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倫鎳上演“史詩級逼空”行情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不得不宣布暫停交易,此舉被認為是LME幾十年來遭遇的最大危機。周二,倫鎳延續周一的瘋狂漲勢,日內暴漲超110%突破10萬美元每噸,兩日累計漲幅達250%。正在市場“目瞪口呆”之際,LM
在倫鎳上演“史詩級逼空”行情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不得不宣布暫停交易,此舉被認為是LME幾十年來遭遇的最大危機。
周二,倫鎳延續周一的瘋狂漲勢,日內暴漲超110%突破10萬美元每噸,兩日累計漲幅達250%。
正在市場“目瞪口呆”之際,LME緊急宣布,暫停鎳交易,且預計在3月11日,也就是本周五前,不會重啟鎳交易。
此外,LME還決定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凌晨00:00或之后在場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統執行的鎳交易,并將推遲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所有現貨鎳合約的交割。
也就是說,3月8日當天的交易完全作廢。據LME,在交易恢復當天,漲跌幅以3月7日收盤價為基準。此外,即使重新啟動后,交易開始時只會在歐洲時間段進行,并且有10%的每日價格波動限制。
01LME為什么這么做?
LME采取行動之際,鎳市場正陷入史無前例的軋空局面。
據路透援引Kingdom Futures分析師Malcolm Freeman稱,倫鎳價格飛升原因是兩家主要交易方對峙,“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頭和一個非常大的多頭一直在較量,而且因為他們,這也傷害了很多其他的空頭。”
LME的數據顯示,一家實體控制著LME鎳50%至80%的庫存。
Freeman拒絕透露這兩家公司的名字。不過,據中國證券報,此前已有市場消息稱,由于俄鎳被踢出交易所無法交割,青山控股開的20萬噸鎳空單可能交不出現貨,瑞士嘉能可或利用LME鎳交易逼倉青山,進而索要其在印尼鎳礦的60%股權,青山控股浮虧將超80億美元。
據國際金融報,一名青山控股工作人員昨日回應稱,他對于逼空傳言并不知情。另據每經網報道,瑞士嘉能可相關人員回復表示,“上述這種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total nonsense)。”
目前逼空背后的故事依然撲所迷離,但LME已不得不出手阻止這場混亂升級。
LME表示,它在研究一種機制,通過在自愿的基礎上“扣除”(netting out)大量多頭和空頭頭寸持有人,在重啟之前減少市場中的空頭頭寸。LME稱,將積極規劃鎳市場的重新開放,并將盡快向市場公布相關機制。
LME上一次暫停其中一項合約的交易是在1985年的“錫危機”期間,當時,由于國際錫理事會(International Tin Council)崩潰,LME暫停了4年的錫交易:
上世紀80年代,隨著鋁合金和塑料開始大量應用于包裝工業,錫的消費量逐年減少。國際錫協依舊采用操縱手段,通過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大量買入,人為地維持高價。這時,國際一些大炒家——歐美基金開始大量拋空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錫。從80年代初到1985年10月,基金和國際錫理事會經過多番激烈的爭奪,互有勝負。期間,基金把價格從25000美元/噸打壓至20000美元/噸左右,國際錫理事會又從20000美元拉升至23000美元。隨后基金再次從23000美元打壓至18000美元左右。隨后雙方在20000美元上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1985年10月,國際錫理事會成員國終于潰敗,其大量多頭隨著價格的直線下落而崩盤。但是,由于他們宣布政府行為不可抗力而拒絕履約,導致各代理經紀公司損失慘重,損失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也被迫關閉錫交易。
當時,LME通過實施所謂的“ring-out”過程,解決了最大市場參與者的實際違約問題。在交易暫停期間,LME上報價較高的未平倉合約最終以較低價格成交。
據路透援引一些業內人士稱,此次倫鎳或需要類似的解決方案,以避免市場重新開市時再次出現瘋狂反彈,例如,多頭和空頭頭寸的主要持有者同意以固定價格平倉。
也有一些分析指出,LME是在自救。
02對LME意味著什么?
有媒體認為,此次事件是LME這個有著145年歷史的交易所數十年來遭遇的最大危機。
成立于1876年,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2012年,LME被港交所收購,成為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但這次LME暫停鎳交易的舉措引發眾多爭議,尤其是對于其先允許周二開盤,然后再取消已完成交易的決定。
Hythe Bay metals Ltd董事Michael Marlowe在彭博采訪中評論道:“混亂、可恥、災難性、毀滅性,隨便你怎么說都行。今天對所有熱愛LME的人以及所有利用LME開展日常業務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倫敦證交所領先的電子做市商XTX Markets的創始人Alex Gerko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你不能做LME做的事,這是“市場的終結”。
從1985年“錫危機”的慘痛教訓來看,當時那場危機改變了市場的形態,許多歷史悠久的經紀商因虧損而被迫退出業務。而且根據LME的說法,當時危機帶來的壓力縮短了許多人的壽命。
因此也有人對LME這次的決定表示贊同。Kingdom Futures的Freeman對彭博表示,暫停鎳交易是“正確的做法”,他稱:“LME需要把他們鎖在一個房間里,告訴他們在達成協議之前不要出來,就是這么簡單。”
此次LME被迫站在聚光燈下,LME旗下的清算所也開始高調步入大眾視野。
03
LME旗下的清算所面臨壓力
1)什么是清算所?
清算所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保證了期貨交易能在期貨交易所內順利進行,因此成為期貨市場運行機制的核心。
一旦期貨交易達成,買賣雙方分別與清算所產生交易,清算所也為可能出現的違約行為承擔風險。
世界上最大的清算所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旗下的倫敦清算所集團(LCH)和芝商所清算所(CME Clear)等,它們每年處理數萬億美元的股票、債券、衍生品和金屬交易。
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清算所(LME Clear)就是LME旗下的清算所。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為了提高交易的透明度,監管機構要求清算所來管理更多的金融交易,所以清算所的規模也因此壯大。
監管機構還對清算所的保證金制度進行監督,以確定保證金維持在合理范圍,防止清算所為了吸引業務而將其固定在太低的水平。
這也表明對于清算所而言,保證金制度至關重要。就像他們在隔夜發布的公告中強調的那樣—“清算所全部會員符合全面的保證金要求”,足可見其重要地位。
清算所要求經紀人每天存入現金或“保證金”,以彌補客戶頭寸的潛在損失。如果市場壓力較大,清算所會要求他們提供更多保證金。
比如LME就在上周五表示將把倫鎳合約的保證金要求提高12.5%至每噸2250 美元。
然而,如果客戶面對過大壓力,他們可能難以在短時間內籌集足夠的現金或抵押品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
所以這個時候,壓力就給到了清算所。
2)清算所會破產嗎?
雖然批評者指出,現在清算所已經像銀行一樣變得“大而不能倒”,但是事實上清算所“可以倒”,只是非常罕見,因為前提是有幾道安全網需要被“燒毀”。
納斯達克清算所(Nasdaq Clearing)去年因挪威電力交易商Einar Aas 在2018年的違約行為被罰款3600萬英鎊。
由于交易商手頭的保證金太少,所以剩余的損失是通過納斯達克清算所的自有資本和清算所的違約基金來填上的,這就表明清算所的運營是存在缺陷的。
但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當LCH解除了雷曼兄弟9萬億美元的利率掉期投資組合時,它僅使用了手頭約三分之一的保證金,這意味著LCH及其成員都沒有因平倉雷曼而蒙受損失。
據路透社報道稱,此前監管機構曾對全球五大清算所進行過壓力測試,當時的結果表明它們手頭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波動性大幅增長的情況。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拔網線操作熟悉嗎?
李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