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冰消雪融雪花如席冰凝雪積雪虐風饕雪花飄零雪花飛舞2、雪中送炭銀裝素裹雪花飄舞寒氣逼人雪海冰山雪花飄飄3、冰雪封門大雪封門瑞雪紛紛滿天飛舞雪霧彌漫冰海雪原4、雪窖冰天銀粉玉屑冰封雪飄大雪盈尺白雪茫茫冰天雪窖5、千里冰封以湯沃雪冰寒料峭冰雪封路冰消雪釋天女散花6、雪花輕飏冰花雪紋寒冬臘月鵝毛大雪滴水成冰寒氣襲人7、大雪紛飛白雪皚皚冰天雪窯漫天雪花大雪紛紛風花雪月8、銀裝素果大雪紛揚狂風暴雪瑞雪紛飛雪花透亮冰雪消融9、大雪飄飄漫天風雪冰魂雪魄紛紛揚揚饕風虐雪天寒地凍10、冰清玉潔雨雪霏霏雪上加霜彌天大雪漫天飛舞瑞雪飛舞11、大雪封山鋪天蓋地冰雪皚皚萬里雪飄白雪飄揚冰封雪蓋12、雪舞輕揚冰天雪地茸茸雪片風雪交加積雪封霜白雪晶瑩13、飄飄搖搖漫天飛雪冰雪封山風雪之夜冰雪嚴寒輕舞飛揚14、雪海茫茫冰雪融化瑞雪豐年冰雪覆蓋梅雪爭春朔風凜冽15、晶瑩如玉雪飄如絮雪花飄灑雪晴美景漫天皆白玉琢銀裝
閱讀全文 >何為“瑞雪兆豐年”?大都知道:“飛雪迎春到,風雨送春歸”,其實“瑞雪兆豐年”是一農諺,它出自于曲波《橋隆飆》十九:俗話道:“瑞雪兆豐年”,明年的小麥一定收成好。“瑞雪兆豐年”對農業的好處是很好的 。首先,雪下的越厚,大地與空氣之問隔離,維持了地溫,促進了小麥生長;其次,春暖時節雪化盡,因其雪水浸入的土層深厚,利于植物防旱并從中吸取養分。羅隱詩《雪》是夸贊“瑞雪兆豐年”的么?顯然不是,他是借題發揮,詞面上詠雪,其實貫穿的實際內容是諷刺達官貴人,漸而產生了同情貧苦勞動的心聲。為什么這么說呢?請看原詩文:盡道豐年瑞,豐年事如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全部說的都是“瑞雪兆豐年”的話,豐年了到底又如何呢?京城長安都有饑寒交迫的人,即使下雪為“瑞”,也還是少下點為適宜。從原詩句及其釋義來看,作者并沒有刻意夸贊“雪”,而是針對在“雪”中的兩類人員作了個精神狀態描述。一個“盡道”,刻畫出了達官貴人的喜悅心情,口口聲聲地“瑞雪兆豐年”。殊不知“豐年事如何”?這是反問句,是對這些人的妄言問責,其實真正該關心的不是“瑞雪”,而是那些在雪地里挨凍受餓的窮苦人。都說“瑞雪兆豐年”,為何羅隱卻說“為瑞不宜多”呢?羅隱敢說“為瑞不宜多”這樣的話,并不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大家都知道,晚唐末期,賦稅嚴重、田租高漲,農民種根雖收成不錯,卻被盤剝始盡。寒冬臘月里,拖家帶口地去討荒要飯。和羅隱同朝代的詩人杜甫有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唐朝衰敗的真實寫照。而羅隱之《雪》也如出一撤,都是表達了對社會之不滿和憤慨,傳遞了對勞苦大眾憐惜之情。羅隱“為瑞不宜多”,是有其深刻的道理在里面的。“瑞雪兆豐年”是對莊稼人有好處,但是收獲越多,除了剩下的就不多了。想想在這冰天雪地去討生計的苦民,倒不如少下一些雪,能減少他們(她們)被凍死的可能。總之,羅隱說“為瑞不宜多”是據實定論的,沒有半點虛托,他客觀真實再現了勞苦的生活狀況。希望達官貴族們能體恤民情,找到為民謀福利的良方。
時光飛逝,濃情悵憶。風雨人生,愛譜綿曲。清代將士銓《歲暮到家》很不錯: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我最喜歡的充滿生活情趣的古詩詞,就是宋代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了。茅檐低小,溪上。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讀完辛棄疾的這首詩,讓人仿佛看到了詩人沉醉在幸福中的情景。你看,有明媚宜人的風景,有各自忙碌不休的孩子們,詩人隱身在這些畫面的背后,望著眼前的這一切,內心自然而然充滿了閑適滿足感。家庭是溫馨而甜蜜的避風港,舒適又自在,在家可以靜養身心,盡享天倫之樂,辛棄疾自也不例外。看到孩子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父母也就心滿意足了。放在今天,不管居住條件怎么樣,只要一家人能夠在一起,相互照料,彼此照顧,和和美美,我們同樣也能夠體會到辛棄疾所描寫的這種天倫之樂。正由于此,我特別喜歡辛棄疾的這首充滿生活情趣的古詩。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