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遇到一對老夫妻,叔叔聽力下降準備買助聽器。叔叔退休前是老師,所以做事情比較嚴謹,在到驗配中心之前,有上網查過助聽器哪個品牌好,也問過身邊的同事戴的什么品牌的助聽器,結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叔叔反而因此迷惘了,不知道應該買什么品牌的助
最近遇到一對老夫妻,叔叔聽力下降準備買助聽器。叔叔退休前是老師,所以做事情比較嚴謹,在到驗配中心之前,有上網查過助聽器哪個品牌好,也問過身邊的同事戴的什么品牌的助聽器,結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叔叔反而因此迷惘了,不知道應該買什么品牌的助聽器。
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每3人就有一人存在聽力損失,大部分老人和其家人,都對助聽器的驗配非常迷茫。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下老人選配助聽器必須了解的基礎問題,以及專業的驗配建議,看完保證少走彎路,不花冤枉錢。
為了給大家說清楚,小聰花了很長時間整理,文章內容比較長,可以先收藏慢慢看,中間有疑惑的地方請留言,小聰會一一回復的。
一、助聽器品牌到底該怎么選?
其實正規驗配中心的助聽器質量都是可以相信的,不同品牌價位差不多的助聽器,功能也差不多,主要是音質等一些細節方面的區別,有些品牌的助聽器音質比較柔和,有些品牌的助聽器音質比較硬朗。
所以當你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建議試聽多個不同品牌的助聽器,看自己喜歡哪個音質。然后再根據自己的需求,想解決哪些問題,以及經過驗配調試后的試戴效果,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器。
下圖是目前最常見的的助聽器品牌。
如果追求性價比,可以看下這些品牌的兄弟品牌:同屬一個集團,技術共享,價格更平民。奧迪康的兄弟品牌:博瑞峰、聲麗可。
瑞聲達的兄弟品牌:貝爾通。
唯聽和西嘉的兄弟品牌:
上面提到的叔叔,最后就是通過自己親自體驗了產品和驗配效果后,最終配到了滿意的產品。所以,品牌不是最重要的,驗配機構正規,驗配師技術專業,助聽器適合、滿足自己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二、買什么價格的助聽器適合?
買便宜了效果不好,買貴了又怕不值得。這樣的的心情,非常能理解。但助聽器和普通商品不一樣,不是越貴越好,也不是越便宜性價比越高。它更像是藥品,關鍵是要“對癥”,要符合使用者的聽力狀況和生活環境。
聽力狀況,決定了助聽器外觀、功率的選擇范圍,生活環境決定了助聽器需要解決哪些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
舉個例子:
如果只在家中和家人一對一交流,那么選擇基礎款助聽器即可,一般價位也會相對較低。
如果有平常要去菜市場、公園、超市等比較嘈雜的環境,那就需要中端的助聽器。
如果是想去音樂會,那一般就需要頂配的助聽器了。
不過,這些只是簡單舉例,具體驗配時還要考慮聽力情況、家庭預算、個人喜好、耳道情況、等等。但一般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對應的功能,差不多確定自己需要什么價格的助聽器了。
三、去哪里配助聽器?
助聽器不是普通的電子產品,它屬于二類醫療器械。本人沒有到驗配中心進行聽力檢查,沒有試聽評估,在外面隨便買一個助聽器,有可能你只是買到了一個外形相似的放大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模擬式助聽器。佩戴這類助聽器,會不戴助聽器聽不見,戴上助聽器又吵得受不了。
那看到醫療器械,你們是不是以為要去醫院配更好?
其實不然,醫院更多的是偏向診斷和治療聽力問題, 驗配建議到正規的驗配中心,向專業的驗配師咨詢了解,充分溝通后請驗配師為您推薦適合的助聽器。
因為每個人的聽力情況和生活環境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2雙相同的耳朵,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調試,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四、老人配助聽器后要注意哪些?
老人配助聽器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堅持佩戴。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選配適合的助聽器僅僅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老人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無論什么外觀的助聽器,剛開始佩戴的時候都會有點異物感。
有人會說,好像耳朵里塞了一個東西,其實這種感覺是正常的,因為老人的耳道里確確實實地多了一樣東西,可能是耳內(耳道)式助聽器的外殼,也可能是耳背式助聽器的的耳塞,或者外置受話器。
這就像戴眼鏡鼻梁有一個適應過程一樣,戴助聽器耳朵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適應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我們只需要掌握總的原則就好:
首先,佩戴時間由短到長,從每天2-3小時開始逐步延長使用時間;
其次,使用環境從安靜到復雜,先在安靜的家中逐步適應日常環境中的一些聲音,然后再到小區公園這些環境去使用,最后才能到菜場,超市這些環境復雜的地方;
再次,可以進行一些聽讀訓練,比如大聲朗讀報紙,強化記憶加深印象,這樣可以鍛煉大腦,提升我們的分辨能力;
最后,家人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助聽器不是萬能的,它的效果和使用者的言語識別率有很大的關系,有聽力損失的患者的分辨率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他們的反應會比普通人慢一些,所以作為家人不要太心急,尤其不要說“怎么助聽器戴了還是聽不到”這樣的話,這些話會打擊使用者的信心。
正確的方法是:講話前先引起他們的注意,以正常的聲音說話,放慢語速,盡量面對面。
也許不佩戴助聽器,聽力并不會很快下降,但是如果大腦長期接收不到耳朵傳來的信號,我們的聽敏度就會下降,大腦對聲音的反應就會下降,言語中樞的分辨能力也會下降,出現能聽見,但聽不清、聽不懂的狀況,所以,民間會有“十聾九癡”這樣的俗語。
只要經過專業驗配,堅持正確佩戴助聽器,平時與驗配師保持溝通,老人肯定會取得越來越好的聆聽效果,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開心享受老年生活。
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