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詞類活用
1.意動用法
單于壯其節 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
誠甘樂之 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2.使動用法
(1)欲因此時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動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兩主 斗:使動用法,使……爭斗。
(4)單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動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動用法,使……投降。
3.名詞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詞做動詞,下。
(2)羝乳乃得歸 乳:名詞做動詞,生子。
(3)杖漢節牧羊 杖:名詞做動詞,拄著。
(4)武能網紡繳,檠弓弩 網、檠 :名詞做動詞,結網、用檠矯正弓弩。
(5)惠等哭,輿歸營 輿:名詞做動詞,抬,用車子抬。
(6)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詞做狀語,向上。
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漢所望也。(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二)倒裝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中心詞+定語+者),正常語序“送留在漢匈奴”。
(2)為降虜于蠻夷。 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汝為見。 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見汝為”
(4)子卿尚復誰為乎。 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 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信義安所見乎? 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信義所見安乎”
古今異義
1.漢亦留之以相當。相當:古義:抵押。今義:差不多。
2.皆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義:提拔。今義:業績。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義:老人,長輩。今義:岳父。
4.幸蒙其賞賜。賞賜:古義:照顧。今義:獎賞物品。
5.欲因此時降武。因此:古義:趁這時。今義:因為這個。
6.獨有女弟二人。女弟:古義:妹妹。今義: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義:年紀。今義:春秋戰國時期或指季節。
8.武等實在。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9.稍遷至栘中廄監。稍: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遺:古義:送給。今義:丟失、落下。
11.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會:古義:正當、適逢。今義:聚會、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義:牽連。今義:常作連詞“和”用。
13.會論虞常。論:古義:判罪。今義:常作議論。
14.以貨物與常。貨物:古義:財物。今義:指供出售的物品。
15.臥起操持。操持:古義:為操和持,兩個詞,“拿著“的意思。今義:料理,辦理,籌劃。
16.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儆嗳司?。假:古義:臨時充任。今義:虛假。
17.來時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義:對去世的委婉說法。今義:指災禍。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后一年。
一詞多義
1.使
(1)數通使相窺觀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漢者 第一個“使”:出使。
(3)單于使使曉武 第一個“使”:派,第二個“使”:使者。
2.語
(1)以狀語武 語:告訴。
(2)如惠語以讓匈奴 語:說的話。
3.引
(1)虞常果引張勝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4.食
(1)絕不飲食 食:給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食:吃。
(3)廩食不至 食:糧食。
(4)給其衣食 食:食物。
5.發
(1)方欲發使送武等 發:打發。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 發:發動。
(3)恐前語發 發:被揭發。
是的,乃幽武置大窖中,這句話屬于文言文倒裝句中的狀語后置。這句話出自漢代班固的《漢書 蘇武傳》。這句話中,置字后邊省略了介詞“于”,于大窖中,構成介賓結構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應該是,乃幽武于大窖中置。這句話的意思是,就幽禁蘇武,把他在大地窖中安置下來。
該句式是倒裝句。正常的語序是:漢以相當亦留之。
句子的意思是:漢朝廷也扣留他們(匈奴使者)以相抵。
出自班固的《蘇武傳》: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譯文: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批。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廷也扣留了人來抵押。
即-釋義:假如。
此句意思:假如是謀殺單于,又該用什么更嚴的刑法呢?
出自 漢 班固《蘇武傳》: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譯文:單于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說:“假如是謀殺單于,又該用什么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