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絕對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正常我們膝關節出現疼痛以后,首先進行的檢查,應該就是膝關節x線檢查,通過這個檢查我們可以明確關節間隙是否有狹窄,關節是否有明顯的骨贅形成,是否有明顯的骨質疏松,復雜一些的我們還可以判斷是否有骨囊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絕對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正常我們膝關節出現疼痛以后,首先進行的檢查,應該就是膝關節x線檢查,通過這個檢查我們可以明確關節間隙是否有狹窄,關節是否有明顯的骨贅形成,是否有明顯的骨質疏松,復雜一些的我們還可以判斷是否有骨囊腫,骨結核以及骨腫瘤的存在。
對于很多疾病的初步診斷,膝關節x線到現在為止還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檢查方式。在我們骨科臨床上最常見的膝關節正側位檢查,主要是為了明確是否存在骨關節炎。為什么要排正側位呢?因為我們膝關節在進行x線檢查的時候是一個平面的表現,不能更立體的判斷患者的病情,所以我們要拍正位和側位這兩個平面,這樣會給我們一個更好的,相對來講比較立體的信息,有時為了判斷髕骨的問題,我們還要拍軸位像,平時平臥或者俯臥位拍X線是這樣子的,對吧!?
當患者存在著骨關節炎以后,由于關節內軟骨的磨損會導致關節內間隙變得狹窄,軟骨磨損以后身體為了更加穩定,膝關節會形成骨質增生來幫助穩定膝關節,骨質增生的多少和關節間隙的狹窄程度是骨關節炎兩大評價骨關節炎病情的重要指標。下圖當中的小1代表著間隙的狹窄,小2代表著骨贅的形成,這個片子是一個骨關節炎三期的影像學資料。
以往我們進行膝關節平臥位的正側位檢查,會給我們提供很好的資料,但是醫生們在實踐當中也發現有一些患者在平臥位x線上表現并沒有很嚴重,但是患者的癥狀卻特別明顯,有明顯的關節屈伸疼痛,不敢下蹲或者是正常行走,患者存在著明顯的關節軟骨磨損的癥狀。很多學者、醫生思考以后認為平臥位或者俯臥位的x線片子關節沒有處于負重狀態,沒有真正真實的表達在負重狀態下關節的改變,后來就開始對患者進行負重位的膝關節正側位檢查,也就是站立位的檢查,發現在負重狀態下,對于評價患者的關節間隙有更好的效果,下圖是普通的負重站立位檢查方法和屈膝30度左右負重站立位的膝關節檢查辦法。
大家看下圖就會看到區別,當膝關節正常伸直的時候,關節間隙尚可,但是在屈膝30度左右,我們看到也就是說關節更進一步的承受重力的時候,關節間隙有了明顯的狹窄,大家要知道這是在同一個人的關節上出現的異常表現。從這個例子上來看,我們就可以理解負重位的片子對于骨關節間隙的判斷會更加的準確,這也是被很多學者和研究證明的。這樣對于患者關節狀態的評估往往是相對于平臥位時沒有負重狀態下的x線檢查會更加的準確,真實。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膝關節普通的正側位就一定沒有意義,是否需要進行負重類的檢查,主要還是針對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平臥位就可以進行相應的檢查,能判斷病情,就沒有必要必須進行負重位的檢查。但是如果某一位患者癥狀和x線片子并不能相符,那么醫生可能會加拍關節負重位的片子。
有的患者會問,那不能一次性都排完嗎?朋友,一次性都拍完不花錢嗎?一次性都拍完,我們不要考慮這些x線輻射的問題嗎?
當然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核磁的越來越普及,很多對于關節間隙和軟骨判斷的檢查都依靠核磁了,負重位的檢查越來越少了。
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2019算數健康大會##真相來了##頭條辟謠#@生命召集令@頭條健身@青云計劃@頭條健康情報局@健康真相官@頭條健康@清風計劃@頭條辟謠
李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