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拉菲的前世今生
首先來聊一下拉菲的出處,拉菲莊園位于葡萄酒生產圣地---法國波爾多地區。從14世紀面世,已有700多年歷史,真正揚名,是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會上,拉菲、瑪歌、拉圖、紅顏 四家葡萄酒企殺出重圍,脫穎而出,在西方上流社會走紅。
而據歷史記載,拉菲還曾被用為法國皇室御用酒,賜予“一級酒莊稱號” 二戰結束后,拉菲莊園已是瘡痍滿目,拉菲產權迎來一段至暗混亂時期,后來被羅斯柴爾德家族高價買下重建。目前已成為該家族手上的一張王牌。
天賜良機,身價暴漲
而82年拉菲之所以身價暴漲,成為極品紅酒,是因為在1982年之前幾年,因氣候關系,葡萄收成一直不好,品相也算不得上品。
而到了1982年,對葡萄莊園來說,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那一年氣候極佳 ,非常適合葡萄的生長,是個大豐收年,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品質,接近完美,被知名品酒師羅伯特-帕克打上滿分的高分。
更在媒體上稱82年是波爾多紅酒的世紀之年,鼓勵人們多買點屯在家里,坐等漲價,不得不佩服這位大哥,一定是個“炒貨”高手。
82年的拉菲也因此得到消費者的熱棒,身價水漲船高,一路飆升,成為近60年來,最有名氣的紅酒,在當時,已經炒到1萬多美元一瓶,在國內,最高時炒到10萬人民幣一瓶。
市場估值是排行老二拉圖的三倍,成為最具金融屬性收藏的紅酒。因此,82年拉菲就因這“天賜良機”一騎絕塵。
為何中國地位這么高
82年的拉菲在西方國家風靡后,被引進香港,在香港影視劇中,成為有錢人引用最多的專屬品味,而當時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影響力可想而知,這一助攻,也讓82的拉菲在國內聲名鵲起,成為了高B格的代名詞。
1982年,拉菲酒莊到底生產了多少瓶拉菲?
從1982至今,已有近40年,在這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難道還沒有喝完嗎?那當年到底生產了多少瓶真正的拉菲酒呢?
其實在當時,是沒有完整的數據留下來的,但根據當時葡萄莊園的生產規模,當年最多也就生產24萬瓶左右,而據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消耗掉的所謂82年拉菲酒,就有100多萬瓶,這其中的貓膩就不言而喻。
高利潤也代表著背后有多少人為其瘋狂,鋌而走險,所以,也讓山寨拉菲泛濫,市場是屢禁不止,打擦邊球的更是不在少數,當時一個真正的拉菲酒空瓶,只要貼標完好,能賣到4000-5000元一個。
可見拉菲在中國的瘋狂程度,完全不比現在的茅臺差,在2011年,時任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就曾公開表示,拉菲莊園生產10年的產量,不夠我國一年的消耗量,這也足以說明,市場上,90%都是假酒。
而在2012年,一紙限制三公消費禁令出臺,不但讓國內以茅臺為首的酒企進入寒冬,拉菲更是幾乎消失在官場,銷量下滑,市場低迷,而失去中國這個炒作大市場,拉菲的價格幾乎腰斬,不及巔峰時期的一半,
近40年的消耗,真正82年的拉菲,肯定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數都是在收藏家手上,數量不會太多,物以稀為貴,價格也無法根據市值去判斷,在2019年時,已經拍賣到20多萬一瓶,82年拉菲完全成了權貴的象征。
大拉菲與小拉菲的區別
兩者不管是價格還是出身,都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如果把大拉菲比作狀元的話,小拉菲最多算個進士,探花都當不上。小拉菲只能算是個入門級酒,身份也就類似茅臺王子酒
目前市場價在3000-5000元左右,也得看年份,也就相當于大拉菲一個瓶子的價格。
與大拉菲比,市場價格還算比較穩定,大拉菲基本上用的都是30年以上的老藤葡萄,釀造了來的酒,有歲月的沉淀,而小拉菲,一般采用新藤葡萄,所以兩者口感等級完全沒有可比性。但在價格上,小拉菲卻也勝于其它幾大頂級酒莊的名酒。
兩者名字,也是各有不同,大拉菲全稱:拉菲古堡干紅葡萄酒,一般簡稱“拉菲古堡”
小拉菲全稱:拉菲珍寶干紅葡萄酒,簡稱:“拉菲珍寶”,兩者可別混淆了噢。
關于拉菲的歷史故事,是比較多的,包括鑒定真假,但現在喝拉菲的人群是比較少了,國人也沒有當年那么熱棒,就不再多說了。不夠全面的地方,也歡迎各位老鐵留言討論,喝過正宗拉菲的大佬,也歡迎分享品后感。
何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