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傳媒內參(CMNC)文/唐瑞峰媒體融合是一次長跑,伴隨著媒體融合縱深推進,主流媒體將自身的品牌實力延續至互聯網端,重構和升級融媒商業模式。日前,傳媒內參發現,快手聯合龍廣電MCN在站內推出“一城一筷”活動,黑龍江廣電MCN機構“龍視頻
來源:傳媒內參(CMNC)
文/唐瑞峰
媒體融合是一次長跑,伴隨著媒體融合縱深推進,主流媒體將自身的品牌實力延續至互聯網端,重構和升級融媒商業模式。
日前,傳媒內參發現,快手聯合龍廣電MCN在站內推出“一城一筷”活動,黑龍江廣電MCN機構“龍視頻”也開始進行本地生活化直播帶貨。此次活動以當地美食文化為依托,通過打通線上線下營銷資源,并將用戶引流至“龍廣電吃喝玩樂小程序”,實現用戶沉淀和商業價值轉化,是“龍廣電”在本地生活業務層面一種全新的探索和創新。
對大多數地方媒體而言,像黑龍江廣電一樣發力本地生活業務模式不失為一種融媒營銷經營模式的新嘗試,也給正在進行融媒體轉型的地方媒體融合帶來些許新啟發。
從傳播層到服務消費層
拓寬融媒體服務鏈條
隨著直播及短視頻走向普及化與多樣化,擁抱新媒體成為廣電媒體加速進入主戰場的重要布局,主流媒體通過加大與新媒體平臺合作力度,借直播和短視頻新形態在內容傳播以及營銷模式實現革新,此次快手聯合龍廣電MCN發起的“一城一筷”活動亦是地方媒體與商業平臺在融媒體時代的一次常態化聯動。
據傳媒內參了解,該活動在快手站內掀起了一股探店打卡熱潮,活動上線8天累計話題視頻753個、播放量1548.7萬,兩場直播觀看人數近兩百萬。在后疫情時代,該活動通過邀請達人探店、發放專屬優惠券等,也讓當地店里的生意變得“活”起來、“火”起來。此外,兩名主持人在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龍塔”進行直播帶貨,其中186米空中BBQ、尊享雙人餐備受歡迎,該活動以直播帶貨的形式也一定程度上刺激當地消費。
黑龍江省全媒體產業集團所屬公司廣視新媒體副總經理劉遠航告訴筆者,“龍廣電本地生活業務自今年1月份上線后,通過不斷的在市場探索,截止5月20號銷售額已累計超過170萬,其中哈爾濱城市名片‘龍塔’通過本地生活業務,利用短視頻直播手段增加產品銷售渠道,僅2月單月銷售額過百萬,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實現同比銷售50%增長。”
“此次活動以更接地氣的表達形式和內容創作,一改主流媒體高高在上的姿態,不僅拉近與本地受眾的距離,也擴大了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在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平臺合作部主任李黎看來,本地主持人和欄目IP具備一定的公信力,更易獲得本地受眾喜愛,本地中小品牌通過本地IP的賦能,也更容易形成購買力和轉化率。
正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所言,從結果維度看,媒體融合有兩個主要指標,一是宣傳和內容生產及傳播能力的提升,二是產業運營能力的增強。前者關乎職責使命,后者關乎生存發展,這兩個能力互為支撐、相互制約,媒體融合應統籌推動兩個能力的增強,防止短板效應。
在筆者看來,此次活動不僅發揮了主流媒體在價值傳播、助推復產復工、公益服務等層面的功能,也以新潮的形態拓寬融媒體服務鏈條。在媒體融合中,主流輿論的堅守與市場營收并不矛盾,主流媒體理應學會用新體制來裝新業務,從傳播層向消費層、服務化轉型,以完成更深層次的供給側改革。
相互賦能、優勢互補
在深度共建中破圈突圍
隨著媒體融合步入深水區,天然具備視頻基因的廣電媒體也將重心轉移至短視頻領域,在互聯網平臺打造媒體MCN成為一種較為通行的做法。自快手2019年7月推出“媒體號UP計劃”以來,已經與黑龍江、山東等多家省級廣電達成合作,數千家各級各類媒體入駐快手。2020年6月,快手再次升級UP融媒計劃,與區域媒體共同探索大小屏融合創新和內容商業變現新模式。
“廣電與短視頻平臺的聯動,是一種共創、共建、共生的合作機制。在這個過程中,主流媒體輸出優質內容的制作能力,借助短視頻平臺的流量以及算法、支付等功能,積累和沉淀用戶資產,短視頻平臺通過與主流媒體合作,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內容池,為平臺注入主流價值,推動了短視頻的升級。”
正如李黎所言,主流媒體與短視頻平臺的合作既保證了主流媒體的自主權,也注重商業化轉化,雙方以更為開放的心態、更廣闊的胸懷、更長遠的目標,也將形成更為持久的合作。時下,各大短視頻平臺大力本地化業務,這對地方媒體來講也是一種新機遇,黑龍江廣電后續也會將主持人和欄目IP與本地生活服務線條進行深度整合。
從形式上來講,無論是發力本地生活業務、借力直播互動形態還是營銷模式創新,此次活動均是雙方通過共創聯動實現,一旦這種合作模式成熟,這種模式在廣電系也具備一定的可復制性和可實踐性。
從內容層面來講,此次活動通過直播、短視頻內容、話題活動向產業鏈上游滲透,而借助快手同城POI功能,也更容易實現營銷內容的輕巧擴散,在快手站內嵌入龍廣電吃喝玩樂小程序入口,不僅兼顧招商與銷售轉化,也以“直播+達人+PGC+UGC”的形式提升商品轉化,助推本地產業發展。
從消費層面上講,此次活動不僅轉變了主流媒體的營銷模式和創收渠道,也觸達并引入了諸如餐飲、美容美發、洗浴等更多中小體量的商家和客戶,不僅充分發揮快手等信任電商與流量陣地的優勢,也重新打通本地化服務鏈條,進而助推黑龍江新經濟發展。
在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朱永祥看來,互聯網是基于人與人的傳播,本質上是一種關系傳播,十分注重基于信任吸引和承接流量的傳播和營銷邏輯,在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具備公信力、內容創作能力以及一定流量,主流媒體理應學會與短視頻平臺在共生中最大化獲取全域流量,實現融合轉化,這就需要主流媒體通過轉變思維方式,緊貼平臺營銷和變現邏輯,進行垂直類內容和營銷產品的嵌入和創新,才能觸達精準人群,進而實現流量沉淀,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和路徑。
融媒營銷小步快跑
深度挖掘“本地化”價值洼地
作為一種相對開放、靈活、自由的新業態,媒體MCN等新的組織形態正倒逼媒體實現更為徹底的改革,進而帶動組織內部創新、管理創新以及經營業務調整。本地化指深耕本地內容與用戶,主打貼近性與服務性,聚焦本地民生、資訊、公益等,在實踐中,廣電MCN以小步快跑的姿態持續發力本地化業務。
比如,山東廣電星空傳媒MCN一直著力于達人IP孵化、賬號運營、電商直播運營、大小屏融合、新媒體賬號變現等業務板塊;南京廣電奇跡暢娛MCN緊跟市場步伐,積極探索本地化商業變現模式,根據集團主持人垂類特點進行分類打造。
時下,短視頻平臺越來越注重本地化的消費服務,這不僅能夠增加本地化用戶的黏性,獲取精準流量,也有利于進一步挖掘本地用戶的存量價值,本地生活服務將成為中小品牌最大的成功轉機。本地媒體與新媒體平臺在本地業務層面天然相融相通,是本地媒體破局新方向,有望為本地IP帶來新流量與新前景。
據了解,黑龍江本地生活業務已經上線團購版塊,包含餐飲、美業、住宿、旅游、本地電商、運動健身、汽車服務、教育培訓等業務類別,用戶可以通過直播、短視頻場景更直觀的感受到本地生活類目相關的內容,通過小程序活動、短視頻內的門店地址與直播間的團購介紹,在線上購買商品,再到線下核銷。后續,龍廣電吃喝玩樂小程序以發展鄉村旅游為出發點,助力鄉村振興帶動餐飲、文旅等實體行業經濟發展。
劉遠航告訴傳媒內參,為了進一步加快媒體融合轉型,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旗下黑龍江省全媒體產業集團將通過深耕本地生活業務,發掘同城流量價值,助力后疫情時代本地經濟復蘇,助力鄉村振興,帶動餐飲、文旅等實體行業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優勢與新媒體平臺流量出口,構建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良好本地生活電商生態,打造黑龍江宣傳賬號矩陣,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平臺推廣,利用直播、短視頻內容、話題活動,助推黑龍江新經濟發展。
正如李黎所言,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具備本地流量池,廣電將存量資源IP與短視頻平臺進行嫁接,將大屏資源重新遷移到小屏端,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的算法邏輯和本地的推薦機制精準向本地用戶推薦服務,不僅是廣電在本地化商家或者本地化生活服務鏈條的經營整合過程,也是廣電在經營營銷層面的一次破題和突圍。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胡正榮教授看來,所有的媒體都具備本地化特征,在工業時代和大眾傳播時代,部分主流媒體追求普遍性的內容,反而忘掉了本地市場。本地市場用互聯網的概念來講就是垂直化,地方媒體包括省級、地級和縣級媒體,只有做深、做實本地市場才有前途。
省級媒體實際上是一個區域型綜合化智慧治理平臺,具備“上接天、下接地”的功能。此次直播帶貨活動只是服務本地化的一種方式,它將本地商家與本地需求乃至全國需求連接起來,進而實現本地資源本地化和全國化。
事實上,這只是地方媒體本地化服務的一個層面。地方媒體唯有與本地政務和服務,乃至老百姓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對接,才有生存空間和落地的一片土地,也只有這樣做才真正實現了中央提出的“新聞+政務商務服務”的融合使命,即:既能上接天,通過政務對接政府,也能下接地,通過服務對接商家和用戶群本身,進而實現“TO C接用戶群、TOB 接各行各業、TOG 接政府”的新型主流媒體功能。
張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