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5月24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03元/公斤,比5月17日的2.25元/公斤下降9.78%;比去年同期的2.27元/公斤下降10.57%。上周末,價格同比上漲7.14%,本周(5月18日-5月24日)同比由明顯上漲轉變為明顯下降
5月24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03元/公斤,比5月17日的2.25元/公斤下降9.78%;比去年同期的2.27元/公斤下降10.57%。上周末,價格同比上漲7.14%,本周(5月18日-5月24日)同比由明顯上漲轉變為明顯下降。
本周后期,5月23日,北京地區開始進入氣象學意義的夏季。今年是近10中北京地區進入氣象學意義夏季最晚的年份。進入夏季的時間推遲,說明整個春季氣溫的不穩定,氣溫忽高忽低,也影響了春季蔬菜的正常生長,導致一些蔬菜的上市期推遲。只有到了5月上旬以后,那些推遲上市的蔬菜形成集中上市的現象,使得5月中旬以后菜價連續下降。今年春季蔬菜的價格走勢屬于高開低走,春季蔬菜的價格整體上是高于去年同期的,只有到了本周中后期,價格才明顯低于去年同期。
本周菜價大幅下降,主要是春季蔬菜集中上市的結果,后期還會繼續在低于去年同期的價位運行一段時間。
目前,北京市場上上市的鮮嫩蔬菜,大部分來自北京及周邊地區,主產區是黃河以北地區,以山東、河南、河北、遼寧蔬菜為主。這些產區的蔬菜,一般可以供應到6月末,隨后的供應地將繼續北移到北京以北地區。在6月底之前,蔬菜價格的整體走勢仍然會延續穩中有降的態勢,菜價逐漸進入上半年價格階段性的低點。
具體到個別品種的價格走勢來看:去年同期蔬菜偏高的,今年會價格偏低;去年同期價格偏低的,今年則偏高;冬春季價格偏高的,近期會偏低;冬春季價格偏低的,近期會偏高一些。蔬菜整體供應量充足,個別品種價格同比有高有低。菜價的整體走勢仍然表現出穩中有降的態勢,菜價仍然處于季節性區間。
1、大白菜
5月24日,新發地市場大白菜的批發價是0.3-0.45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價格是0.4-0.5元/斤,周環比下降16.67%;去年同期是1-1.2元/斤,年同比下降65.91%。
近期,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大白菜進入全面的收獲期,由于去年同期價格偏高,今年的種植面積擴大,導致本周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2/3。河北廊坊固安縣距離新發地市場最近,所以新發地市場銷售的大白菜幾乎全部來自河北固安,其他地方的大白菜大部分只能就近銷售,難以進入新發地市場。
由于這茬春季大白菜存量充足,價格低迷的現象還會繼續延續一段時間。
隨后上市的是河北承德的大白菜,承德大白菜近期很快也會進入收獲期,所以,在短時間內,大白菜的供應仍然會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
2、西葫蘆
5月24日,新發地市場西葫蘆的批發價是0.4-0.7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價格是0.4-0.6元/斤,周環比上漲10%;去年同期是1-2元/斤,年同比下降63.33%。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西葫蘆主要來自山東聊城、泰安,本周的價格雖然比上周有所上漲,但是價格仍然處于底部運行的狀態。
去年同期,西葫蘆的價格相對略高一些,今年的3-4月份價格也是處于近幾年同期的高點,使得近期上市的西葫蘆處于擴種、供應過剩的狀態。
按照目前的價格,西葫蘆的種植戶處于略有虧損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農戶就開始“拔秧”,騰出耕地改種其他作物,使得西葫蘆的價格有所上漲。如果“拔秧”提速,西葫蘆的價格還會繼續有所上漲。
這種種植面積擴大導致價格反彈的現象屢見不鮮。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南方產區種植的菜花類蔬菜、萵筍、椒類蔬菜,都曾經出現階段性賣難現象,農戶在入不敷出的條件下,有的疏于田間管理;有的“拔秧”,導致今年春節過后菜價大幅反彈。供應狀況快速由寬松轉化為趨緊,價格也由低位快速躥高。西葫蘆以前也出現過這種現象,所以,在目前西葫蘆供應寬松的狀態下,適當“拔秧”是可以的,不要“拔秧”過度,最好是不要從眾,一窩蜂的都“拔秧”。
3、番茄
5月24日,新發地市場番茄的批發價是1-2.1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價格是1.4-2.5元/斤,周環比下降20.51%;去年同期是1-2.2元/斤,年同比下降3.13%。
番茄的價格從去年11月份以后開始快速上漲,在高價位運行了近半年的時間。這種長時間高位運行的狀態,勢必刺激農戶擴種的積極性,以至于今年春節過后,番茄的種子銷售火爆,秧苗供不應求。所以,針對這種現象,有業內人士預測,6月份以后,番茄的供應狀態會由偏緊向寬松轉換。目前就正處于這種轉換的過程之中。
去年11月份以后,番茄的價格一直在高于上一年同期的價位運行,只有到了本周后期,番茄的價格回落到去年同期的價位之下。
目前新發地市場上銷售的番茄,來源地比較廣泛,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的番茄都有;暖棚、冷棚的也都有;既有剛開園的番茄,也有收貨尾期的,質量差異導致價格分布的區間較大。
按照近期番茄的價格走勢來看,價格繼續下滑的趨勢已經形成,暫時沒有剎車的跡象。
4、大蒜
5月24日,新發地市場大蒜的批發價是3.2-4.5元/斤,上周同期(5月17日)的價格是3.2-4.4元/斤,周環比上漲1.32%;去年同期是1.1-2.2元/斤,年同比上漲133.33%。
?新發地大蒜價格行情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近期由于一些媒體的追蹤報道,大蒜價格上漲的消息不脛而走,有的媒體記者甚至用“算你狠卷土重來”來吸引眼球,引發產區出現了儲存大蒜的熱潮。據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反映,就連一些從來沒有做過大蒜的人也開始存蒜了,這些人有可能會鎩羽而歸。新發地市場的商戶也收儲一些鮮蒜,是為了保障自己有充足的貨源。他們收儲的鮮蒜,都是長得比較老的鮮蒜,蒜米充實,一旦鮮蒜行情不好,可以把這些鮮蒜曬干,作為干蒜銷售。而那些從來沒有做過大蒜的人收儲的鮮蒜,很多還是比較嫩的鮮蒜,如果晾曬,很可能只是一個空殼。
商戶們為什么擔心后期行情不好,也是有緣由的:據初步統計,今年大蒜的種植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約1/4,但是今年大蒜的畝產是增加的,畝產量比平常年份要高。所以,大蒜總產量比去年減少的幅度不到1/5。去年大蒜供應過剩,過剩的程度在1/5左右,今年減少1/5,實際上是實現了供求平衡。目前的蒜價已經一步到位了,后期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以至于真正的儲存商現在都不敢出手。
新發地市場大蒜的經銷商中,有全國最大的大蒜出口商,他們的總部已經預感到今年大蒜經營活動中的風險,目前已經派出幾路人馬到大蒜的主產區、副產區調查,理順今年的經營策略。所以,后期收儲大蒜的熱潮會降溫的,已經入庫的鮮蒜也是有較大的銷售壓力的。所以,蒜農對價格的預期,可以適可而止,千萬不要惜售,趁著現在的行情不錯,“變現是硬道理”。
作者:新發地市場統計部 劉通
馬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