèi)的哀勞后裔,則在泰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quán)——素可素王朝。這一王朝被世界歷史界認為是泰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之后朝代更迭,當下的泰國,屬于曼谷王朝的治理下。
泰國在古代,被我國的史書稱之為“暹羅”國,在后世的王朝,暹羅對中國始終保持朝貢地位:南明后期,暹羅還曾有過“興兵勤王”的舉措,不過,由于南明朝廷過于腐敗,因此,暹羅沒能挽救南明。
暹羅在東南亞歷史上,和越南一樣有著較大的影響力,甚至越南爆發(fā)西山農(nóng)民起義期間,越南統(tǒng)治者還曾請求暹羅軍隊幫助越南鎮(zhèn)壓西山農(nóng)民起義。
近代,暹羅受英法帝國主義壓制,曾失去不少土地,不過由于暹羅朝廷擅長周旋于列強之間,以至于在近代,暹羅居然長期保持獨立狀態(tài)——包括日本橫掃東南亞時期。
此外,在當下,老撾的主體民族“老龍人”以及緬甸的撣族,本質(zhì)上也是哀勞后裔在宋末、元初的大戰(zhàn)亂中,遷移到今天老撾、緬甸境內(nèi)的——不過,在當下,國際社會將中國的傣族、緬甸的撣族以及老撾的老龍人,都統(tǒng)稱為“泰族”。
其原因在于在泰族群體里,泰國族群的影響力較大——畢竟泰族是泰國的主體民族,具有泰國最大的話語權(quán),而中國雖然強大。
但傣族是少數(shù)民族,老撾在國際社會毫無存在感,甚至被視為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因此,國際社會用泰國的稱謂,來稱呼和泰國有歷史關(guān)系的群體。
這一點在我國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傳統(tǒng)上,中國民間習(xí)慣稱呼朝鮮和韓國的語言為朝鮮語,但是隨著中韓建交,以及中國人意識到韓國確實比朝鮮富有太多,于是對朝鮮語的稱呼也變了——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將這種語言稱之為韓語或者韓國語,極少稱其為朝鮮語。
但是,如果算起血統(tǒng),傣族的哀勞后裔血統(tǒng)要相對純正一些,因為外遷的族群,在東南亞和當?shù)赝林羞^通婚和繁衍——比如泰國人的血統(tǒng)里,就有一定比例的東南亞土著血統(tǒng)。
李陽華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