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靠水而居”的說法,從歷史發展來看,靠江、海的城市,擁有港口的城市,往往經濟發展相對發達。目前,我國上半年各港口數據出爐。貨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依次為:寧波舟山港、唐山港、青島港、上海港、廣州港、蘇州港、日照港、天津港、煙臺港、北部灣港。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排名前5的港口,同時也是全球前五大港口。
1、寧波舟山港
首先來看我國、全球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寧波舟山港。上半年貨物吞吐量達到6.4億噸,同比增長2.8%;集裝箱吞吐量為1747萬標箱,同比增長8.7%。據悉,在7月下旬,寧波舟山港迎來了一個節點性的時刻:今年集裝箱吞吐量已超2000萬標準箱,較去年超2000萬箱的時間提前了22天。
寧波舟山港位于我國浙江省寧波市、舟山市,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經濟帶”的南翼,是中國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的關鍵一環,也是我國港口的典型代表。生產泊位多達620多座,其中萬噸級以上大型泊位近170座,5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超過100多座,是中國超大型巨輪進出最多的港口,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
在過去的2021年,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12.24億噸,同比增長4.4%,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也是唯一的十億噸級港口。
2、唐山港
上半年唐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達3.65噸,同比增長4.2%;集裝箱吞吐量為140萬標箱,同比增長12.9%。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唐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72240萬噸,同比增長2.8%,位居全球第三。按照目前趨勢,今年有望更進一步。但與排名第一的寧波舟山港相比,唐山港貨物吞吐量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唐山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東南沿海,是我國對外開放口岸、沿海的地區性重要港口,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專業化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毗鄰京津冀城市群,曹妃甸距韓國仁川400海里,日本長崎680海里、神戶935海里,與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巴西、秘魯、南非、印度等國海運航線也十分順暢。也是河北、北京、華北及西北部分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3、青島港
青島港,是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港口,位于山東半島膠州灣畔,瀕臨黃海,與日本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2022年上半年貨物吞吐量為3.27億噸,同比增長2.8%。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247萬標箱,同比增長7%。2021年,青島港年貨物吞吐量為63029萬噸,同比增長4.3%,位居全球第四。
并且青島港歷史悠久,早在1892年,青島灣就興建了兩座碼頭。1901年,青島始建大港。發展至,青島港已經擁有178條集裝箱航線,數量和密度也穩居我國北方港口第一,并且全球前20大船公司的集裝箱航線全部掛靠青島港。
4、上海港
上海港,是我國上海市港口,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入海口處。2022年上半年上海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14億噸,同比下滑9%,排名也從第二下滑到第四位。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為2254萬標箱,同比下滑1.7%,但在十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中依舊排第一。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下行,以及疫情的疊加影響下,上海港口物流、供應鏈均受到影響。在疫情較為嚴重的4月,上海港集裝箱日均吞吐量預計在10萬標準箱左右。但6月1日以來,上海港進出境國際航行船舶數量快速回升,日均靠離船舶達104艘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0%以上。
在疫情最嚴重時期,上海依舊保持港口最低限度操作,并沒有完全斷裂,這也使得上海港口貨運量恢復速度很快。在過去的2021年,上海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76970萬噸,同比增長8.2%,位居全球第二。今年受疫情影響了上半年數據,有可能會對今年去年數據產生影響。
目前上海港已與全球214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建立了集裝箱貨物貿易往來,擁有國際航線80多條。
5、廣州港
廣州港,地處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地帶,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東江、西江、北江在此匯流入海,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和集裝箱干線港口。上半年貨物吞吐量超3億噸,同比下滑1.9%;集裝箱吞吐量為1174萬標箱,同比下滑0.3%。
和上海一樣,廣州港也受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下滑情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持續推進下,廣州港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今年上半年,廣州港凈增外貿班輪航線13條,其中RCEP航線占11條,南沙港區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6.5%。顯然未來廣州港的運輸能力和效率都將進一步提升。在2021年,廣州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62367萬噸,同比增長1.8%,位居全球第五。
實際上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波動較大。疫情防控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港口的運轉效率。對港口的發展來說也是一大挑戰,不過,在此情況下,中國港口依舊實現逆襲,依舊實現霸榜,我們也期待今年下半年的表現。
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