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社會經濟文化都進入了空前的發展。對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群人來說,他們記憶猶新的無非就是結婚時的“三大件”了。因為當時的物資還是比較匱乏的,人們剛剛解決了溫飽,一切事物都是處于一種百廢待興的狀態,當時出現的電視機、冰箱、自行車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社會經濟文化都進入了空前的發展。對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群人來說,他們記憶猶新的無非就是結婚時的“三大件”了。因為當時的物資還是比較匱乏的,人們剛剛解決了溫飽,一切事物都是處于一種百廢待興的狀態,當時出現的電視機、冰箱、自行車,無疑就是人們眼中的稀罕物件!
當然在我們現在看來,這些東西都是十分習以為常的東西,但是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那不僅僅是稀罕物件,更是衡量一家過的是否好壞的重要憑證。中國人自古對于一些擁有歷史屬性的物件,都是十分的喜歡搜集的,因此那個年代的物件的價值在今天也是水漲船高,那么對于現在已經消失的“鳳凰牌”,你知道值多少錢嗎?
一、鳳凰牌的發展
提起自行車就不得不提起車行,在光緒年間的時候,車行是非常的流行的,當時的人們引進了西方的社會文化,那么自然而然的西方的一些先進的物件也就被引入了進來。當時的人們為了節省腳力,通常都是由車夫拉著我們去我們想去的地方,雖然說這種方式比較落后,但是相比較我們那個時候只用只用馬車拉人,這已經是十分的先進了。
1897年一家名為同昌車行發源的企業,正式的成立了,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經歷跟中國的命運捆綁在了一起,當時的中國大地,因為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正在經受著列強的侵略。雖然說中國當時十分的弱小,但是時間會證明中國總有一天會像鳳凰一樣,涅槃重生的,名為鳳凰牌的自行車自身也是代表著人們的一種期望。
當時的清政府為了改變自己國力孱弱的情況,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雖然這次運動最后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是它產生的歷史意義卻是不一樣的,這次運動也是鼓勵了民間資本發展實業。當時的清政府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大力發展自己本國的經濟,從而是達到對抗列強的經濟侵略,同昌車行也是由一個小作坊發展起來。
在1922年的時候,同昌車行迎來了飛躍式的發展。它由最開始的一個小作坊,慢慢地成長為了制造自行車多部位零件的廠商,這一次行業的發展,也是加強了鳳凰牌自行車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其實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中國的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發展起來是多么的不容易,其中也是擁有很多的血淚史。
二、再次迎來發展
在鳳凰牌自行車的發展史上,第二個重要的機遇就是1956年了。雖然說當時的同昌車行已經是中國行業最大的零件制造商,但是對于一個擁有中國心的企業,還是十分的想要擁有一輛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自行車的,但是因為當時的一些外在情況的限制,這件事情也是一直被擱置在一旁。
行業的轉機發生在1959年,那一年是鳳凰牌汽車人生的轉折點。當時的負責人為了確定自己產品的商標圖案,可是沒有少費功夫,最終在經歷了一番爭討過后,決定還是使用鳳凰的圖案,鳳凰在中華古老的文化中寓意著“吉祥如意,涅槃重生”。這也是暗示著中國的國情,我們在經歷了列強的侵略之后,一切都在涅槃。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是非常的清楚,當時的鳳凰牌自行車,一經現世,就引起了人們瘋狂的搶購。當時中國還不像我們可以隨意地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鳳凰牌自行車的出現,其實是供小于求的狀態。一個人哪怕是再怎么有錢,也是沒有辦法買到的,如果你想要買還必須得擁有車票,這樣才能夠買上自己心儀的自行車。
三、身份的象征
鳳凰牌自行車的出現,在當時不僅僅是一個出行工具而已。它還成為了人們身份地位的象征,假如說當時誰家能夠擁有一輛鳳凰牌自行車,那么在鄰居的眼里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富裕的家庭,家主的身份也是非富即貴。后來的人們為了表示對結婚對象的尊重,更是以鳳凰牌自行車為聘禮!
鳳凰牌的自行車當時是十分昂貴的,在人們平均薪資不到40元的情況下,這樣的一輛售價180元的自行車無疑是天文數字。人們不吃不喝好幾個月,才能夠買上一輛,雖然說鳳凰牌自行車價格是十分的昂貴,但是貴有貴的道理,因為無論是做工還是品質都是一流的,即便是坐四五個人在自行車上的,也是完全沒有問題。
按照當時相比較現在的物價來看,一輛鳳凰牌自行車的價格,相當于一個6000收入的三倍。鳳凰牌自行車從它的誕生開始,就是以品質著稱的,你看現在的自行車,哪一個能夠載動180斤的東西。但是當時的鳳凰牌自行車就是可以做到,你像當時人們載四五個人,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人們喜歡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品質。
四、出口海外
鳳凰牌自行車不僅僅是在我們中國十分的出名,它甚至是響徹了非洲大地。我們都知道非洲人民是十分的貧窮的,因為窮所以他們對于一件物品的要求質量反而是更高,因為他們每次買東西都需要再三考慮,是不是要花這個錢,鳳凰牌自行車沒有讓他們失望,它用它的質量和品質征服了海外的人民。
五、總結
雖然說鳳凰牌自行車,現在已經是消失在我們的眼前,但是對于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民,它卻是已經成為了永久的回憶。180塊的自行車在我們現代人的眼里,可能說是九牛一毛,但是對于身處六七十年代的人們來說,這樣的一輛自行車就是天價的,從價值論上看,這無疑相當于20瓶茅臺的價格。
我相信無論我們社會再怎么發展,對于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們,都不會忘記鳳凰牌自行車。小時候我們坐在大梁上,父親騎車帶我們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場景每每想起來都會覺得十分的甜蜜,鳳凰牌自行車雖然消失了,但是卻成為我們80、90人最美好的回憶。
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