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豆是我們主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之一,他的使用范圍也是比較廣泛,無論豆制品食品加工、工業油脂提煉用途,還是豆餅、豆渣的飼養食料用途,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前幾年中國持續的從西方國家進口大豆補充內需,隨著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后,中國極大地降低了進口大豆
大豆是我們主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之一,他的使用范圍也是比較廣泛,無論豆制品食品加工、工業油脂提煉用途,還是豆餅、豆渣的飼養食料用途,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前幾年中國持續的從西方國家進口大豆補充內需,隨著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后,中國極大地降低了進口大豆份額,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港口檢驗數據,自7月底以來,運往中國大陸的美國大豆不到50萬噸。相比之下,2017年8月至11月期間,有將近1800萬噸美國大豆運往中國。從這個消息來看,未來大豆種植效益會有所提升。
那么中國開始加強國內自產大豆的投入,來擴大種植面積和提高大豆的品質。開始提到作物結構調整,重視大豆種植,大力扶持農民朋友種植大豆,很多地區大豆補貼:320元/畝;比2017年增加了大概146元/畝;所以大豆未來種植的效益也是不錯,那么農民很多農民朋友反映大豆種植產量不高或者收益不好,真正的原因,通過實地查看與農民朋友交流后,得知由于種植技術的缺乏導致,希望以下內容能對您種植有所幫助!
1、精選良種
對夏大豆種植,我們首先要進行良種選擇,做為常規品種有很多農民朋友選擇自留種。那么我們要向取得高產、穩產,還是選擇廠家繁育的種子。因為自留種容易出現霉變、炕芽、雜株以及出芽率低現象。我們購買包裝好、適合種植審定區域的種子,注意種子的干凈度、籽粒飽滿度、是否發霉、破粒、癟粒等,都需要打開查看,同時索要購買發票,以免出現問題維權。那么在種子選擇上不建議農民朋友購買沒有包裝的種子散種子,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種植水平,來合理選用適宜的大豆品種。
一般選擇品種要注意:如干旱少雨地區,宜選用分枝多,植株繁茂中小粒,無限結莢習性品種;雨水充沛地區,宜選擇主莖發達,稈強不倒,中大粒有限結莢習性品種。播種如果偏遲就要選擇生育期短,成熟偏早的品種。同時由于現在都是機械化收割,一定要選擇適合機械化收獲的大豆品種。由于中國南北跨度比較大,溫度、雨水、土壤條件都有所不同。
2、精耕細作
夏大豆種植模式,我們一般都是旱旱輪作,小麥茬、油菜茬輪作種植,由于大豆對土壤中氧氣變化比較敏感,如有氧氣不錯,根系比較差,容易導致病害發生,所以我們要做到耕層深厚、土壤通透性要好。同時夏大豆一般采用免耕直播模式。那么首先我們要考慮現在政府極大要求的小麥秸稈全量還田問題,只有把秸稈還田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培肥地力,提高產量。我們在選用收割小麥時候注意采用自帶粉碎的的大馬力收割機,同時加大拋撒器,可以把秸稈拋撒均勻。一般情況小麥收割留茬不高于15厘米,秸稈粉碎后長度在8-10 厘米以下,如果沒有粉碎或者拋撒開的田塊,盡量的將部分秸稈移除田外或者拋撒均勻,用大馬力的旋耕機慢旋耕1-2次,把秸稈粉碎、拋撒、掩埋。我們在采用機條播的時候要注意采用鎮壓,保證大豆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不會出現因天氣或者水分問題導致缺苗斷壟問題。如果我們土壤和秸稈處理不當,還會導致大豆苗期病害加重,同時出現弱苗問題,由于秸稈腐熟會消耗一部分氮,所以要考慮到大豆施肥問題。
3、合理施肥
在夏大豆的種植施肥與其他作物有所區別,大豆施肥一個原則:少用氮、氮多抑制根瘤菌生長;多用磷鉀、籽粒飽滿不倒伏;補充微量元素硼鈣、提升品質防早衰;條件允許用農家肥、促進根瘤菌生長提高產量。
由于豆科作物自身根系生長的很多很多的根瘤菌就能固氮。同時很多農民朋友認為大豆種植不需要施化肥,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如果大豆想取得高產、穩產還必須合理的使用化肥、農家肥、中微量元素。夏大豆對于不同的生長期對肥料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那么我們在種植夏大豆時候做到不同時期合理施肥,我們不能采取一炮轟的重視底肥。一般情況使用15-15-15復合肥30-40斤或者使用磷酸二銨30-40斤+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肥料800-1000g,底肥根據秸稈還田情況和增施尿素,如果油菜、小麥秸稈量比較大,腐熟需要消耗大量的氮可以增施1-2斤尿素,如有小麥茬磷肥使用比較多,大豆可以減少磷肥。
大豆施肥最佳比列:
4、一播全苗
夏大豆的高產對于一播全苗是一個關鍵因素。一般我們前茬大田作物小麥收獲后,5月下旬-6月上旬開始進行播種,這樣盡量避開了大豆花期遇到持續高溫,導致華而不實的現象出現。在播種深度3~4cm最為適宜,播種后根據秸稈量和土壤墑情來決定鎮壓,土壤如果過爛、過粘就不要進行鎮壓,否則土壤板結導致不能出苗問題。我們俗話說:莊稼種植“七分種、三分管才能取高產”;夏大豆做到一播全苗的時候要注意,我們在帶肥種植時候避開與種子接觸太近,要側深施,避免導致燒種、燒苗。同時最近幾年秸稈禁燒導致土壤中的病菌量和蟲卵基數都有所上升,尤其大豆的苗期蚜蟲傳毒以及大豆的根腐病發生逐年加重,另外旱旱輪作地下害蟲發生還是比較嚴重;例如:金針蟲、螻蛄等等。所以有關植保部門多次強調禁止裸種下田,一定給種子包衣,我們可以選擇殺菌劑復配殺蟲劑的種衣劑:例如:先正達酷拉斯(22.6%噻蟲嗪+2.2%咯菌腈+2.2%精甲霜靈)、世科姆禾佑(2%苯醚甲環唑+20%吡蟲啉+1%咯菌腈)等等,或者選防除的單劑:高巧(60%吡蟲啉)、銳勝(35%噻蟲嗪);防病的單劑:衛福(萎銹靈+福美雙)、適樂適(咯菌腈)等藥劑,對于大豆種子包衣一定注意水量,拌種后不要暴曬、在陰涼處晾干后播種,不要把種子表皮拌破。種子包衣以后可以防治大豆苗期的多種病蟲害,而且能夠提高出苗率、確保一播全苗和培育壯苗。
5、合理控旺
對于夏大豆種植時候我們要進行合理密植才能高產,那么我們在選擇品種的時候也要注意品種的特性問題。根據品種的耐密性和區域特點,確定種植密度。同時注意在播種大豆的時候有些品種籽粒比較大,那么播種的時候要注意用量。但不能盲目的增加播種量,也不能過度的進行控旺。以江蘇、安徽的品種為例:一是根據大豆本身特性決定密植情況:植株比較大分枝多可以采取40厘米行距密植1.3-1.5萬株。如果生育期短、土壤貧瘠可以采用行距30-35厘米,密植1.8-2萬株,二是根據種子的百粒重來決定播種量,一般百粒重20克以上的,每畝播種12-15斤,百粒重在18克左右,每畝播種10-12斤。那么另外,很多農戶為了追求高產而不斷的增加大豆的播種量導致密度偏大,最終出現大豆倒伏問題嚴重、結莢少、病害發生嚴重,落花、落莢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那么我們如果對于大豆的肥水管理不好,溫度等原因也容易導致旺長,為了取得高產我們要對大豆進行控旺處理,合理的進行控旺來達到控上促下、增加結莢數量、促進根系下扎,達到抗倒控旺的目的。
一般選擇的藥劑很多,市面上有很多復配制劑,但是主要成分多施多效唑、烯效唑,一般采用15%多效唑30-40克兌水40-50公斤,進行噴霧,但是大豆控旺噴施過早效果不好,噴施過晚影響產量,最佳推薦時間為:大豆初花期見花,.如果有些大豆雖然很高但是還沒開花也不能打控旺藥劑,這個時候可以結合大豆蟲害一起進行噴施,防蟲控旺相結合。我們在控旺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的增加用藥量,不能重噴,嚴格按照說明使用,如果噴施后4-5個小時遇到下雨,需要補噴但是藥量減半。切記切記!
6、化學防除
夏大豆種植一般都是旱旱輪作田,近幾年除草的難度也有所增加。一般是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發,禾本科雜草主要有:馬唐、牛筋草、狗尾草為主,闊葉雜草一般以刺兒菜、鐵莧菜、鯉腸為主。對于大豆種植來說尤其秸稈還田導致的無法進行芽前封閉,一般都是采取莖葉除草,由于大豆對于很多除草劑還是比較敏感的,那么我們化學除草在大豆1~3片復葉(一個葉柄上有三片葉子算一個復葉)、雜草2~5葉期進行防除效果最好最適宜。隨著雜草抗性增加我們不要單一的選擇一種除草劑,至少選擇2-3種除草劑進行復配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以下配方任選其一
7、病蟲防治
夏大豆種植,有很多農民朋友認為不需要管理就能收獲,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想取得高產就必須認真進行田間管理,通過田間來看整體病蟲害發生還是比較嚴重的,尤其蟲害發生嚴重、而且抗性比較大,如果不進行防治最終導致減產20%-30%!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豆莢螟、斜紋夜蛾,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霜霉病發生比較嚴重。
1、蟲害:
紅蜘蛛
紅蜘蛛是一種螨類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他的發生時從點到片發生,以成螨和若螨群集于葉背面結絲成網,刺吸葉汁。他的發生速度和擴散速度也比較快。天氣越干旱發生面積越大。大豆葉片受害初期葉正面出現黃白色斑點,3-5天后斑點擴大加密,葉片出現紅褐色斑,局部甚至全部卷縮,枯焦變黃或紅褐色,落葉甚至光稈,嚴重時整株死亡。對產量的影響還是比較大!
防治技術:可以選擇阿維菌素、阿維+噠螨靈之類的藥劑,如果抗性比較大:可以選擇中化——寶卓
蚜蟲:
大豆蚜蟲一般天氣越干旱發生越嚴重,一般蚜蟲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葉背面、幼莖及生長點刺吸汁液,他的繁殖能力強,如果條件達到一天就可以繁殖一代,造成葉背扭曲或皺縮,致使植株光合作用受到嚴重抑制,碳氫化合物的合成受阻,營養傳輸受阻,同時還傳播大豆花葉病毒病。
防治技術:采用烯啶蟲胺+吡蚜酮的復配制劑,如果抗性大的區域可以選擇氟啶蟲胺腈
豆莢螟
豆莢螟又叫大豆食心蟲,是一種專蛀性很強的蟲子,危害比較大,在大豆生產上的重要害蟲,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生。最近幾年發生的面積比較大,而且他的抗性也增加很多,防治難度更大了。一般年份蟲食率在10%左右,嚴重時可達30%~40%,使大豆產量和品質下降,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大豆食心蟲以幼蟲蛀入豆莢內食害豆粒,在7月末始見成蟲,8月中旬為危害盛期,危害約1個月。所以危害的時間比較長。
防治技術:這類蟲子一般情況我們可以選擇酰胺類藥劑防治效果比較好,不要使用有機磷類和生物類藥劑,效果不好。可以選擇10%氯蟲苯甲酰胺、10%四氯蟲酰胺,防治效果持久。
斜紋夜蛾
近幾年來,大豆斜紋夜蛾開始大量出現,斜紋夜蛾是一種喜溫性害蟲,一般危害高峰在7-8月份,其危害損失率一般能夠達到10%~20%,嚴重使高達35%,導致大豆的品質和產量下降,尤其在沿淮以北地區,發生比較嚴重,一般藥劑對他沒有效果。
防治技術:隨著種植越來越簡便化,可以選擇酰胺類藥劑復配速效藥劑一起使用,可以選擇10%氯蟲苯甲酰胺+5%甲維鹽防治,但是有些區域這樣復配效果依然不好。就選擇陶氏益農: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目前沒有交互抗性,持效。但是成本比較高。合理選擇藥劑。
2、病害:
根腐病
大豆的根腐病每年都發生,只要種植大豆就會出現根腐病,雨水越多或者排水不暢的田塊,發生就比較嚴重。一般表現大豆苗期發生比較嚴重,莖基部有淡紅褐色不規則的小斑,然后壞死,受害株根系不發達,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葉色淡綠,分枝、結莢明顯減少。
防治技術:根腐病防治首選考慮是種子包衣,成本低。效果好,如果大田發生防治成本高、效果差,選擇甲基硫菌靈或者百菌清噴淋
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主要表現在葉片和豆粒上 雨水越多發生越嚴重,開始發生時不容易察覺,一般在封行時候開始發生,植株交互傳染 受害植株矮小瘦弱并且葉背面密生灰白色霜霉層,最后葉片干枯死亡。豆莢表面無明顯癥狀。豆莢內豆粒表面附著一層白色菌絲層,其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防治技術:發病初期可以選擇多抗霉素、代森錳鋅,發病中后期可以選擇杜邦高端藥劑:克露進行防治。
8、適時收獲
大豆的收割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收獲早了會出現青花大,曬干后癟粒多,產量低。如果收獲辭了就出現炸粒情況,損失比較大。當莢皮干松,葉片老黃脫落后要及時收割,防止豆莢收割前開裂造成減產。一般我們掌握植株完全成熟、豆葉基本落完;田間無雜草、無露水(建議在上午10點以后使用機器收割)
王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