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我的旅行經歷中,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同行或遇見的大部分歐美游客喜歡背旅行包;而大部分國內游客則喜歡使用行李箱,這只是生活習慣的不同嗎?在這背后,根源還是文化以及對旅行觀念認知上的不同。旅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準確來說是品質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我的旅行經歷中,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同行或遇見的大部分歐美游客喜歡背旅行包;而大部分國內游客則喜歡使用行李箱,這只是生活習慣的不同嗎?在這背后,根源還是文化以及對旅行觀念認知上的不同。
旅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準確來說是品質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剛需,那么旅行的欲望則是我們對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種追求。一個人對旅行的態度,可以映射出他對生活的態度。
我在美國工作的7年時間里,與很多美國的旅友一起外出旅行過,我曾問起過這些旅友她們如何看旅行的意義,為什么喜歡去旅行。她們在具體的偏好中存在一些差異,但總體來說都是一致的,她們看待旅行的意義正是一種她們喜歡和追求的生活方式,在乎的是旅行的過程,以及所有辛酸苦辣的體驗,目的地并不是全部。而對我來說,我喜歡聽到不同的觀念和態度,在那些積極陽光的觀念和態度中,去影響和改變自己。
歐美游客喜歡背旅行包去旅行,正是她們對旅游態度和觀念上的具體表現,這種態度和觀念在我看來,至少在旅途中能夠輕松自在一些,更容易融入一個地方的文化,切身感受不同民俗風情環境下的生活方式,體驗到不同以往的生活,這應該就是實現了生命的寬度。
對比中外游客在行李箱包的選擇上,具體的原因是什么?能看到哪些對旅游習慣,觀念或態度層面的不同呢?
01 文化差異導致的生活習慣不同
一個國家或一方水土的文化決定了一方人的生活習慣,比如在國內,大家都吃早點,但南北方吃的東西是不同的,即便是北方,有些城際之間習慣吃的早點也是不同的,這就是一個地域的文化影響了一方人的生活習慣。
在國內,西裝就是西裝,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是沒有細分的,一套西裝可以參加婚禮、可以商務洽談、可以出席會議、可以在正式場合做演講;而在西方,西裝可以細分到不同場合具體要穿哪一類的西裝,比如商務正裝和商務休閑裝,這是文化影響所產生的習慣。
說到旅行箱包的選擇,西方人就會習慣的按照出行的目的來具體選擇。如果是商務出差,那一定會是拉桿箱,但出門旅行的話,就會背上旅行包,做一名背包客,這個旅行包的選擇,更適合他們想要的旅行方式。
VS
國內游客選擇拉桿箱,里面裝的基本上都是全家的東西和所有生活中用到的東西,拉桿箱自然是最適合的了。
02 旅行目的地選擇的不同
美國游客首次來中國旅行,多數都會選擇去一些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以及擁有原始自然風貌的地方。他們崇尚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去這些地方盡可能的讓自己慢下來去感受這些地方的文化和風景,徒步和騎行是他們青睞的,所以選擇被旅行包是最適合的。
VS
國內游客首次去美國旅行,多數都會選擇去都市,從國內旅行社熱推的美國東西海岸行程中就可以看出來,而美國的繁華都市基本上都在東西海岸。相比徒步和騎行,國內游客更喜歡坐車,沒有背上旅行包的必要,所以拉桿箱是最適合的。
03 旅行主題的不同
歐美游客更喜歡探索、探險、冒險類主題的旅行方式,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去一些不知名的,小眾的山坳或叢林穿越之旅時只遇見外國游客的原因,這些主題的旅行中,旅行包隨身背,更方便旅途中一切供給物品的攜帶。如果把旅行作為主題選擇上的載體,旅行目的地的選擇上就會更聚焦,更有目的性一些。
VS
多數國內游客更崇尚著名的景點,喜歡去網紅打卡地。旅游黃金周人山人海的場面除了假日集中的原因之外,喜歡去景點和網紅地打卡的因素也不能丟棄。前往景點,不需要背旅行包,也不需要帶上拉桿箱,只要把拉桿箱放在賓利里就好了,隨身的包包帶上自拍桿、手機、一些零食和飲品,妥妥地滿足了景點之旅的所需物品和食品。
04 獨立習慣的不同
歐美游客不論是一家人或是一群人一起出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自己帶上獨立的旅行包,一個人在旅行中所需要的所有物品足夠裝下了。
VS
國內游客家庭為單位的觀念比較強,不論是托運行李的時候,還是取行李的時候,我觀察到的夫妻或者情侶使用一個很大的拉桿箱裝著兩個人的所有旅行物品,遠遠多于兩個人獨自攜帶拉桿箱的,所以旅行包自然就裝不下了。
至于為什么喜歡放在一起,我也總結不出來原因,或許是女生想省點氣力,放在一起可以讓男生一個人拉著?還是兩個人的物品放在一起,彼此更有情感上的安全感呢,證明兩個人的愛情甜蜜?
05 旅行時間長短的不同
歐美的背包客,他們護照的免簽國家比較多,一次出行會走幾個或者十幾個國家,一路旅行一路玩,需要不停地轉換國家和城市,背包當然是最便捷的。
VS
國內游客對比歐美游客,免簽的地方相對較少,再加上假日不比歐美很多國家的30天年假,一次只能去一個或者幾個國家,旅途短,所以選擇拉桿箱不會產生來回周轉的麻煩。
06 旅行態度和觀念的不同
我個人覺得主要還是旅行觀念和態度的不同所造成的。歐美游客認為:旅行是人生的一種經歷,這種經歷不論是吃苦還是享樂,都是值得去體驗和回憶的。在意的旅途中遇見了不同的人,發生的種種趣事,這個在過程感受每一個點滴才是旅途中最重要的體驗,至于目的地的抵達,并不是她們旅行的全部。哪怕一路背著旅行包,也會樂在其中,不會覺得是一種受罪和負擔。
VS
國內游客的旅行觀念是:出門旅游就是去享受的,怎么能吃苦呢?怎么能花錢買罪受呢?要吃的好、喝的好、住的好、玩的好。如果旅游還要受苦受罪還不如宅在家里。所以旅途中還要背著一個大大的旅行包,可不是大多數國內游客想要的旅行結果。
寫在最后—
對比國內外游客旅行箱包選擇的背后原因,意義又在哪里?
不論是選擇拉桿箱還是旅行包,不存在對與錯!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去選擇就好了。但我們聚焦分析選擇背后的原因上,我們是否可以被一些好的、有意義價值、積極向上的旅行態度和觀念所影響而改變呢?
如果我們能把旅途中的苦樂,都當做成一次難忘的人生體驗,會不會就不覺得旅游很累了呢?如果我們的旅行不再直奔景點,而是關注整個過程的體驗,會不會在旅途中會收獲更多呢?
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