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4年,江西銅鼓縣二小五(2)班的學生莫雙熠,僅憑“我不想沒有父親”這樣一個簡單而執著的信念,在父親莫文峰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后,用他10歲的稚嫩的肩膀擔起一家重擔。他承擔所有家務活,拖地、做飯、洗菜、洗碗、照顧年邁的奶奶、照看幼小的弟弟.
2014年,江西銅鼓縣二小五(2)班的學生莫雙熠,僅憑“我不想沒有父親”這樣一個簡單而執著的信念,在父親莫文峰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后,用他10歲的稚嫩的肩膀擔起一家重擔。
他承擔所有家務活,拖地、做飯、洗菜、洗碗、照顧年邁的奶奶、照看幼小的弟弟......
莫雙熠為了給爸爸籌集60萬的醫藥費,利用周末時間拾荒,2個月撿了700多斤的廢品。
堅強自立的小雙熠,也因此成為孩子們心中有上進心、有擔當的好榜樣。
熠(一)點希望 絕不放棄
莫雙熠一家原來居住在高橋鄉高橋村,以種地為生。
后來家庭條件好些了,莫雙熠的父親莫文峰便在結婚前夕,在縣城老印刷廠宿舍買了一套二手房,并在印刷廠找了工作。
莫雙熠出生之后,家里更是其樂融融,2000年莫文峰下崗后,夫妻兩人到外面打工。
2011年,莫雙熠弟弟出生后,母親才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兩個兒子。
即使一家人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都很勤勞,莫雙熠兄弟倆很快樂,奶奶也安享晚年,一家人都非常幸福。
世事無常,噩運卻降臨在這個幸福的家庭,2014年10月底,在廣東中山務工的莫文峰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異于天塌了。
爸爸面對巨額醫療費用退縮了,他聽別人說過,得了這種病就算治療了,大多也是“人財兩空”。
莫文峰想到了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年邁的老娘,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于是決定放棄治療。
年僅10歲的莫雙熠知道父親患病后,哭倒在父親懷里:“爸爸你去醫院治病吧,家里以后如果沒有了你,媽媽怎么辦?奶奶怎么辦?我和弟弟怎么辦?我不想沒有爸爸。”
莫文峰聽著孩子的話淚流滿面,莫文峰不想治療,可家人死活不同意,手頭本就拮據的兄弟姐妹想盡辦法給他籌款。
莫文峰三姐把自己房屋裝修的錢拿了出來,四姐把住房公積金的錢取出來……加上親朋好友的幫助,總共湊了19萬元。
后來,莫文峰夫妻帶著親戚們湊的醫療費,來到北京空軍總醫院進行治療。
默默(莫)堅持 為家人減負
媽媽去北京陪爸爸治病,家里只留下莫雙熠兄弟倆和八十多歲的奶奶。
年僅10歲的莫雙熠選擇堅強與自立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同時也要照顧好婆婆和弟弟哦,不讓爸爸操心。這樣爸爸才能安心治病,才能早日康復,才能早日回家和我們團聚!”
莫雙熠的姑姑說:“你別看孩子只有十歲,自從知道爸爸生病后,一夜之間就像變了一個人,家里所有小熠力所能及的活他都搶著干。”說到這,姑姑心痛得直抹眼淚。
莫雙熠得知爸爸需要60萬元手術費后,他打電話問媽媽:“家里有多少錢?”
媽媽怕孩子擔心,于是告訴小雙熠家里有一些錢,不用他操心。
雖然小雙熠并不知道60萬是什么概念,但他知道這是個天文數字。
小雙熠告訴媽媽:“從明天起,我利用周末時間去撿廢品,幫家里減輕一點負擔。”
奶奶知道,小雙熠要撿廢品為爸爸湊手術費,她擔心孫子的安危,便想和小雙熠一起去。
但雙熠知道奶奶身體不好,直接拒絕了,并向奶奶保證自己一定會注意安全。
2014年11月初,周六早上6:40,莫雙熠沒用鬧鐘就起了床。
他從來也沒做過飯,回想著媽媽做飯的樣子,開始洗菜,切菜……
一個只比灶臺高一點的孩子,竟然給奶奶和弟弟做了一頓早餐。
做完飯的小雙熠叫弟弟起床,給弟弟穿好衣服,奶奶心痛得一直抹眼淚。
吃完早飯,奶奶要去洗碗,被小雙熠叫住了:“奶奶,您身體不好,還是我來吧。”
雙熠奶奶80多歲了,她在幾年前動過手術,身體一直不好,莫雙熠便學著大人的樣子,把用過的碗筷洗都干凈。
莫雙熠把家里弄妥當后,一手拿著一只火鉗、一手拿著蛇皮袋就出門了,他沒有在意路人的眼光,堅定地向垃圾點走去。
他沿著銅鼓縣城環城北路往前走,在老汽車站后面的一個垃圾池里,莫雙熠用火鉗夾起不少紙杯、易拉罐,就連小小的煙盒他也不放過。
沿路有不少的垃圾桶,很明顯,小雙熠的個頭只比垃圾桶高過一點點,沒辦法看到垃圾桶里面。
他就踮起腳跟,半個身體趴在垃圾桶上,臉都貼著垃圾桶的桶沿,右手用火鉗去翻找里面的廢品。
開始的時候,他會每天撿一點就拿去賣,好心的廢品站老板告訴小雙熠,這么遠的路來回太辛苦,可以攢多了再來賣,這才點醒了他。
他把每天撿來的廢品帶回家,分好類打包好再去賣。
沿途有很多店面,有的店面老板知道小雙熠家里的情況后,就把店里的廢品攢下來后送給他。
有一次,小雙熠走到豐潤花園小區的時候,一位居民好奇地問起他的身世。
得知情況后,這位好心人用一輛三輪車,把自家100多斤廢品送到小雙熠的家里。
中午的時候,饑腸轆轆的莫雙熠又急忙趕回家,淘米做飯,洗菜、切菜。
飯菜端上桌后,他沒有急著吃,而是開始給三歲的弟弟喂飯。
等弟弟吃飽后,他也顧不上飯菜冷熱,胡亂地吃上一口。
中飯后,莫雙熠將撿來的廢品進行分類:易拉罐、礦泉水瓶子等東西裝進袋子里,紙殼等大一點的廢品就用繩子捆起來。
下午的時候,小雙熠會用木棍挑了兩捆紙殼到廢品店去賣。
從小雙熠家的老印刷廠宿舍,到廢品收購站有一公里多遠,需要穿過定江路,走過西湖大橋,到了木材大市場還得往西。
小雙熠稚嫩的小肩膀挑著兩捆紙殼,一路上顫顫巍巍,跌跌撞撞,汗水打濕他的頭發,小眼鏡也因為出汗起了蒙蒙的霧氣,勉強能看到路,但他沒有一次停歇。
小雙熠說,他最多一次挑了22斤紙殼,0.3元一斤,一共掙了6.6元,老板娘給了他7塊錢。
送完一趟,他再回家取第二趟,有次廢品只賣3元錢,老板娘卻給了他10塊錢。
晚飯后,小雙熠洗好碗筷、拖過地,是他陪3歲的弟弟玩的時間。
每次在垃圾箱看到別人丟掉的玩具,他就撿回來,不忘洗干凈再給弟弟玩。
每天弟弟睡覺前,小雙熠都會給弟弟洗臉洗腳,弟弟開心地玩著水,完全不知道家里發生了什么。
但雙熠看到弟弟快樂,才會暫時忘記煩惱,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等弟弟睡了,雙熠就開始認真寫作業,每天10點以后才能睡覺。
與此同時,遠在北京的爸爸開始接受化療,媽媽在離醫院步行三十分鐘的地方租了個平房。
因為病情原因,醫生建議莫文峰多吃菜、不能吃辣,媽媽為了爸爸的健康,也為了省錢,每天帶著保溫飯盒穿梭在醫院和住處之間。
小雙熠每到周六日繼續堅持他的籌款路——撿廢品,一個多月下來,他撿拾的廢品已經把家里一個8平方米的雜物間和一樓扶梯腳下堆得滿滿的。
鄰居們都知道小雙熠家的情況,沒人表示過不滿,大家也都力所能及的幫助小雙熠。
“不管下雨還是天晴,莫雙熠每到周末都去撿廢品,從來沒有間斷過。有幾天特別冷,他的手凍得像包子一樣?!编従油醪f。
這期間,奶奶患了重感冒,什么都不想吃。
小雙熠給她煮了兩個雞蛋,又給奶奶倒水喂藥。
那幾天,一日三餐的飯全部都是他做的,弟弟都是他照顧。
蛋糕與爸爸相比 不值一提
2014年11月30日,是莫雙熠10周歲生日。
之前雙熠每年過生日,爸媽都會給他買個蛋糕慶祝,讓他許愿,還有禮物。
今年不同,沒有父母在身邊,沒有蛋糕和禮物,但雙熠同樣許了愿,那就是:“自己多撿廢品,攢多多的錢為父親治療,讓父親能早一天康復,早一天回家?!?/strong>
生日當天,爸爸媽媽從北京打電話過來,祝福他生日。
莫雙熠用衣袖抹著眼淚,語氣卻像個小大人一樣安慰爸爸:“你好好治病,家里有我呢。”
小雙熠生日當天是周六,他還是照常早早出門撿廢品。
下午,他把前一天和當天的廢品先后分兩次,挑到廢品收購站去賣。
第一趟賣了6元,第二趟賣了10元。
“我緊緊地揣著這16元錢,生怕它跑了?!彼谌沼浿羞@樣寫道。
回家的路上,小雙熠路過一家蛋糕店,透過玻璃,他看到櫥窗里展示的蛋糕,雖然很想吃上一口生日蛋糕,但他還是忍住了。
小雙熠在日記中寫道:“眼前浮現出爸爸躺在床上等救命錢的情景,我又加快了步子,飛奔回家,把錢交給婆婆保管?!?/p>
再后來,小雙熠在日記中寫道:“親愛的爸爸,你知道嗎?我撿廢品已經攢了36.6元了,雖然離60萬元還有像從這里到北京那么遙遠的距離,但我一定不會放棄的,所以你也要有信心哦。老爸,加油!”
日記的末尾,他還畫上了一張笑臉。
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莫雙熠共撿了七百多斤廢品。
后來,莫雙熠把當時撿廢品攢到的41元,和家人再次籌到的3000元一起寄給遠在北京的爸爸,爸爸感動得直流淚。
莫文峰看到兒子如此努力,自己沒有理由不堅強,他告訴自己:“必須勇敢地戰勝病魔,爭取早日回家盡孝母親、照顧孩子?!?/p>
“拾荒救父”自強少年 得到社會各界關注
莫雙熠自強自立的事跡在銅鼓引起高度關注,社會各界紛紛為莫雙熠及其家人送上關愛與溫暖。
高橋鄉政府及時了解了莫雙熠家的困難,為莫雙熠的父母、奶奶辦了低保。
銅鼓二小五(2)班班主任組織全班同學,為莫雙熠捐款3000多元,學校老師為莫雙熠捐款5000多元。
縣婦聯、縣教育局、縣民政局社會救助中心等紛紛來到莫雙熠家慰問老人和孩子,并送來慰問金及慰問品,鼓勵他好好學習。
相關部門為莫文鋒申請民政醫療救助,并表示將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與此同時,當地有關部門還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報紙等多種媒體形式,讓更多人知道了“銅鼓拾荒男孩”莫雙熠的感人事跡。
到2015年1月份,社會各界給莫文峰的愛心捐款近20萬元。
1月6日,銅鼓金冠餅屋老板帶著蛋糕、禮品來到莫雙熠家里,為他“補”過十周歲生日。
老板還送給莫雙熠早餐卡一張,免費為他今后提供早餐,并表示將定期給予莫雙熠經濟上的支持。
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讓這個貧病交加的家庭感受到了溫暖。
空軍總醫院莫文峰的主治醫生一直關心和鼓勵莫文峰:“有這么仁慈的領導,還有家中盼我回家的老母、幼兒,還有社會上那么多關心我、幫助我的好心人,我哪有理由讓大家失望呢?是的,我必須加油!必須扛住!”
雙熠自強自立來源于充滿愛的家庭
2015年3月份,莫文峰肺部真菌感染,燒了20多天,遠在老家的家人都不放心,于是大姐、三姐和四姐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千里迢迢地來到北京照顧莫文峰。
莫文峰愧疚地說:“她們都不容易。大姐家的農活一大堆;三姐家三歲的小孩都東家放一天,西家放一天,真難為她們了。”
“家人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只有活著才能對得起他們。”莫文峰時不時地為自己打氣。
到4月份為止,莫文峰光治肺部感染就花了將近20萬元。
醫生通知莫文峰進行下一步的治療,而治病的錢不夠用了,光移植和治療肺部感染就至少缺25萬,何況后面6個月還需20多萬元的治療肺部感染的費用。
想到這些,莫文峰就吃不下、睡不好。
家人也不知所措,最后醫院還是決定讓莫文峰先接受治療。
莫文峰和愛人商量好了,醫院給了他們這么多幫助和關愛,欠下的錢,回去后先把房子賣了,若不夠就繼續去打工,無論如何都要還清欠下的醫療費用。
有一天一大早,莫雙熠打電話給爸爸,說期中考試考得不錯,語文91分,數學90分,在班上排名第五,并且說:“爸爸,你要像我一樣努力,戰勝病魔!”
看到兒子這么懂事,莫文峰真的很欣慰。
2015年5月份的一天晚上,經過六次化療的莫文峰,明顯地感到身體的不適。
他怕有不測,就趕緊在手機上寫下了自己的心愿:“萬一我真沒能挺住,請家人幫我把身體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以此回報社會的愛;另外,老母親和兩個幼兒就只能拜托愛人和兄弟姐妹了,一定要替我盡孝母親,替我教育好兩個孩子長大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第二天午飯后,莫文峰接到兒子莫雙熠打來的電話,說:“爸爸,你要耐心治病,不用擔心家里,我也是個小爺們了,我會照顧好婆婆和弟弟。前兩天婆婆頭疼,我考慮到怕你擔心,才沒敢告訴你,我去醫院跟她買了布洛芬,現在好了。”
聽到孩子那么堅強,莫文峰一遍遍暗示自己不能放棄,要挺住。
5月13日,莫文峰開始骨髓移植,四姐莫鳳娥的干細胞移植比較成功。
同時,莫雙熠作為江西省最美少先隊員候選人,正在進行網上投票,這個好消息令莫文峰高興不已。
而姐姐們每天都按時來看望莫文峰,不斷地給他加油鼓勁,還會說些笑話給他聽,哄他開心。
莫文峰想讓姐姐們放心,強忍身體上的巨痛,盡量保持最好的狀態和她們談笑。
為了讓痛苦的弟弟好受一些,姐姐們會想出各種笑話逗莫文峰開心:“莫文峰同志請接旨:家中八旬老佛爺來電了,囑咐你一定要扛住,無論現實多么痛苦都必須勇于挑戰,堅持到底!她老人家盼著你早日回家呢,不許抗旨哦。”
莫文峰無力地回了一個字“嗯”,沒想到姐姐說:“你應該說‘遵旨’或‘喳’。”這下把莫文峰逗笑了,足以看出姐姐們的用心良苦。
莫雙熠的媽媽自從爸爸得病之后,明明知道會負債累累,甚至會連房子都沒得住了,但她始終不離不棄。
她每天早上5點就起來為丈夫熬粥,上午9點開始為丈夫熬湯,下午1點半左右又得為丈夫準備晚餐。
因為莫文峰抵抗力差,他吃的飯菜在煮好后,還得用高壓鍋壓上30分鐘,到醫院用紫外線消毒才能吃。
莫雙熠的媽媽為了省公交費,常常以步代車,提著鍋步行半個小時送飯到醫院,然后又走路回到住處,一天三餐就這樣走著,送著,從不說累。
莫文峰住院期間,病友需要輸血,可血液中心庫存告急,病友的家人心急如焚。
小雙熠的媽媽自告奮勇地去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其實她已是到北京以后的第二次互動獻血了。
5月31日,對于莫文峰來說是個好日子。
四姐給他打電話告訴他,網上公布了江西省第二屆最美少年名單,一共10人,莫雙熠光榮當選,他是宜春市唯一一位獲得該榮譽的少年。
莫文峰聽著聽著,眼睛早已模糊不清了。
莫文峰的媽媽給他打電話叮囑他要聽醫生的話,多吃些營養,盼著他早日回去。
每次聽到慈母的聲音,莫文峰總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眼淚總是不聽話地奪眶而出。
80高齡的老娘,為了莫文峰也是操碎了心。
自兒子病了后,她一直都是擔驚受怕過來的,每天都求神拜佛。
為了老母親,為了孩子,為了所有關愛他的人,莫文峰遵從醫囑,每天多喝水,更好的預防各種并發癥,他堅定地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
經過全家人和醫護人員的努力,莫文峰的頑強堅持,在進行兩次肝細胞移植手術后,莫文峰可以回出租屋了。
他走出醫院輕風吹來,回首著過往,親情、友情、社會的關愛,讓他感動,讓他真真切切地體會到社會的溫暖,人間的美好,讓莫文峰更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今后的風風雨雨。
爸爸離世 堅韌將被傳承
然而,無論小雙熠和家人怎么努力,莫文峰怎么堅強,奇跡并沒有出現。
小雙熠的姑姑莫鳳娥說:“雙熠的父親莫文鋒分別于今年6月、8月成功進行兩次肝細胞移植手術,然而8月底病情突然惡化,癌細胞難以控制。9月下旬,也就是中秋節的前夕,莫文峰夫婦放棄治療,回到家鄉與兒子共同度過了兩周的時光。”
2015年10月10日下午2時,小雙熠的父親莫文鋒在銅鼓縣人民醫院病逝。
姑姑莫鳳娥聲音哽咽地說:“雙熠爸爸臨走前說,沒能活下來報答社會的救助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他希望孩子能完成他的夙愿,代他回報社會,作個有擔當的人。”
2022年,距離莫文鋒過世已經七年,而莫雙熠也已經是個高中生了,他學習努力成績優異,人也熱情積極向上。
雖然莫文峰與生命抗爭沒能勝出,但我們從莫雙熠和家人身上,卻感受到了一股支撐人前進的力量。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江西10歲男孩莫雙熠拾荒救父》
紹興文明網《十歲孩子“拾荒救父”昂揚中國少年自立自強》
中國江西網《江西“拾荒救父”男童撐起一個家 父親醫療費有著落》
馬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