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孩子到了3-6歲,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期”,可塑性特別強,利用這個階段發展孩子的各項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6歲也被稱為“玩耍期”,孩子在游戲中玩樂,輕松發展多種能力,比如:身體能力、認知發展、語言能力、心理成長、情緒表達、社交技能等等。
為大家收集總結了15個簡單易操作的小游戲,帶孩子一起做起來吧。
先從簡單的句子開始,比如“謝謝你”,倒著說“你謝謝”。“再來點米飯”倒著說“飯米點來再”。等孩子玩熟練之后,可以練習更長的句子,句子可以是日常生活對話,或者從書中看到的句子。
可以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情緒表達、語言能力和詞匯量、排序能力、社交技能。
選擇家里一件有趣的物品,用語言描述這件物品的特征,讓孩子猜是什么,如果孩子猜不到,就給孩子一些提示,直到猜出來為止。
可以鍛煉孩子的分類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詞匯量、心理意象、解決問題的能力。
把幾件質感不同的物品放在一個袋子里,讓孩子用手觸摸,猜一猜具體是什么。如果孩子感到有難度,可以露出物品的一部分,或者讓孩子閉上眼睛直接觸摸,降低難度,讓孩子猜測。
可以鍛煉孩子的分類能力、精細運動技能、手的靈巧度、心理意象、解決問題的能力。
選取一部分關聯的物品,比如鞋子和襪子、筆和紙、筷子和盤子、牙膏和牙刷、梳子和發帶、瓶子和蓋子等等。把這些物品分成兩堆,打亂順序,讓孩子把配套的物品一一找出來,跟孩子討論搭配的物品有哪些不同。
可以鍛煉孩子的分類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詞匯量、配對能力。
給孩子發出簡單的口令,比如“單腳跳”、“原地跳”、“向前跳”、“跳舞”、“旋轉”、“向前跑”、“慢走”、“快走”、“倒著走”、“斜著走”、“大步走”、“小步走”等等,讓孩子按指令完成動作。
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意識、協調性和反應能力、粗大運動技能、語言能力和詞匯量、聽力、聽覺辨別能力。
找一些可以堆疊在一起的物品,比如積木、玩具硬幣、扁平的玩具等等,和孩子一起堆疊這些物品,看看能搭多高,搭到高處的時候,教孩子小心翼翼,盡可能搭得更高。誰的先塌了,誰就負責收拾玩具。
可以鍛煉孩子的因果推理能力、精細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技能。
找一個彈性不大的球和一個盒子或者碗,讓孩子坐在距離碗30-60厘米的地方,拿著球扔到碗里去。如果覺得難度大,就讓孩子離碗近一些。如果孩子完成得很容易,就讓孩子離碗遠一些。
可以鍛煉孩子的因果推理推理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精細運動技能和粗大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關系。
找一些毛根,或者能彎曲的電線也可以。讓孩子用手指把毛根變形,彎折、卷起、扭轉、連接起來,或者自由發揮做出各種造型,像數字、房子、字母等等。
可以鍛煉因果推理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精細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按規律排列物品,積木由高到矮,玩具由大到小,顏色由深到淺,筆由長到短,衣服從軟到硬、食物從重到輕等等。
鍛煉孩子的因果推理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精細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詞匯量、解決問題的能力。
吹大兩個氣球,把氣球放在地上,和孩子一起跪在地上吹氣球,看誰先到達。也可以拍氣球、踢氣球、用頭撞氣球、用膝蓋頂氣球等等。
鍛煉孩子的因果推理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情緒表達、精細運動技能和粗大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技能、空間關系等等。
準備一些豆子之類的小物品,鑷子或筷子和大碗,讓孩子用鑷子把這些小物品夾起來放到碗里,或者用手撿東西也可以。
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協調性、精細運動技能和粗大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技能。
在晴朗的天氣,帶孩子到戶外,一起來回跑動,互相踩影子玩,誰的影子被踩到,誰就輸了。
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粗大運動技能、自我意識和自我形象、社交技能、空間關系等等。
準備一些1厘米寬的便簽條,拿來一本日歷,找到一個特殊的日子,在一張便簽紙上寫下這個日子,剩下的便簽條從1開始編號,所有的便簽條卷成環狀,按照順序連接起來,做成一個鏈條。讓孩子每天取下一個最大的數字,這樣就能知道距離特殊日子還有多少天。
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精細運動技能、數學能力、計算能力和心理意象。
找一些塑料吸管,整理成一把,扔到桌子上,讓吸管隨機散開。從混亂的吸管中抽取一根吸管,保證不能移動其他吸管,直到把所有吸管都拿走為止。
鍛煉孩子的因果推理能力、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精細運動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技能。
用彩筆在一張紙上畫出房子的結構圖,讓孩子對照地圖找到所有的房間。然后在房間的某個位置藏起一個物品,在地圖上標注出來,讓孩子看地圖,然后順著線索去找寶藏。
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遵循指令的能力、心理意象、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關系。
寫在最后:爸爸媽媽們可以就地取材,帶孩子做這些游戲,在休閑放松的同時,不知不覺發展孩子的多種能力,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