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個事情,讓我想起了馬來西亞一名華裔女學生,她叫ChristineJiaxinLee,當時她才17歲,在澳大利亞上大學。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由于系統錯誤,錯給女生賬戶授與了460萬澳元的透支額度。注意是透支額度,不是說直接給現金,要不銀行早
這個事情,讓我想起了馬來西亞一名華裔女學生,她叫Christine Jiaxin Lee,當時她才17歲,在澳大利亞上大學。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由于系統錯誤,錯給女生賬戶授與了460萬澳元的透支額度。注意是透支額度,不是說直接給現金,要不銀行早就發現了。
這名女生很高興,于是就使勁的花,住上了高級公寓,購買了大量的名牌包包等奢侈品。等等根據西太平洋的指控,說是銀行錯誤的匯入了這筆列為“信用”的巨款,雖然通過警方多次聯系,該女生也一直沒有反應。該女生還多次動用該透支賬戶,先后透支花費了330萬澳元。2016年5月4日,該女子與乘機離開悉尼時被警方拘捕。
經過幾年的訴訟,檢方撤銷了對女生欺詐罪名的指控。法院的最終審判結果也判定其沒有涉及刑事犯罪。這就結束了嗎?當然不是。西太平洋銀行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將該名女生透支的大量資金追回,包括其花費近百萬澳元購買的名貴首飾和名牌包包等奢侈品。
不明來源的錢不要動
不管是撿了別人的錢,還是人家錯誤匯入了錢,只要我們占有不還,這就是涉及不當得利。根據《民法通則》第92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如果說我們銀行賬戶中,被突然存入了20萬元,這肯定是沒有合法依據的,這筆20萬元屬于不當利益,存入20萬元的個人肯定會有損失。所以,這20萬元被定性為不當得利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我們將這筆錢花了,確實一般來說不會涉及刑事犯罪。像個別情況已經知曉是某個人的財產,在歸還之前代為保管,如果拒不返還,金額較大,影響惡劣,有可能涉及侵占罪。
可是,民事訴訟是跑不了的。判決的結果肯定會要求不當得利者返還這20萬元。說實話20萬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基本上每個家庭將房子一賣都能湊出。如果最終搞得自己賬戶被查封,房子被拍賣可就不值得了。所以,一般建議還是老老實實的保管好,等失主找上門,然后返還比較好。至少做個好人,而且還可以要點誤工費什么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予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1條規定:“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
所以,如果我們想將這筆20萬元存入余額寶,每天得上一點利息,這是沒有意義的,產生的孳息都需要返還。
綜上所述,一旦有多余的錢在自己銀行賬戶內出現。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不管他,也不要起什么貪念,沒有多少意義的。
王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