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是秦帝國時期修建的新朝宮,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阿房宮是秦朝建立之后所修建的宮殿中規模最大的,阿房宮遺址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總面積約為15平方千米,主要遺址有:前殿遺址、上天臺遺址和磁石門遺址等。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2年至2007年的考古研究成果,阿房宮前殿占地約800畝,相當于90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據史料,秦朝建立帝國后,將南邊的富豪遷徙到咸陽,總共十二萬戶,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咸陽城的人口越來越多,秦始皇就下令在周文王都城豐,和周武王都城鎬之間建立一座新的朝宮,準備建好后將自己的咸陽的朝宮遷過去,這就是后世聞名的阿房宮。
本來,這座宮殿是打算建好之后秦始皇才給取名字的,但是由于阿房宮實在是太龐大了,從秦朝建立后開始修建,一直修建到秦朝滅亡都還沒有修建完工,而剛開始修建前殿的時候是在阿房這個地方修建的,所以人們就暫時稱它為“阿房宮”。沒等到秦始皇給它取名字,秦朝就滅亡了,所以阿房宮這個名字就流傳了下來。
前殿
前殿是阿房宮的主體宮殿。史載“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 [1]
上天臺
上天臺是阿房宮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它的規模為16.8米x16.8米,高19.8米。
古代先民認為,太平盛世的光景都是天神的恩賜和保佑的結果。古代皇帝為了讓自己國家的國民安定,氣候風調雨順,四海昌平,會定期舉行祈禱天神的儀式,屆時皇帝會帶領所有大臣一起向天神祈福。
磁石門
磁石門是秦朝阿房宮門闕之一。
阿房宮的建筑以磁石為門,這里有兩個作用,一是為檢查是否有行刺的人經過這個門靠近秦始皇。宮門憑借著磁石吸鐵的作用,讓身上藏著刀劍的人,在通過這個門時被發現,從而保衛皇帝的安全;二是為了向前來朝拜的四方各國,顯示阿房宮前殿的神奇作用。
張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