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01為何衛龍被認為“撐不起600億”?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關于衛龍IPO的聲音層出不窮,從去年就不斷傳出上市消息,在2021年5月,衛龍已經向港交所遞交過一次招股書,因為上次遞表時間已經超過了6個月沒有獲批,招股書已經處于
01 為何衛龍被認為“撐不起600億”?
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
關于衛龍IPO的聲音層出不窮,從去年就不斷傳出上市消息,在2021年5月,衛龍已經向港交所遞交過一次招股書,因為上次遞表時間已經超過了6個月沒有獲批,招股書已經處于失效狀態,根據港交所規定需要重新遞交新的申請。
2018、2019和2020年,衛龍的營收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和41.20億元,年復合率達到了22.4%,2021年上半年,衛龍的營收仍然呈增長態勢,半年營收為23.03億元,同比增長了22.06%。
另外,衛龍的凈利潤同樣呈現持續上漲的態勢,2018、2019和2020年分別為4.76億元、6.58億元、8.19億元,特別是2020年大部分企業受疫情沖擊呈現盈利下滑的情況,衛龍的凈利潤還是逆勢上漲。
調查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年,按照零售額計算衛龍在中國辣味零食企業中排行第一;在調味面制品細分類別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了5.7%)中同樣是第一。
衛龍的現金流還算不錯。據天眼查顯示,衛龍成立20年來沒有進行過一次融資。僅僅在2021年5月遞交招股書之前進行過一次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了5.4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5.32億元)。
衛龍背后的資本陣容也很強大,今年5月8日,衛龍完成Pre-IPO輪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聯合領投,紅杉中國、騰訊、云鋒基金等跟投。
這輪融資完成后衛龍的估值高到驚人。上述投資方認購衛龍大約為1.22億股,按每股成本為28.85元人民幣(折合4.48美元/股)計算,衛龍的市場估值達到了600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A股上市的三只松鼠市值146.77億元、良品鋪子為149.69億元,洽洽食品為235.76億元,衛龍一家的估值,比三家上市巨頭的市值總和都高。
因此,有人冷靜地指出,衛龍600億是估值虛高。在亮眼財務表現的另一面,衛龍依然有不少的隱憂。
衛龍的盈利大頭主要來自辣條。衛龍招股書顯示,調味面制品(辣條)是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別占營收的78.6%、73.1%和65.3%,分別達到21.62億元、24.75億元和26.90億元,2021年僅僅在上半年靠調味面制品的營收就達到了14.01億元。
而且從銷量來看,2018年至2020年,衛龍調味面制品銷量的增速在放緩。有數據顯示,2019年衛龍辣條收入同比增速為14.47%,2020年同比增速降至8.72%。蔬菜制品、豆制品等也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情況,豆制品與其他產品的銷售額逐漸萎縮,從2018年的10.6%下降到2020年的6.4%。
而且,不少衛龍的經銷商也對衛龍的銷售模式提出質疑,他們指出,衛龍曾實施二選一、壓貨、爆款捎新貨等政策,而價格虛高、終端利潤低、保質期短,都對他們造成了巨大壓力。
有投資人質疑,衛龍的業績有被修飾的可能,其主要源于對經銷商的壓貨。據相關報道,有衛龍經銷商表示,2021年初,衛龍曾要求經銷商以增加一倍的力度進貨。而此次在再次提交招股書前夕,衛龍又再一次要求經銷商增加購貨量。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年市場上賣得最好的產品依舊是衛龍大面筋、親嘴燒和魔芋爽,其余產品則并不好賣。衛龍為了推薦自己上市的新品,經常讓經銷商在進衛龍大面筋時,順便捎帶其他的產品。這種“捆綁式”銷售,的確不排除為了尋求上市粉飾業績的可能。
02 漯河誕生的首富
1998年,受洪水影響,湖南省平江縣制作醬干的原材料大豆大幅漲價,老師傅急于找尋大豆的替代品。他們發現面粉比較便宜,于是創造出了一種麻辣面筋。這也有了后面的“辣條的故鄉是平江”的說法。
一年后,20歲的劉衛平,帶著打工攢的錢與辣條的配方,一路北上從平江來到了漯河,創立了衛龍品牌。
彼時,29 歲的軍人張玉東剛退伍回平江做生意創業,他發現滿大街都是麻辣味,看到商機后決定投身做辣條,不到兩年,他就靠辣條還上了之前做生意虧的一百多萬,創立了玉峰食品。
辣條,雖然加了糖,但依然是主打 “ 麻辣 ”。而以衛龍為首的河南辣條,為了迎合北方相對沒那么辣的飲食習慣,加入了更多的糖,主打 “ 甜辣 ”,玉峰集團則主打麻辣口味,平江一縣的面筋行業年總產值近200億,并且全國99%的辣條經營者為平江籍。
不同地區的口味差異明顯,這也形成了“北衛龍,南玉峰”的格局。
除了口味,關于辣條的制定標準,也是行業競爭的主要矛頭。2007年河南省市監局和湖南省市監局找到當地龍頭企業以及相關專家牽頭做出了兩個地方標準,河南的標準叫 《 調味面制食品 》,主要參考食品添加國標中的 “ 糕點類 ” “ 膨化食品類 ” 的規定。
湖南省也給自己的辣條立下標準 《湘味面粉熟食》,主要參考食品添加國標 “ 中式糕點 ” 的規定,暗戳戳地跟河南省的衛龍較量。
最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 2019 年下發了公告,明確了執行標準,要求企業在2020年1月31日前整改到位,提出了辣條行業減油減鹽減糖的倡導。
這也讓整個辣條行業有了進一步的改變,衛龍開始給自己換上全白的不透明新包裝,蹭蘋果發布會的熱點,竭力改變人們對辣條的傳統偏見,這些年也在不斷投資生產車間,邀請了網絡紅人“張全蛋”到車間直播,每天最多有20萬觀眾。
而湖南的辣條龍頭玉峰食品也不甘落后,在2013年花3000多萬建了個10萬級的GMP潔凈車間,大幅精簡產品,砍掉了三分之二的產品種類,最后新推出的新產品麻辣王子,成為了南方辣條的老大。
但時間兜兜轉轉,進入資本市場的船票,眼瞅著還是要被劉衛平拿下了。玉峰集團這兩年的資本動作越來越少,除了湖南,其他省份的人很少聽過玉峰品牌。
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劉衛平因此成為了新的漯河首富,據招股書顯示,劉衛平和劉福平的持股比例達到92.17%,為衛龍的最大股東。根據10月27日的胡潤百富榜顯示,劉衛平、劉福平的身價已經達到了280億元,位列中國富豪榜223、河南第二、漯河第一。
漯河曾經的首富,雙匯的“掌舵者”萬隆,也絕不會想到搶走自己首富寶座的,會是一個做辣條的人。
03 辣條第一股不好當
如果上市成功,衛龍將成為辣條第一股。
如果跟同行玉峰比起來,衛龍早已形成碾壓之勢,但跟其他上市的零食巨頭相比,衛龍顯然還有較大的差距。
這辣條第一股可不好當,上市就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審視。
除了之前提到的經銷商糾紛問題,跟鐘薛高、三頓半等主打高端的新消費品牌比起來,草根出身、以下沉市場起家的衛龍總是抹不掉“low”的標簽。
無論衛龍這些年如何升級以及營銷宣傳,并沒有徹底擺脫外界對其健康、衛生的質疑。
此前,在福建省某中學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98%的同學認為辣條中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成分,“但具體是什么,他們并不確定”。在黑貓投訴上,關于衛龍的投訴仍然有458條,在眾多投訴記錄中,包括吃出異物、發霉、發黑發臭、漏油、食用后腹瀉等各種食品安全不合規現象。
如果說辣條局限于生產添加劑的剛需:高鹽、高油,很難向人們塑造健康食品的概念,但想切入其他零食品類的蛋糕,對于衛龍來說也并不容易。
與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其他綜合類食品零食巨頭相比,衛龍的產品線更加薄弱,也更單一。
2018—2020年衛龍總收益約七成均來自于辣條的收益,為了解決營收過度依賴辣條產品的問題,衛龍開辟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新產品。根據衛龍官網顯示的信息,衛龍旗下的產品已經有干脆面、魔芋爽、自熱火鍋、土豆片、藕塊、酸辣粉、小香腸、鹵蛋等幾十種產品。
不過目前來看,新產品依然無法覆蓋辣條的銷量,招股書顯示,調味面制品(辣條)是最大的營收來源,在2018年到2020年分別占營收的78.6%、73.1%和65.3%,辣條依然是衛龍的“一枝獨秀”。
在2020年初,衛龍創始人劉衛平就坦言道,“進入到資本市場并不是企業發展的目的,它只是助力企業發展的工具。”對于上市,他認為,企業通過上市引入一些投資者可以引領企業的一些想法,對企業的發展有所啟發,也有利于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無論如何,只要擺脫不了“辣條刻板印象”和“營收過度依賴辣條”兩個重要問題,就像解決不了虧損的奈雪的茶,衛龍上市以后,就算拿到投資人的錢,資本市場終究會通過用腳投票來表現股價吧。
參考資料:
《“辣條一哥”衛龍上市在即 消費者稱“價格虛高”經銷商卻苦不堪言?》,新浪科技;
《漯河往事:衛龍辣條打敗了雙匯火腿腸》,市界;
《“辣條一哥”衛龍沖擊IPO,增速放緩的背后,還能講出新故事嗎》,氫財經
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