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古代文人墨客大多都是附庸風雅之流,在文人墨客筆下出現的一個又一個才子佳人之間的故事各有不同,有人終成眷屬,有人被狠心拆散,而有的人卻因財色不歡而散。
有俗語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有人恩愛白頭到老,可是有的人卻因自己的私心拋棄伴侶,背上負心漢的罵名。
在眾多的愛情故事與歷史人物中,有一名女子比較具有代表性,她就是杜十娘。
關于杜十娘本人,是因為她怒沉百寶箱的故事。這個故事被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收錄進《警世通言》中,在文學史上的藝術成就極其高。
杜十娘出身較低,她并不是世家大族的官宦小姐,從小家庭情況不太好。
后來出身貧苦的杜十娘被迫流落教坊司,清麗的長相讓杜十娘很受老爺公子們的喜愛,她是教坊司排名第十的名妓,因此那些公子哥們都稱她杜十娘。
也正是因為在教坊司的原因,杜十娘結識了很多紈绔公子哥。
一個偶然的機會,李甲來到教坊司,杜十娘正在獻藝,臺上溫婉貌美的杜十娘引起了李甲的注意,李甲被她深深吸引。自那一次相見,李甲再也忘不了那個貌美的女子,于是便借機常常去教坊司接近杜十娘。
李甲的父親是南京布政,家中頗有些權力威望,李甲的故意接近讓杜十娘有些心動,不僅僅是因為李甲的家庭背景,更多是因為這個風流俊逸的青年身上獨有的書香氣質和儒雅的外表。
自古才子佳人之間都會發生些故事,果不其然,郎有情妾有意,兩顆孤獨的心走到了一起。
得到佳人之后,李甲再也不顧學業仕途,日日與杜十娘廝混在一起,溫柔鄉,多情塚,好像是過上最快活的日子。可是,杜十娘畢竟是教坊名妓,這一行業屬于三教九流最末端,最不被看得起的職業。
李甲與杜十娘之間的事被父親知道,怒不可遏,幾次派人到教坊司帶兒子回家,可李甲早就沉浸在杜十娘的溫柔鄉中,說什么都不會和父親回去。
李父覺得兒子沒救了,且家里的事早就傳得人盡皆知,于是也不準備再管兒子,斷了他的錢,讓他自己想辦法,自生自滅。
可是,李甲依然沒有向家里低頭,沒過幾天他所有的錢財就花完了。為了給杜十娘贖身,李甲找上家中其他親戚幫他想辦法。
但是,因為李甲與杜十娘之間的事惹怒了李父,他早就吩咐整個家族和親朋好友都不許借錢給他。
這樣一來他徹底求告無門,沒人和他站在一起,親戚和好友們都為他這樣的荒唐行為而羞恥,李甲這次徹底惹怒了父親。
李甲在眾多朋友關系中奔波了好幾日,沒有籌到為杜十娘贖身的銀錢,杜十娘看著李甲求告無門,十分心疼,于是杜十娘將自己悄悄藏著的私房錢拿出來交給李甲。
李甲很感動杜十娘對自己的情意,可是這幾十兩遠遠不夠杜十娘贖身,眼看和老鴇約定的贖身時間就要到了,李甲著急卻不知如何是好。
最終,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聽說了這件事,感動于杜十娘對李甲的情意,最后柳遇春出面幫李甲湊齊了錢財,杜十娘成功贖身。脫離了教坊司之后,李甲與杜十娘在柳遇春的幫助下舉行了婚禮,正式結為夫妻。
婚禮舉行完畢,李甲本該帶著杜十娘回到家見父母認祖歸宗,可是父親嫌棄杜十娘的出身。
這件事可大可小,頂著“名妓”的名號,十里八鄉都知道李甲娶了個從良的妓女,傳出去實在不好聽,若是這時候帶著杜十娘回去,父親肯定不會接受他們。
李甲試探著問杜十娘是否要隨他回老家見父母,杜十娘表示十分愿意,可是李甲并不想馬上讓杜十娘回去,父親還在氣頭上,現在回家無疑火上澆油,父親會發更大的火。
杜十娘知道他心中的顧慮,于是建議李甲,不如先去蘇杭地區游覽一圈,請家里親友勸一勸李甲父親,等到他們游覽完啟程返回,或許李父的氣也消了。
原本這樣的計劃是比較周全的,而且杜十娘也很識大體,并沒有對李甲過多要求。在李甲湊錢給她贖身時,杜十娘更加深刻感覺到,自己這一次看對了人,李甲是可以依靠的。
甚至還向往他們婚后在一起的生活,杜十娘也十分期待今后的自由。可是,讓杜十娘和李甲都想不到的是,他們之間會因這一次游玩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蘇杭景色宜人,向來都是文人墨客吟詩作賦的好地方,李甲帶著杜十娘行到瓜州古渡,兩人在這里宴飲游船。李甲也算是個文人雅客,看著江上的風景不由詩興大發,杜十娘在一旁輕聲漫語為夫君唱曲助興。
杜十娘的歌聲傳出游船,有一商賈孫富聽到了杜十娘的歌聲,心內蕩漾不已,孫富自認有錢,天生好色,見到模樣稍微周正的女子都想占為己有。回去左思右想,翻來覆去,腦海里都是杜十娘嬌俏的樣子,于是孫富決定得到杜十娘。
想要得到杜十娘,孫富首先要做的就是擺平李甲,找到李甲的弱點。
于是孫富先和李甲套近乎,詢問二人來瓜洲古渡的目的,得知兩人是來游覽,孫富暗下決心要抓緊出手。有杜十娘在場,孫富不好大膽勸說李甲把媳婦讓給自己,于是他擺了桌酒席,單獨請李甲喝酒。
李甲到底是讀書人,沒有商人那么多心眼,單純認為孫富就是喜歡交朋友,于是欣然赴宴。酒過三巡,李甲與孫富相談甚歡,于是將自己和杜十娘之間的事情全都告訴孫富,包括他們現在沒錢的窘迫以及父親的怒火。
孫富心下大喜,沒錢還不好說,自己有的是錢,這件事比他想象的要好辦得多。
于是孫富假裝替李甲惋惜,又以朋友的角度幫他分析,李父的怒火不會輕易消除,畢竟他這次做的事太出格了,哪怕過幾天回去,李家依然不會認杜十娘,甚至連李甲都會被趕出去。
李甲到底是學慣了之乎者也的讀書人,自己這樣大逆不道的行為造成的后果,越想越怕。見李甲動搖,孫富趁熱打鐵說,你缺錢,那我給你金銀財寶。
你把杜十娘讓給我,這樣你回去,父母也不會再罵你,你也不會沒錢花了。李甲心動了,回去之后想要和杜十娘說這件事,可還是不好開口。
杜十娘見他為難,于是勸李甲大膽和自己說,為他排憂解難。李甲咬牙說完,杜十娘心中涼了半截,原來男人都以為,本以為自己找到了依靠,竟也是如此。孫富好陰謀,為了得到自己真是費了這么大力氣。
杜十娘答應了李甲,愿意委身孫富。之后精心打扮一番,去了孫富那里。為了這箱財寶,這兩個男人費盡了心機,杜十娘假意要看看財寶,孫富以為她想開了,再沒有對杜十娘設防。
杜十娘打開箱子,冷笑一陣,站在外面公然斥責孫富拆人婚姻的不道德行為,大罵李甲畏畏縮縮,讀了這么多孔圣人之乎者也的道理,竟然也是貪生怕死之輩。杜十娘的斥責讓兩人被許多人圍觀,覺得羞臊無顏,最終杜十娘抱著這箱子財寶跳入江中,香消玉殞。
從古到今人人都羨慕完美的愛情,可往往孤注一擲的人最終都被感情所傷。許多女子都羨慕白頭不相離,可是卻忘了還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決絕。李甲無疑是懦弱的,怕前怕后,最終什么也沒得到。
杜十娘雖然剛烈,可是一開始她識人不清,完全信任李甲,處處為李甲著想,最終換來的,卻是李甲的拋棄與孫富的陰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風靡一時,馮夢龍寫出了那個時代女子的悲哀,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套著封建沉重的枷鎖,冰冷度過一輩子,可悲,可嘆。
張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