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提到軍人,很多人的心中都會自然流露出一種崇敬之情,是醉臥沙場君莫笑,是但使龍城飛將在,是一身戎裝從軍行。
但具體而言,真正對于軍制卻鮮有人了解,往往是來自于各種不勝枚舉的軍旅題材的文藝作品,很多人心中會有一個疑問:旅長級別究竟如何?師長為何不能管旅長?
若要弄清這個問題,得先明白我國的旅長、師長都究竟是什么樣的職位,擔任這一職位的軍人又屬于什么軍銜。
很多人對于旅長這一稱號都不陌生。就影視劇《亮劍》而言,經(jīng)常訓斥李云龍的那位軍人就是旅長的職務。
那么旅長究竟是什么職位呢?
作為中國解放軍軍職的一種,旅長全稱為軍隊中旅編制軍事指揮員,管轄領導由若干個營(或團)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由3000到9000人構成一個陸軍步兵旅,一般隸屬于師或集團軍。
同其他職位一樣,指揮官也分為正旅和副旅,正旅往往由上校和大校擔任,級別等同于副師級;副旅屬于正團級別,由上校、中校等軍銜擔任。其上級為軍長或師長,下級為團長或營長。
《亮劍》劇照
具體而言,在不同的兵種中,旅長的職務也有所不同。
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旅是低于師的單位,并且從屬于師的。往往由若干個團,或者營,加上戰(zhàn)斗分隊,后勤保障分隊共同構成。
而隨著建國之后,我國軍隊編制的發(fā)展演變,旅長這一職位的職位也隨之產(chǎn)生了變化。總體而言是指,軍隊治理體系的完善使得“旅”這一軍隊編制相對獨立出來,發(fā)揮著更重要的作用。
除了作為師的隸屬單位,同時還可以獨立作戰(zhàn)。
值得一提的是,以旅為單位進行編排的除陸軍的以旅和師混合編排外,空軍往往更加純粹地使用旅。這是由不同兵種帶來對人數(shù)、規(guī)模的不同要求下的體制表現(xiàn)。
部隊
除此之外,部分特種部隊或是合成部隊也往往以旅為單位進行編制。
如此以來,集結各路的精英,旅也有了更大的機動性和獨立性,同時,對于旅長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他不再完全聽命于師長,而是要兼?zhèn)浔阋诵惺碌哪芰Α?/strong>
目前,軍事改革進行的進程中,以旅取代師級單位成為了一種趨勢。新時代、新背景下,我國涌現(xiàn)出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旅長。
如榮獲“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稱號的火箭軍旅長周勇坤,血肉之軀卻凝成鋼筋鐵骨,參軍的28年里他先后熟悉了掌握了8種型號導彈武器,從普通的士兵起,憑著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斗志一步步受到重用。
周勇坤
手握東風長纓,駕馭大國長劍,可謂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又如 “時代楷模”郝井文旅長,馳騁藍天、勁舞蒼穹,凌然越五岳,一覽眾山小。
身為空軍旅長,他有著超長的本領和技術,“飛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才能打得贏。”
這是郝井文常常念叨的一句話。他駕駛戰(zhàn)機帶給了我們雷霆之勢和崇敬之情。
郝井文
王志文、許晴主演的電視劇《DA師》曾讓“師”這一軍隊編制家喻戶曉,它講述了現(xiàn)代條件下進行多兵種合成數(shù)字化戰(zhàn)役師的組建故事。
那么,師長的級別如何?
師長顧名思義,即是“師”的最高長官,也就是現(xiàn)行軍制中統(tǒng)率陸軍一師的軍官。具體而言,管轄由若干個團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為全師的主要負責人。
師的負責人也有正副兩級,正級一般軍銜為大校或是少將,而副師級與正旅級相同,軍銜通常是上校、大校。作為級別較高的軍事單位,師也是計算戰(zhàn)力的基礎,衡量軍隊實力往往以師為主要參考。
《DA師》劇照
比較而言,師長的管轄范圍、負責人數(shù)比旅長的要更為豐富一些,它通常由六到八千人組成,上級為司令或軍長。從軍職來看,師長之上,便是軍或軍區(qū)。頗有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意味。
由此可見,這對于一位師長的能力、洞察力、領導力、決策力的要求都具有著十分高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從整個行政體系來看,師長對應的行政級別等同于地廳師級。
這也就是說,地廳級的官員與師長的級別相對應,其中包括地委書記、地級市市長、省屬各廳廳長、師長等等。
如此,師長轉業(yè)后,若選擇繼續(xù)服務于管理體制,也有更大的選擇。
軍人
一般而言,擔任過師長職務的軍人轉業(yè)后,綜合年齡、地區(qū)等多方面考慮,可以擔任縣團級的干部。
也有一種說法,說是轉業(yè)后降級與軍隊中升職機會較多有關,也就是說由于軍隊升官比較容易,所以軍官專業(yè)到地方以后往往降兩級使用的。
如此,從轉業(yè)這一角度談起,也能看出師長這一職位已屬于較高的軍隊職位了。
師長這一軍職在建國前后都普遍存在,甚至在其他國家中也十分常見。
我國著名的師長也是不勝枚舉。如四平名將“馬仁興”,他在東北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上,書寫下了壯麗的一筆。
鄧華同志為其書寫挽詞:馬仁興同志,你的血流在了遼吉土地上,灌溉了人民幸福之花,遼吉人民永遠懷念你。
馬仁興
又如,長征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洪超。早年間,他的機智、靈活、英勇過人曾讓朱德所稱贊,并讓他留在身邊當警衛(wèi)員。洪超先后擔任紅四軍的班長、排長等,因著出色的能力一步步被提拔重用。
在長征中,洪超率領紅三軍團紅四師走在最前面,為后面的大軍趟平了道路,極大地為長征做出了貢獻。
他率領部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可卻在偵察時不幸被圍墻內射出的一顆流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
鄧華
我國軍隊大體的編制為班、排、連、營、團、旅、師、軍、集團軍、方面軍。常理而言,其對應負責人的權力也是層層遞進。
更高一級的師長應當可以管轄旅長,但事實上,卻并非完全如此。
進入新時代,在新的國際、國內背景下,我國也進一步完善了軍隊的管理制度,以適應新環(huán)境下的情狀以提升部隊的效能。
在我國現(xiàn)行的組織體系中,盡管基本的編制不變,但其組織形式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使得步兵大隊和旅這兩種組織形式趨于主位。
大隊的級別、人數(shù),與一個營的規(guī)模相當,同時可以配備炮兵團。這一營級的組織不再受上級層層遞進的限制,而可以直接歸屬于集團軍,受高層軍事長官直接指揮,可以獨立作戰(zhàn)。
軍隊
如此一來,軍隊的組織更加靈活,同時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與之相對應的,其武器裝備和戰(zhàn)斗力也實現(xiàn)了較大的跨越,甚至可以超越步兵師。
同樣屬于中高級別的軍事單位,旅也發(fā)生了類似靈活機動的轉變。這是另一種組織形式,也就涉及到了我們所說的“師長不再管旅長”,即師不治理旅。
二戰(zhàn)時期,通俗來講,在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通常是傳統(tǒng)的軍隊編制,即班、排、連、營、團、旅、師、軍層層遞進。
但如今,部隊編制已經(jīng)由師改旅,師團制由此完成了向旅營制的過渡。
軍隊
一個旅中,步兵不再有團結構,而是受旅長直接指揮,其結構以營為主。旅長的軍銜也由之前的中校或是大校,進一步嚴格要求,其軍銜往往與師長等同。這也是適應了旅可以相對獨立出來,不再完全從屬于師的形勢。
師長為什么不能管旅長?這是因為,無論是師長還是旅長,都受到中央的統(tǒng)一安排和領導。
二者作為師和旅這兩個較大軍事編制的最高長官,也都有著較大的責任和指揮權。
更重要的是,隨著軍隊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旅往往作為特種部隊和合成部隊的編制單位,因此旅有著更高的獨立性和自主權,有時可以跨越師長直接聽命于更高一級的軍隊負責人。
軍隊
同時,不同軍種中的職位含義也有所不同。例如軍隊文職干部的級別,往往是隨著自己的技術而升高的,其職權并不發(fā)生改變,代表的是待遇的遞增。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師長可以管旅長這一說法,因為仍存在延續(xù)舊體制的系統(tǒng)。但旅成為更加靈活的組織單位,脫離師的轄制直接聽命于更高層級的軍事單位已成為當下軍事改革的趨勢。
因而,旅長的職位提升,師不再治旅也成為了事實。
王原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