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曾幾何時,老實人還是一個褒義詞,用來形容那些踏實、忠厚、安分守己的人。
如今,老實人變成了一個貶義詞,講的是那些木訥、嘴笨、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人。
甚至,網上還有這么一個段子——有些水性楊花的女性,常常會傳達這么一個觀點:“等自己玩夠了、玩累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
說真的,面對這樣的說法,我實在是忍不住吐槽一下:“你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拒絕不了誘惑,在外面花天酒地,到了該成家的年紀,卻找一個老實人來接盤?老實人招你惹你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很多老實人之所以會吃這樣的虧,就是因為他們太坦誠了,總是過于相信人性是美好的,從而容易輕信他人。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再安分守己的老實人,也要懂得一些處世的技巧。尤其是嘴笨、不太會說話的老實人,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記住以下四個原則,可以讓你變得能言善辯。
這里的勇者,指的是地位比較高,果敢、爽快的人。和這樣的人交流,一定要敢說敢做。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很多人在老板或者長輩面前,態度總是唯唯諾諾、說話總是支支吾吾、做事總是畏首畏尾,生怕自己說錯了什么、做錯了什么。
殊不知,越是這樣,就越不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
社會地位高的人,其實更欣賞有主見、有膽識的人。當你跟這樣的人交朋友時,讓對方感覺到你的殺伐果斷,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無論你的社會地位是高是低,世界上一定有地位比你高的人,也一定有地位比你低的人。所謂“賤者”,就是地位比你低的人,跟這樣的人相處,態度就一定要謙和。
采取這樣的相處方式,對你至少有兩種好處:
首先:俗話說“黃河尚有澄清日,豈能人無得運時”,你永遠不知道將來的哪一天,眼前這個比你地位低的人,會不會飛黃騰達。當對方地位尚且較低的時候,你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那么如果對方發展起來了,同樣也會給予你足夠的尊重,甚至直接給予你幫助。
其次:民間諺語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社會地位低的人,由于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少,所以當你把他們逼急了以后,他們會更加豁得出去,甚至與你拼命,從而給你帶來不可預料的傷害。
什么是“辯者”?就是那些口若懸河,能夠侃侃而談的人。比如你在某個會議上看到的演講者——與這樣的人交談,說話一定要說重點。
很多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向老板匯報工作的時候,都受到過這樣的批評:“別繞來繞去的,直接說重點!”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因為凡是口才好的人,通常思維都非常敏捷,他們非常不喜歡冗長復雜的信息。
跟這樣的人相處,如果你能快速抓住對方說話的核心,并簡明扼要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對方就會認為你同樣是一個頭腦靈活、才思敏捷的人。
這句話中的“窮者”,有兩層意思:一是貧窮的人,二是有需求的人。跟這類人相處,就要直接闡明自己能給對方帶來什么利益。
貧窮的人之所以貧窮,一定是資源不豐富,或者能力不佳,又或者是時運不濟。當你和這些人相處時,表示自己可以給對方帶來好處,先不說對方會不會對你千恩萬謝,至少也會對你感激不盡。
對于有需求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再有錢的人,也一定有需求。籠統來說,這種需求可以分為功利需求和情緒需求。人性總是這樣的:只要你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就不至于排斥你。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不希望老實人變成一個貶義詞,因為老實代表著內心的明澈與純粹。
但正所謂“天黑路滑,社會復雜”,人性中是存在著謊言和陰暗的。這就意味著,如果你過于老實,做人做事就容易碰壁。
總而言之,做一個老實人并沒有什么錯,但一定不要做一個“木頭人”。為人處世,如果不掌握一些靈活機變的技巧,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時,難免就會摔跟頭。
丁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