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華通訊員何昊書圖/醫院提供潮汕人林先生在廣州工作多年,平日經常會咳嗽、咳痰,前不久一去體檢,竟發現雙側肺共長了三個結節!吃了半個月消炎藥復查CT,未見結節縮小,不排除惡性癌變可能。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林先生頓時陷入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通訊員 何昊書
圖/醫院提供
潮汕人林先生在廣州工作多年,平日經常會咳嗽、咳痰,前不久一去體檢,竟發現雙側肺共長了三個結節!吃了半個月消炎藥復查CT,未見結節縮小,不排除惡性癌變可能。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林先生頓時陷入恐慌與焦慮當中。
經介紹,林先生來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就診,更沒想到是,醫生說道:“不用擔心,我們的日間手術已經解決了非常多相似病例,您很快就能康復出院!”
小切口解決大問題肺結節切除一氣呵成
在省二醫全科醫學科日間手術中心,林先生完成了一站式入院辦理手續,隨后馬上進行了檢查,這樣的流程減少了患者來回跑動的麻煩,方便、快捷。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呂俊宏負責本次手術,在查看患者相關情況后,做好相關術前準備工作,立刻與手術室溝通手術安排,啟動日間手術全流程化管理并于次日上午開展單孔VATS雙側肺段切除手術。
術前在CT引導下精準定位肺結節
“所謂‘VATS’,就是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較傳統開胸手術,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住院周期短、無引流管、符合美容要求等特點。”呂俊宏介紹道,目前省二醫日間手術中心已普遍采用這類新型手術方式。
因為肺結節小,術中肉眼無法識別也無法用手觸摸,因此林先生術前在CT引導下精準定位,做好標記,然后進入手術室,實施麻醉措施過后,便開始了手術。
此次手術采用了3D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過程中呂俊宏佩戴上3D眼鏡,隨時觀看顯示屏上的圖像,3D胸腔鏡還原了真實的三維立體手術視野,提供了精確的空間定位。
相較于傳統2D胸腔鏡,3D胸腔鏡更加精細,更加安全。兩側都只需3cm微創切口就可以完成手術,并且術后沒留置胸管、尿管,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更加符合快速康復的治療理念。
據悉,此次雙側肺手術全程僅用時2小時,過程順利。
日間手術全加速,微創精準見效快
手術后,林先生身體無任何不適,第二天狀況穩定后,精神狀態良好的林先生準備辦理出院手續,開心地笑道:“真沒想到這么快,我還以為需要做很大的手術住幾個星期呢。”
林先生表示,住在日間手術中心,做個微創手術大大減少了我的痛苦及經濟負擔。而日間手術中心的醫護人員, 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到了家的溫暖,因此我對這次就醫體驗十分滿意!”
省二醫日間手術中心護長張玉介紹,“我們將‘有溫度護理理念’植入住院的每一個環節,將人文護理貫穿到從院前一天住院到出院后3個月。從一站式預約辦理入院,到快速綠色通道手術排臺,到術后與傳統療法緊密結合保證患者舒適度,就連出院結算都可以在床邊一鍵完成,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溫度。”
據記者了解,2021年度省二醫日間手術中心共計開展日間手術近5000臺,安全,方便,快捷,大幅減少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有效節約了患者的時間。
結節,只是影像學上的一個描述性名詞,指的是病灶的大小,而不是病灶的性質。肺結節分為良性、惡性兩種,部分良性病變長時間之后也可能演變轉化為惡性,癌前病變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
良性結節:指肺炎、結核球、錯構瘤良性、纖維增生等
惡性結節:指原發性肺癌或肺內轉移癌
為什么現在肺結節患者這么多?
過去肺部體檢主要是拍X光片,但X片對于小于1厘米的結節難以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改做低劑量肺部CT,連2毫米以上的結節都能發現,所以檢出率就高了。
由于霧霾等空氣污染的影響,肺部結節的發生率也有所上升。
目前,肺部低劑量多層螺旋CT是發現肺結節最常用檢查方式。
發現肺結節怎么辦?初次CT檢查發現的肺部小結節,80%-90%都是良性病變,但卻要高度重視,因為仍有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定期檢查必不可少。醫生一般根據肺結節大小、形態并結合患者的年齡與吸煙狀況來分析。
肺結節定期復查很重要
“定期復查”主要是觀察結節生長方式、邊緣形態、內部密度高低、周圍血管結構等的變化,都是判斷肺結節性質重要的依據。
① 5毫米以下的微小結節每年復查一次。
② 5至10毫米的小結節每三個月復查一次,隨訪三至五年。
③ 大于10毫米的結節,醫生判斷為惡性可能性較大時,應盡早行手術,可以胸腔鏡微創治療。
胸腔鏡微創手術是治療肺結節、早期肺癌的首選方案。只需1-2個微小切口,行肺葉或亞肺葉(肺段或楔形)切除術,療效明確,創傷非常小,疼痛輕,術后恢復快。
早期肺癌術后不需要做任何的化療和放療,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
了解更多
何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