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弟是老痛風患者了,一直保持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很少犯病,但今年1月去體檢,尿酸是520多,昨天去了趟醫院,大夫讓查尿的PH值,結果是8,以我非常薄弱的化學知識也知道,這是個偏堿性的數值,但是醫生還是給開了不少藥,讓我下周一繼續去,特來咨詢
“小弟是老痛風患者了,一直保持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很少犯病,但今年1月去體檢,尿酸是520多,昨天去了趟醫院,大夫讓查尿的PH值,結果是8,以我非常薄弱的化學知識也知道,這是個偏堿性的數值,但是醫生還是給開了不少藥,讓我下周一繼續去,特來咨詢下,既然尿是堿性的,為什么還會痛風發作呢? ”
“尿常規不查尿酸,為什么每次復查都要檢測一下尿常規指數呢?”
大夫說尿ph與尿酸是兩回事,ph值高反而某些藥不能用。”
既然大家對尿常規與尿酸存在很多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尿常規與尿酸那些事兒。
1、尿常規中尿液PH值越高越好?
答:對于痛風病患者,其Ph值穩定在6.2--6.8之間最好。
尿液的 pH 值約 6.5,波動范圍在 4.5~8.0 之間。pH值隨每天飲食成分改變,吃肉多的時候尿呈酸性,吃蔬菜水果多時尿呈堿性。痛風、感染和藥物代謝都會影響尿液的 pH 值。
痛風患者的尿酸一般都較高,尿液PH值比正常人低,尿酸在酸性血液中不容易溶解,當PH值為5.0時,每升尿液只能溶解尿酸80~120毫克;而PH值為6.0時,約溶解尿酸220毫克;PH值為6.2~6.8時,其溶解度最高達100%,同時還要保持每天飲水量2升以上,以增加尿量的排出。但是PH值大于7.0時,過于堿性又易形成鈣鹽沉積于腎臟而形成鈣鹽結石。
2、對于痛風病人,醫生有時會開些堿化尿液的藥物比如碳酸氫鈉,這與尿液PH值有關嗎?
答:有關。
因為尿液的PH值關鍵在于排尿酸的時候如果尿液酸性過高,容易使尿酸沉積在排尿管形成尿路結石,所以適量的堿化尿液有助于排酸,保護泌尿系統。
但是尿液又不能偏堿性, ph值可以影響溶解度,偏堿性的時候,鈣鹽溶解度低容易形成鈣鹽結石!
所以ph值在6.2-6.8對痛風病人最好。
這里提醒:
對于正在服用碳酸氫鈉的患者,一定要監測尿 pH 值,避免尿 pH 值超過 7.0,以防形成草酸鈣及其他類結石。
常用的尿液堿化的藥物有哪些? ①碳酸氫鈉片(小蘇打),每次 1 g,每天 3 次;②枸櫞酸鉀鈉顆粒、枸櫞酸鉀鈉合劑,使用這兩種藥物時,應監測血鉀的濃度,避免發生高鉀血癥。
3、尿常規中只需要注意尿液PH值就可以了嗎?
答:不是,還有一個治標不容忽視——尿蛋白。
尿蛋白與痛風
尿蛋白正常時為陰性。如果此項為陽性(+),說明可能存在腎炎、腎病,正常人劇烈運動之后也可能出現陽性。
長期的高尿酸除了引起痛風,還會危害腎臟,如果本身有高尿酸,尿常規又提示有尿蛋白陽性,那就需要特別引起重視了。
如果日常排尿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尿液中有很多泡沫,而且過一段時間也不消散的話,建議最好去醫院查個尿常規,排除一些疾病的可能。
4、尿液里出現這些又代表了什么?
紅細胞
在尿常規檢查時,顯微鏡下觀察每個視野尿液中紅細胞超過了 3 個就稱之為血尿。導致出現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主要有結石、感染、損傷、腫瘤、免疫性疾病等。我們需要特別重視血尿,如果出現了,應該盡快查明原因。
白細胞
陰性(-)為正常,如果(+)或數值超過參考值,提示泌尿系感染。如果感染比較嚴重,會出現(++)或(+++)。
聽痛風小知識來科普
平時要注意了解尿液的顏色。正常尿液的顏色應該是清亮淡黃的。喝水較多時,尿液像白開水一樣的無色透明。如果喝水少的話,尿液顏色會像啤酒一樣呈黃色。
如果尿液出現了紅色、醬油色、乳白色等,就必須高度重視了。有許多疾病可引起尿液顏色異常,如腫瘤、肝病、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
下載痛風專業APP——風友匯,了解更多痛風資訊,三甲醫院醫生在線解答痛風問題,和上萬風友交流討論,查詢嘌呤含量,記錄尿酸~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