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財經匯讀
原標題:銀行人的八小時工作制
很多人認為,國有銀行工作日對私營業時間是工作日9點—17點?,F在咱們來說說關于我們銀行人眼中工作的八小時是什么樣的吧。
1
營業前的工作
早上款車基本提前8點左右就到,我們最晚要在8點之前趕到網點迎接款車。之后要打掃衛生、盤點現金、重要憑證準備營業。
一般9點開門前就會有很多客戶開始排隊等候,一開門就很忙,滿大廳的客戶使得對私柜員不得不一直坐在柜臺里面、在無死角攝像頭的監視下不停地辦理業務。
2
中午吃飯問題
吃飯不能影響客戶辦理業務,所以只能幾個柜員輪著吃。雖然沒有制度硬性規定吃飯時間,但一個柜員吃太長時間會餓到后面的柜員。所以每人吃飯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
只求填飽肚子,做不到細嚼慢咽,顧不著消化不消化了。如果有一個柜員不自覺,花一小時吃飯的話,輪到最后一個柜員吃飯往往都到3點多。如果有兩個柜員不自覺,那最后一個柜員基本就別吃午飯了。
我曾經因為客戶過多,有幾次沒有吃中午飯。滿大廳的客戶,不敢去,行長也不讓去吃。在那么大的工作強度下,餓一天是什么感受,其他行業的朋友們大概很少體會過吧?
3
營業結束后的工作
17點關門,但我們不是17點一關門就能拎包回家的。要結賬、盤點現金和重要憑證、勾兌流水。即便是熟練的員工,做這些工作至少要花費一小時,慢一點員工的會花費一小時半。
等大家都結完帳,基本到18:30了。幸運的話款車準時到,送走款車后,我們就可以關門。
但事實上,下班高峰期堵車嚴重,款車不會那么準時到。一般7點到話,送走錢箱我們就可以下班了。有時候款車來得晚,我們就得一直等。
4
喝水和上廁所的問題
對于其他行業的朋友來說,這是個不值得一提的問題。然后對我們來講卻不算小事。如果要離開柜臺,我們需要退出系統,盤點現金和憑證并鎖箱。這至少要花費10分鐘。
但是十幾分鐘的時間可以辦理五六筆業務,這些時間對于客戶是寶貴的。好多人要排一個小時才能排到,所以客戶一般不愿意等,他們的心情我們也能理解。
所以我們盡量少去倒水,少上廁所,少給自己添麻煩。如果后臺會計上的員工和領導能幫忙倒個水還好,沒人幫忙我們自己又很忙的情況下,一天喝不到一口水的情況是有的。
5
排隊時間長的問題
排隊時間長了一些客戶就會罵人,什么破銀行,辦業務那么慢,不能多開幾個窗口嗎?這種事我們見得很多。剛上班那會還可能會解釋下,現在都聽麻木了。
事實上,除了個別素質較差、團隊意識不強的員工外,我們其他人辦業務的速度不算慢,因為客戶多,我們心里也很著急,所以盡量會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完畢一筆業務。然而中國人多,客戶源源不斷地涌進銀行。人多的客觀現實暫時我們誰都改變不了。所以一些客戶指責我們辦理業務過慢的說法,基本不對。
至于多開幾個窗口的提議,只要員工足夠多,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問題是,各家分行招人需要總行批準,而且基本是一年一次。對于基層網點來說,我們沒有能力和權力增加窗口。
6
電子銀行和自助渠道問題
現在各家國有銀行的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都是免費的。而且手續費是打折的,有的5折、有的3折、有的1折。但除了年輕人和一些跟上時代步伐的中年人之外,其他客戶往往都比較抵制柜員的主動營銷。
我們理解老年人,理解他們必須在柜臺辦理業務的需求。但很多中年客戶任然習慣于在柜臺辦理業務,習慣于使用只能在柜臺存取款的存折。
一筆匯款,原本可以動動鼠標,動動手機就可以完成。很多客戶非要開著車跑一段路到銀行排一小時的隊來辦理。有個別非老年客戶要辦理同行匯款業務,會先從取款機上把錢取出來,然后排隊在柜臺匯款,全然不了解自助設備可以受理同行和跨行轉賬。
各家銀行為發展電子銀行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為社會提供了很好的電子銀行服務。然而部分客戶的不愿意使用,是造成銀行網點客戶排隊時間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7
節假日問題
目前中國各家國有銀行節假日是要開門的。所以銀行對私員工是沒有節假日。我們只有輪休,或者3天一休或者4天一休。具體要看每個地區每個分支行的情況。所以當全國人民都在開心迎國慶迎中秋迎端午的時候,我們卻在上班。
大年三十,家家都在準備團圓飯的時候,我們很可能還在柜臺緊張地辦理存取款業務。我們照顧不到孩子,照顧不到老人,沒時間陪愛人做飯。常年下來,覺得很對不住家人,非常愧疚。
想說得還很多,但我不想再說了。最后回到一開始的話題,晚兩小時下班好不好?對客戶來說當然好。對銀行來說,以前也有先例,在技術上也能達到。成本和效益之類的問題,那是總行領導們考慮的事,基層員工管不到。
我們只在意一點,會在其他方面都不做變化的情況下延長一線對私員工的工作時間嗎?那樣無疑會加重我們本來很重的工作壓力。現在我回到家一般都是19:30,吃完晚飯一般就到21點。如果晚下班2個小時,回到家就已經到21:30了。所謂的調休、輪崗,做起來遠沒那么簡單的。
我無法想象,那時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