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8月15日,廣東省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全部結束。全省共有61.9萬名考生被高校錄取,超額完成全省招生計劃任務,比去年增加8000多人。 今年廣東省高考招錄于7月6日開始,經過提前批、一本、二本、三專等批次院校的錄取,至8月15日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全部結束。被錄取的61.9萬名考生中,本科錄取29萬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專科錄取32.9萬人,比去年增加6000多人。 記者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今年我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繼續穩步推進,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合并專科錄取批次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二是實施公安人才培養專項計劃,三是高職院校依據學考錄取普通高中畢業生,四是開展“職業技能”網上測試改革試點。 在今年招生錄取工作中,廣東省招辦總共組織了五次征集志愿錄取。在每一批次首次錄取結束后,認真組織當批次未被錄取的考生征集志愿,進行二次錄取,進一步增加考生被錄取的機會,最大限度地保護考生的權益。
(一)了解成績及排位。 2021年“依學考成績招生”和“3+證書考試招生”考生成績及排位查詢可分別見《關于公布2021年1月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的通知》(粵考院函〔2021〕33號)、《關于公布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統一考試考生成績的通知》(粵考院辦〔2021〕4號),或登錄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和官微查閱。 2021年“依學考成績招生”錄取考生成績總分(分普通類、藝體類)各分數段情況和2021年“3+證書考試”考生成績總分各分數段情況詳見《關于公布廣東省2021年依學考、3+證書考生成績各分數段數據的通知》(粵招辦〔2021〕11號),或登錄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和官微查閱。 (二)了解招生政策和院校招生章程。 “依學考成績招生”及“3+證書考試招生”的志愿填報工作,按照本通知及《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1年高職院校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粵教考函〔2020〕20號)、廣東省招生委員會《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職畢業生“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粵招辦普〔2020〕43號)有關規定執行。 考生填報志愿前,要認真了解春季高考招生錄取的政策、志愿填報、投檔模式,以及各招生院校招生網站發布的2021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和錄取規則。 (三)知曉招生專業及對考生身體條件及其他要求。 考生填報志愿前,應根據本人生源類型,認真閱讀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編印的“高中生版專業目錄”或“中職生版專業目錄”中的重要說明,依照教育部、原、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原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規定,根據本人身體條件,對照意向報考的院校春季高考招生章程及專業目錄刊登的院校專業對考生身體條件及其他特殊要求或慎重報考的提示,選擇適當的專業填報,避開不宜就讀的專業。考生填報志愿期間,要注意及時查閱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的春季高考招生專業增補或更正信息。 (四)擬定志愿表草稿。 考生上網填報志愿前,可預先填好《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招生錄取考生志愿表》考生填報志愿,應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情況,“冷”“熱”搭配,形成合理志愿“梯度”
2021年廣東高考普通類(物理+歷史)招生計劃超43.3萬個,擴招了2.2萬。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省內本科公辦院校擴招1.5萬多個計劃
1 暫時沒有公布結果。2 可能是因為廣東省2023年專升本考試時間還未確定,所以報名人數的統計工作還在進行中。3 如果想及時了解報名結果,可以關注廣東省招生考試院官方網站或撥打招生熱線查詢。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和《廣東省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9〕42號)精神,省招生委員會、省教育廳將2021年擬在我省招生的省內外普通高校報送的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進行了匯總、整理,現予以公布。?附件:關于公布2021年擬在廣東省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說明 一、本次公布內容為2021年擬在廣東省招生的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二、各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由普通高校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3+1+2模式)》,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對學生學習要求自主確定。因培養要求不同,相同專業(類)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有不同的選考科目要求。 三、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分為首選科目要求和再選科目要求。首選科目要求從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確定;再選科目要求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確定。 四、首選科目要求包括僅物理、僅歷史、物理或歷史均可3種。 “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類)只在物理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類)只在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均可報考,且高校要統籌相關專業(類)在物理、歷史類別下分別安排招生計劃。 五、再選科目要求包括選擇1科、2科或“不提再選科目要求”。 選擇1科的,表示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例如:A高校的生物科學專業,首選科目要求選擇“僅物理”、再選科目要求選擇“化學”1科,考生必須選考“物理”和“化學”2科再加上其他任意1科就可報考)。 選擇2科的,有兩種關系:一種為“或”的關系,即“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例如:B高校的地理信息科學專業,首選科目要求選擇“僅物理”、再選科目選擇“地理”或“化學”,考生首選科目必須選考“物理”,再選科目在“地理”或“化學”中選擇1科再加上其他任意1科即可報考);另一種為“和”的關系,即“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例如:C高校的生物工程專業,首選科目要求選擇“僅物理”、再選科目選擇“化學”和“生物”,考生首選科目必須選考“物理”,再選科目必須選考“化學”和“生物”2科方可報考)。 選擇“不提再選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選科目要求即可報考(例如:D高校的數學專業,首選科目要求“僅物理”,再選科目選擇“不提再選科目要求”,考生選考科目中有“物理”加上再選科目中任意選擇2科即可報考)。 六、高職高專院校提出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要求的,按照高校要求執行;未提選考科目要求的,由高職高專院校在2021年統籌相關專業(類)在物理、歷史類別下分別安排招生計劃。 七、因高校院系及專業(類)調整等原因,具體的招生高校及招生專業(類)可能會有調整變化,2021年在廣東招生高校及招生專業(類)以2021年公布的院校招生章程及招生專業為準,我們會及時予以公告。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