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四棱豆,又名四角豆翅豆、楊桃豆、熱帶大豆等,為豆科四棱豆屬的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生產上多為一年生栽培。原產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近年來,美國、印度等70多個國家,對四棱豆非常重視,建立專門的科研機構,并召開國際性學術會議。我國種植四棱豆已有10
四棱豆,又名四角豆翅豆、楊桃豆、熱帶大豆等,為豆科四棱豆屬的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生產上多為一年生栽培。原產非洲和東南亞地區,近年來,美國、印度等70多個國家,對四棱豆非常重視,建立專門的科研機構,并召開國際性學術會議。我國種植四棱豆已有100多年歷史,主要在云南、廣西、海南、廣東等地栽種,近年已先后在湖南、浙江、江蘇、安徽等省試種成功。四棱豆的嫩莢、塊根、種子、嫩梢和葉均可供食。嫩莢可炒食、鹽漬和制醬菜,各具特殊風味;嫩葉可做湯,塊根除炒食外還可制干片和淀粉;干豆粒可榨油或烘烤食用,作嫩豆芽炒食也別具風味。四棱豆營養極其豐富,是目前世界上含蛋白質最高的塊根作物,其營養價值可與大豆媲美,因此有“熱帶大豆”之稱。四棱豆的葉片、豆莢、種子及塊根還可人藥,對冠心病、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習慣性流產、口腔炎癥、泌尿系統炎癥、眼疾等有良好療效。
1.栽培季節和方式
四棱豆是以種子和塊根繁殖,長江流域多行種子繁殖。保護地育苗者可在4月份育苗或營養缽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8~ 11月陸續采收嫩莢供食,畝產嫩莢600kg,直播的可在5月中旬(氣溫在20以上)進行,地膜覆蓋播種可適當提前7~ 10天。
2.栽培要點
(1)整地。大田深耕25~ 30cm,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的堆廄肥1000~ 1500kg,過磷酸鈣20 ~ 25kg,耙平做畦,畦溝25 ~ 30cm,畦寬50~60cm,畦中央按株距60~70cm挖穴;或者做成畦寬2m的畦,畦面挖兩行穴,株距25~30cm。
(2)播種育苗。四棱豆種皮堅硬,不易發芽,播種前可用稀硫酸浸種或曬種1~2天,再用溫水(30 ~40C)浸種2~3天,晾干后播種,有利發芽,有條件者還可把浸種后的種子放在28~ 30心環境中催芽,待芽出齊后播種。每穴播種子2~3粒,出苗后留健壯苗1~2株。當苗長到7~8片葉時定苗,缺株處應及時補苗。采用塊根繁殖,將偏小一些的塊根頭朝上埋植于穴中,每穴1個塊根然后覆土,最好蓋上地膜,可使其提早萌芽,待出苗后再劃破地膜讓其生長,可有效地縮短生育期。
(3)田間管理。出苗后1個月內幼苗生長緩慢,一般可不追肥,要結合除草,進行1~2次淺中耕。在枝葉旺盛生長后,植株迅速封行,要進行培土,以利地下塊根形成,培土高度約15 ~ 20em。現蕾開花初期要進行1次追肥,每畝施過磷酸鈣50kg,氯化鉀10~15kg。四棱豆喜濕潤,特別是在開花結莢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如雨水過多,要及時排水,以免爛根和落花落莢。四棱豆分枝性強,大面積栽培應適當摘除側蔓或摘心、疏葉,以利通風透光,提高結莢率。四棱豆攀緣性強,抽蔓后要及時搭架引蔓,因地上部比一般蔓性豆類繁茂,結莢既多又大,故架材要選擇2m以上的竹竿,直徑4cm左右,可搭成三角架、四角架或人字架,架高1.5m,讓莖蔓均勻分布于架上。.
3.病蟲害防治
四棱豆的抗性較強,病害較少。蟲害主要有蚜蟲和豆螟等,可用樂果、敵殺死、菊酯類等農藥噴霧防治。
4.采收
四棱豆開花后12~ 15天,豆莢色綠柔軟尚未木質化可采收嫩莢上市,切忌過遲,貽誤品質最佳時期。一般嫩莢畝產600kgo:豆莢變成褐色,并基本干枯時,可分批采摘老莢,及時攤曬脫粒,種子曬干后貯藏于干燥密閉的容器中。成片種植每畝可產干豆粒150kg左右。如實行一年生栽培,待莖葉枯死后,就可挖掘地下塊根,每株.約收塊根1kg,二年生每株可收塊根2.5kg,8~9年生每株收塊根重約15~ 20kg。當年不收塊根,留老藤過冬,翌春生長旺盛,開花結莢多,塊根亦增大,可連續采收多年。
王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