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次我感冒了,去醫院看,好家伙,一系列的檢查啊!抽指頭血、胳膊血,給我胳膊都抽腫好幾天。一溜夠下來花了將近800,最后給我拿點頭孢,想想特別可氣!現在的醫生談不上醫德,乃至于醫院就是掙錢你還不能還價的高級消費場所!”小九經常在評論區看到類
“有次我感冒了,去醫院看,好家伙,一系列的檢查啊!抽指頭血、胳膊血,給我胳膊都抽腫好幾天。一溜夠下來花了將近800,最后給我拿點頭孢,想想特別可氣!現在的醫生談不上醫德,乃至于醫院就是掙錢你還不能還價的高級消費場所!”
小九經常在評論區看到類似的留言,的確,在大眾的認知中,去醫院看病,總得抽血、做各種檢查,才能得到診斷結果,有時候查出來卻只是小病。到底醫院為什么要這么做?
一、為什么一去醫院看病,就要抽血?
去醫院看病,醫生會根據你的不同癥狀、不同的檢查目的,來決定是否抽血或是怎么抽血。
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都需要營養物質才能夠正常生長,而血液則是為身體每寸肌膚、每個角落的細胞帶去營養物質和帶走代謝廢物的“運輸車”,所以血液能夠接觸到我們身體的各個地方,因此當我們身體有任何不適時,都會影響血液內正常的生化環境。
根據檢查目的的不同,醫生開具的抽血項目也不同,血常規是最常見的檢查項目,通過血常規檢查,醫生能夠簡單、初步判斷我們的身體正在出現哪些反應,以輔助后續更加復雜和精細的治療。
二、抽血能夠查出什么疾病?
1.血液系統疾病
檢查血液,那最直接能夠反映的肯定是血液系統的問題,如通過抽血檢測體內白細胞數量,若長期存在異常情況,那可能是炎癥或白血病;紅細胞持續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貧血等。
2.內分泌系統疾病
人體的各種內分泌激素,都是要通過血液來運輸到達其發揮作用的身體部位,因此抽血也就能夠看到血液內激素的水平情況,比如胰島素分泌異常的糖尿病患者,通過抽血就可以準確看到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紅蛋白水平。
3.傳染病
某些可以通過血液途徑進行傳播的傳染病,也一樣可以通過抽血、檢查血液中該病毒的存在情況已確認是否有這些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免疫系統疾病
通過血液還可以檢查到各種免疫因子、免疫蛋白的情況。
三、關于抽血,你想知道的
關于在醫院檢查疾病抽出來的那么多血液,大家可能都會有一些疑惑,下面就幾個人們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一一為大家解答。
· 抽出來的血都去哪了?
抽出來的血液一般會送往醫院檢驗科進行相關的處理檢驗,根據自身檢查項目的不同,可能檢查的血液部分也不同,比如有的檢查需要檢查血清,那么在進行檢驗之前會對血液進行一個細胞和血清的分離,過程復雜且可能存在消耗。
而剩下的多余的血液,一般會在檢驗科保存幾天,以免患者需要再次復查驗血。到達保存期限之后,醫院會統一將血液集中按照醫療垃圾進行嚴格的高溫滅菌和化學處理。
· 抽血很傷身嗎?
我們到醫院進行抽血檢查,一般需要20-30ml左右的血液量,而在我們人體內,總血液量一般在4000-5000ml,而且我們的血細胞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制造新鮮的血液以供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行,因此檢查需要抽血的少量血液并不會損傷身體。
· 為什么每次都要抽好幾管?
有些檢查抽血之所以要抽好幾管,主要是因為將血液分類進行化驗。
我們知道血液中的成分非常復雜,而每一項檢查有專門獨立的項目進行,而且每個檢查對血液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采用分類測量不同血液物質的含量,,能夠有助于檢驗人員簡化操作以及提高結果的準確性。
三、有人說“滴血查癌”,是真的嗎?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癌癥診斷方式都比較復雜,一般需要通過抽血、各種影像學檢查來先進行篩查,最后還需要進行穿刺活檢才能真正確定是否患有癌癥,因此能夠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來判斷人是否有患有癌癥,是全人類都想實現的醫學進步。現在偶爾有人也會說“滴血查癌”已經實現了,這是真的嗎?
是否能夠“滴血查癌”主要是看血液中的一些癌癥標記物,常見的癌癥標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糖原蛋白125等,每一種癌癥標志物都可能標志著某部位癌癥的存在。?
但不是所有癌癥都能夠通過血液檢查發現,通過驗血的篩查也有一定的誤差,每種癌癥通過血液檢查出來的精確度也不同,因此目前血液檢查也只能作為一種篩查的輔助手段,確診還是需要一些更加精確的檢查方式。
#健康科普排位賽##39健康超能團#
參考文章:
1.《血常規檢查能查出什么疾病》,人人健康,2013
2.丁超,《抽一管血就能查出癌癥嗎》,生活與健康,2018
李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