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信用卡圈的朋友都知道,今年3月28日,美國運通宣布將在國內發行百夫長(美國運通?百夫長黑金卡和美國運通?百夫長白金卡)升級版,也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金屬卡,要知道,在國外幾年前就已經全線升級到了金屬卡,而國內一直只有黑卡有金屬版本,不過從這次
信用卡圈的朋友都知道,今年3月28日,美國運通宣布將在國內發行百夫長(美國運通?百夫長黑金卡和美國運通?百夫長白金卡)升級版,也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金屬卡,要知道,在國外幾年前就已經全線升級到了金屬卡,而國內一直只有黑卡有金屬版本,不過從這次公告應可以理解為,以前的金屬黑卡應該也僅僅是國內定制的卡板而已,并不是原版的“黑卡”了(從服務也看得出來)。
金屬百夫長
以前的百夫長卡要么是單標(只有AE標)在國內無法使用,要么就雙標(貼著美麗的銀聯大補丁)在國內能用,反而在國外還要貨轉手續費囧。很多國外百夫長卡的權益和國內的并不通用,甚至很多卡友在國外使用時還被認成是假卡,這就非常尷尬了。而且國外的基本都是簽帳卡(所謂的無額度),我們的是信用卡(固定額度)。所以說,個人感覺,一直以來國內的百夫長卡基本和國外簡直兩碼事,有個卡面而已。
更尷尬的是國內美運成立清算機構后,美運也可以像銀聯一樣直接用人民幣清算了,同時在國內發行了一系列人民幣單標美運卡,開展一系列給力的優惠活動,反而其頭牌產品百夫長卡參與不了,哈哈哈,讓我們持卡人真是無大語了。
這次發行金屬卡,按理說應該算是美運對產品的統合,至少把國內的產品全都轉化為美運單標卡,活動權益統一。不然的話一直這樣亂球著也不太象話了。
下面就回到今天的正題,美運百夫長白金卡到底值不值得辦呢?或者說適不適合辦呢?老狐我是從2015年開始持卡至今已經7年,就簡單談談個人使用感受,供大家參考一下,看看到底要不要沖。
老狐手上美運的卡收藏了一大堆,什么曾經的神卡浦發AE白,中信AE白,還有一堆新出的單標AE人民幣卡,不過只有這張招行百夫長白金卡(通常簡稱招行AE白)算是正文兒了。
目前國內發行百夫長白金卡的銀行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就辦理難度來說,應該民生算是容易的,其次就是招行了,工行條件其實比較迷。
網傳的進件條件:招行80w3個月;工行6星理財100w;民生220萬房/35萬稅前年收入/50萬車/正科級/50萬一季度(開戶半年);平安懶得說囧。
當然了,這些是普遍的條件,當然也有存款超幾倍下不來卡的,也有0存款也能下卡的。
下面說說招行,額度基本10萬起步,年費剛性3600不能免,早幾年可以兩張免費副卡享受卡組織權益,如今副卡也要剛性年費1800了。個別所謂的說能免的也是因為存款過多,網點提你交了。
權益:
這些就是我們花一年3600能得到的東西,下面開始吐槽:
而實際體驗很是雞肋。訂機票、酒店不如第三方優惠,有這時間效率自己上廁所的空就在手機訂好了,除非你想用fhr。制定旅行計劃也很敷衍。
想讓幫忙購一些難買的東西,反正我試過幾次,每次都是幾天后一個親切的香港的大姐姐打電話說,SORRY啦....巴拉巴拉..歡迎以后有需求繼續找我們啦,沒成功過。當然也有成功的朋友,都反應比二級市場價格還貴囧。
你可能會說,畢竟這是白金卡,大家可以去搜一下黑金卡持卡人的體驗,基本一樣,畢竟都是TSL團隊,基本就是一個旅行社+黃牛[撇嘴]。那些傳說只是國外運通團隊的故事了。。。
說了這么多,大多數卡友,還是都很期待這次升級,畢竟這也是國內百夫長與國際接軌的第一步。本人還是很希望這次權益能夠升級一些,至少能趕上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
怕什么?怕就怕,年費也升級,畢竟之前招行百夫長黑卡升級鈦金屬卡,年費就從之前塑料版18000升級到金屬版的38800。這要是白金卡也從3600升級到6000、8800,我是用不起了。
總的來說,這張卡值不值得申請呢?
以目前的權益和年費來說,如果大家經常出差、旅游什么的,還是值得的,這也正是這張卡的定位。無限次可以帶人的休息室、酒店小升級、300+100、7折吃飯、海底撈插個隊...可以應急的高額度,尤其消費量大的朋友,卡積分換滿萬豪分那就血賺了,生日刷22400拿一萬分換萬豪也基本回本年費了。
如果,平常不怎么出門,沒有差旅需求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純純血虧3600。有更多的好卡,更多的第三方平臺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想裝X,懂得人不覺得牛,不懂得人不認識,還不如留著這3000多塊錢吃點好的,對吧。
今天老狐就分享到這里啦,謝謝大家閱讀,恭喜發財啦!
丁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