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這是謝靈運評價曹植的,雖然有些狂妄了,可是有一點還是說得比較正確的,曹植的確是才華橫溢,文采過人。
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而曹植是老三。
在三國中,曹操的這幾個兒子是非常優秀的,有文有武,且都心懷大志,比起劉皇叔的后代簡直是超越了好幾個檔次。
生這幾個孩子時,曹操在北方的根基尚且不穩,這些孩子也經常跟著他顛沛流離,曹操在馬背上征服天下,這幾個孩子也不得不與父親一樣在戰火中被洗禮。
直到建安九年(204年),一切才有了轉變,曹操擊敗了多年的勁敵——袁紹,攻克了鄴城(今河北臨漳),天下之勢才有所改變,曹操才算安穩了下來。
隨著父親事業的穩定,曹氏兄弟的日子也才漸漸趨于平靜。
曹植是一個聰明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征兆,他才十歲上下,便可以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
如果把曹植放在現代,那就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曹家的孩子都有做“別人家孩子”的潛質。
雖然后來曹丕因為與曹植爭斗被后世所詬病,可是曹丕也是三國時杰出的詩人,其《燕歌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現存詩約四十首……
兩個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無法仰望的樣子,曹操在三國中被后人評價為“奸雄”,但這樣一個人能培養出諸多優秀的孩子,卻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曹植在《白馬篇》中的結尾處這樣寫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這是一篇熱血沸騰的詩作,以曲折動人的情節描寫邊塞游俠兒郎捐軀赴難、奮不顧身的英勇行為,同時也對未來寄予了希望,曹植的理想就是為了國家而奮斗終生。
也許每一個少年都有一個為之奮斗的未來,一個理想就如一顆種子,如果有合適的沃土,它們就會生根發芽,直到長出參天大樹來。
曹家確實是英才輩出,在曹操的25個兒子中,據說曹操心目中的候選人就有四個,他們分別是曹昂、曹沖、曹丕、曹植。
曹植文采斑斕,與曹操頗為相像,正因為如此,曹操也很屬意他做世子。
一個有理想,有才能,也有乃父之風的世子,本是很有機會走上權力的巔峰,可是他自身的性格卻讓這個機會失之交臂。
一個有才華的人,如果不自持才華橫溢而疏狂放蕩,也許機會就會垂青于他,但是人若有了狂悖的想法,自然就會失去一些東西。
建安十五年(210年),這一天對于曹植來說,是春風得意的,曹操在鄴城建了銅雀臺,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銅雀春深鎖二喬”那個銅雀臺。
在三國中,曹操被形容成一代“奸雄”,然則他其實文韜武略,銅雀臺建成之后,曹操心情大好,并召集一批文人登臺做賦。
曹操召集的都是當時有名氣的文人墨客,而此時年輕的曹植自信的揮毫潑墨,一首《登臺賦》洋洋灑灑,自由恣意,文采飛揚,曹操老懷甚慰,這樣的文采,這樣的人品,不正是未來的接班人嗎?
此時的曹植青春飛揚,次年,剛行完冠禮的曹植跟隨父親一路西征。
曹植像一只出籠的小鳥,快樂且充實,不過才華橫溢的人難免會不拘小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植犯了一個錯誤,他喝了一些酒,然后乘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駕著駿馬馳騁在只有帝王典禮才可以走的禁道之上。
這個不拘小節的行為,產生了很嚴重的后果,曹操知道后大發雷霆之怒,不但處罰了相關人員,從那之后對曹植也沒有那么重視了。
曹植從此踏入了人生的轉折點,曹操本意要把重任交給曹植的,可是曹植所犯的這個錯誤,卻讓曹操的心中產生了波動,曹植如此任性妄為,他怎么能守好祖宗基業呢?那之后,曹操便立了曹丕為世子。
后來曹仁被關羽圍困,曹操讓曹植去解救于曹仁,結果發布命令之后,曹植并沒有執行,而是喝得爛醉如泥,曹植的消極頹唐,使得他徹底失去了曹操的信任,當然這也開啟了他的頹廢時刻。
這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后來了,曹丕繼承了曹操的位置,而曹植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從一開始的“王炸”開局,到后來的郁悶結尾,曹植把一手好牌生生打成了“爛尾”。
假如他不恃才傲物,假如他不狂妄不羈,結局也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吧。
人的才華分很多種,有數理之才,有文史之才,更有庖廚之才等等,正所謂“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就是這個意思了。
曹植確實有才,他的才華在于文辭之才,他能寫出文采斑斕的文章,卻未必能治理好天下。
曹丕在眾位兄弟中脫穎而出時,也曾忌憚過曹植的影響,于是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詩作里表現出來的是妥協,他期望曹丕能放過他,曹丕也深感自己逼得太甚,后來他們的母親卞夫人也責怪曹丕做事太狠,曹丕也深悔自己的逼迫行為,于是放走了曹植,把他貶為安鄉侯。
不過曹丕確實像乃父曹操,是個多疑之人,雖然放走了曹植,但是心中其實是不放心的,他依然猜忌著曹植,而曹植在曹丕的恐嚇中,也漸漸的失去了斗志。
后來,郁悶無助的曹植寫了一篇著名的《洛神賦》,他借助這篇辭賦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可是他終究還是沒有得到曹丕的重用。
曹操當初沒有選擇曹植繼承他的位置,這一點也正是曹操的高明之處,曹植擅長文辭,卻未必是一個好的繼承者,一個好的繼承者應該嚴于律己,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為所欲為。
歷史上有很多才能出眾的帝王,比如熱愛繪畫的宋徽宗、喜歡詩詞的李煜等等,他們都是某一個方面出類拔萃的人物,可偏偏他們的才華治理不了國家,他們也做不成一個合格的帝王。
曹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他的人生或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吧。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春風解語
王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