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同學不像高中和初中校友大多都是同鄉,他們大多都來自天南海北,從小都有著巨大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突然來到千里之外的城市來上學,大多數家長怕孩子吃不慣外面的飯,都會給準備一堆好吃的,讓孩子帶去學校慢慢吃,也會讓孩子分給同學吃。說說你的大學舍友
大學同學不像高中和初中校友大多都是同鄉,他們大多都來自天南海北,從小都有著巨大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突然來到千里之外的城市來上學,大多數家長怕孩子吃不慣外面的飯,都會給準備一堆好吃的,讓孩子帶去學校慢慢吃,也會讓孩子分給同學吃。
說說你的大學舍友曾給帶過哪些家鄉特產?
1、
上大學時,臨沂舍友帶了一大摞煎餅,還有一大堆灌腸,她一張煎餅卷一根灌腸,裹在一起,上下牙一對就咬口里,我們幾個逮住搖頭晃腦的生拉硬拽才能咬一口,吃完一個,兩個腮幫子累的抽筋兒。
2、
我兒子上學的時候,連云港的同學帶的海鮮,我兒子帶的自己腌制的咸菜,香腸,牛肉醬,馓子還有4斤烙饃,我兒子沒吃一個,一寢室的那5個小伙不到半小時吃得一干二凈。
3、
吃過廣西欽州同學家長寄來的大月餅,里面有肉丁各種堅果,直徑有二三十公分,特別香特別頂餓,就是不能多吃,會膩。
4、
我是84年去秦皇島上的學,那個年頭從農村出來,第一次見大海,好奇啊。在那個年代,海上的東西特別豐富,就學校正對面的大海石鵬上,用吃飯的勺子就是隨便挖,一下就是一片海蠣子,秦皇島的同學告訴我,用熱水捂一下就可以吃。簡直顛覆三觀了,真的能吃嗎?不會拉肚子嗎?真真的就可以吃,從那以后就吃了30多年,現在真懷念那個情景,目前在秦皇島的同學告訴我,再也沒有海蠣子了,到處一片汪洋,時光不再了。
5、
上大學時同宿舍有個姐妹家是河北的,十一帶我們去她家玩,吃她家種的梨,特別好吃。我是城里孩子,頭一次去農村,姐妹爸媽特別好,特別熱情。我以為所有農村老鄉都這么好,直到認識我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