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縱觀近期化肥市場,呈現出幾種不同的特點。對于種植戶們來說,持續上漲的化肥價格,降低了一定的購買力;對于經銷商來說,化肥出廠價高位運行,備肥時間縮短,處于糾結之中;對于廠家來說,待發量充裕,原材料成本高,價格有一定的支撐。時間進入3月份,化肥
縱觀近期化肥市場,呈現出幾種不同的特點。對于種植戶們來說,持續上漲的化肥價格,降低了一定的購買力;對于經銷商來說,化肥出廠價高位運行,備肥時間縮短,處于糾結之中;對于廠家來說,待發量充裕, 原材料成本高,價格有一定的支撐。
時間進入3月份,化肥市場迎來“開門紅”,整體來分析,依然處于上漲趨勢,并且價格較高,尿素、二銨、鉀肥、復合肥價格沒有看到下跌的勢頭,相反,隨著春耕大面積的臨近,有越漲越猛的勢頭。
尿素再漲100元/噸
在小幫手高產交流群里,來自山東淄博的一位農戶說“他們當地2月初的時候,尿素價格2550元/噸,當時感覺價格比較貴,再加上用肥時間大概在3月份,就準備等到3月份再買,或許價格會下降一些。到了3月1日,再去問尿素價格,誰知道已經漲到了2650元/噸,一噸再漲100元。”
和上述淄博的農戶類似,其他區域的農戶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從2月份開始,一直到3月1日,尿素價格持續上漲,雖然每次上漲幅度可能只有10-20元/噸,可是連續的上漲之后,加上近段時間是尿素使用的高峰期,春節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尿素再漲100元/噸左右。
當前市場尿素供應,從日產來分析,基本上在15萬噸左右,開工率的回升,讓供應越來越充足。不過,在原材料煤炭、天然氣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企業也需要利潤,所以,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
從需求方面來說,進入3月份后,農業方面的需求只增不減,追肥、春耕用肥是主力軍,同時,復合肥的需求也在增加,也帶動了尿素的需求。除此之外,工業尿素需求也在陸續回升。再加上出口因素,多方面因素下,讓尿素價格在3月份迎來“開門紅”。
3月1日尿素市場最新報價顯示(中小顆粒主流出廠價格,僅供參考),山東地區2600-2640元/噸附近、河南地區2580-2620元/噸左右、河北地區2620-2640元/噸左右、江蘇地區2660-2670元/噸左右、湖北地區2650元/噸左右、遼寧地區2680-2700元/噸左右、內蒙地區2450-2600元/噸左右、新疆地區2270-2400元/噸左右。
磷肥報價堅挺,或將繼續上漲
磷肥市場整體表現良好,3月1日也迎來了上漲,體現在2個方面。其一,對于企業來說,訂單充裕,不用擔心庫存的問題,部分企業的訂單量已經排到了3月底,在需求量充裕的情況下,磷肥報價堅挺。
其二,磷肥的主要原材料磷礦石、合成氨價格居高不下,對于磷肥價格高位運行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撐作用。從生意社監測數據分析,2021年初,國內磷礦石出廠均價為396元/噸左右,到了2021年底,價格已經漲到了690元/噸左右。進入2022年,價格還在上漲,3月1日,國內30%品位磷礦石市場均價參考710元/噸。
2022年合成氨的價格也在上漲,2022年1月初,合成氨價格大概在3700元/噸左右,到了3月1日,已經漲到了3900元/噸左右。因此,在磷肥原材料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企業來自成本的壓力,后續或將繼續提高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的價格。
3月1日,磷酸一銨報價(55%粉銨,僅供參考)西南地區2800-3000元/噸左右,華東、華北地區3100~3150元/噸左右。磷酸二銨報價(64%二銨主流價格,僅供參考),湖北地區3550元/噸左右,鲅魚圈出港價3720-3740元/噸附近,黑龍江到站價格3800-3850元/噸左右。
復合肥價格全面上調
整個2月份,復合肥價格上漲明顯,多數企業每噸漲幅在50-100元左右。進入3月份,上漲勢頭還在延續,查詢3月1日復合肥報價(僅供參考), 45%硫基(15-15-15)主流出廠價格在3180-3350元左右,45%氯基(15-15-15)主流出廠價格在2850-3100元左右。而在2月初,前者報價在3100-3300元/噸左右,后者報價在2850-3050元/噸左右。
至于上漲原因,其一尿素、磷肥、鉀肥等價格持續處于高位,并且出現小幅度上漲,帶動了復合肥價格的上漲;
其二,春耕備肥進入高峰期,尤其是進入3月之后,南方和中部地區,春工作陸續開始,北方地區可能要到3月底或者4月初,春耕期間,復合肥需求大,是價格上漲很關鍵的一個原因;
其三,不僅是春耕用肥,部分企業的重點已經轉到了夏播作物用肥,對于一些經銷商或種田大戶來說,部分企業已開始召開夏季作物用肥的訂貨會,進一步增加了市場需求;
其四,不排除部分企業炒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某些地方具有獨家合作的復合肥,伴隨著當前化肥市場良好,炒作價格上漲。
3月化肥市場迎來“開門紅”,但是,對于農戶們來說,處于高位并且持續上漲的化肥價格,并不是一個好消息。而對于企業或者經銷商來說,化肥價格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勢必也會減少銷售額。那么,化肥價格大漲,誰才是最終的獲利者呢?
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