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引言“并包更藉桄榔屑,風味懸知定可人。”這是宋代詩人陳棣在《陳公藻覓筍仍許作包子》中的詩句。其大概的意思是,好吃的包子可以吸引人,讓人達到忘我的境界。作為天津的“美食三絕”之首,曾經的狗不理包子亦是如此。從清文宗咸豐八年(1858年)至今的
引言
“并包更藉桄榔屑,風味懸知定可人。”這是宋代詩人陳棣在《陳公藻覓筍仍許作包子》中的詩句。
其大概的意思是,好吃的包子可以吸引人,讓人達到忘我的境界。作為天津的“美食三絕”之首,曾經的狗不理包子亦是如此。
從清文宗咸豐八年(1858年)至今的162年中,狗不理一直以其獨特的風味兒獲得許多消費者的贊譽。不過,水漲船高,如今的狗不理不僅越來越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還成為人們消費不起的“奢飾品”。
有人說,當年的狗不理已經不存在,如今它倒是成了“人不理”。那么,這一個百年的老字號為何淪落到今天的地步?
一、“消費不起”的價格
在我國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中,在消費之前,首先要看的是物價,其次才評價消費品的質量。盡管如今人們已經很有錢,不再在乎價格低于1000元的消費品,但是這種看價格消費的心態依然存在。所以,商品之戰中,往往以物美價廉者取勝。
而與老品牌或者大連鎖的貨物相比,低價格取勝的方法就不再適用,倒是貨物的價格越高,消費者的數量越多。已經積攢100多年好口碑的狗不理與這種消費方式相似,人們吃狗不理包子,圖的不是填飽肚子,而是文化的品嘗。
因此,對于現如今的一碟花生58元、一籠包子120元的與狗不理相關的消費,人們不再感到驚訝和“消受不起”,倒是以此為榮,因為消費的是著名的食品和百年積淀的文化。
既然狗不理已經融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之中,應該將自己發展成大眾食品才是。而從價格上來看,它走的是一種讓大眾“消費不起”的發展路線。
其價格越高,固然只會將消費的對象禁錮起來或壓縮,直至形成固定的消費圈。120元一籠的包子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消受得起,盡管人們愿意這么做,那也只不過是圖個嘗鮮作罷。
包子在人流多的地方銷量最大,比如旅游景區、各種車站、學校和工廠等。在后兩個地方,
如果包子的價格合理,那么基本上沒有賣不出去的包子。
然而,在這兩個地方生活的人基本上都不是高收入者,120塊錢足以讓一個學生吃4天的飯;對于每個小時只有12塊錢收入的工廠工作者來說,這也許就是一天的工資。
由此只能認為,狗不理是包子界的貴族,從不喜歡與世俗扯上關系。
食材中的偷工減料是人們對狗不理差評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為食品,質量和消費者是自己的生命線。那么,它是如何不負當年的?
二、食材不再精選
狗不理創始人高貴友14歲到天津南峪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打下手,憑借著自己聰明的天資和心靈手巧,僅用三年就學會了各種食材的制作,對于包子的制作更是獨步江湖。
年僅17歲,高貴友便獨自開設和專營名為“德聚號”的包子小吃鋪。由于做事細致、手藝突出、從不摻假和價格不高,他的鋪子很快就圈住一大群消費者。
隨著來吃包子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忙得不顧與客人說話,又因為他的小名叫做狗子,所以人們就戲稱:“狗子太忙,不理人”。后來,狗不理成為人們對他及其包子和店鋪的稱呼,“德聚號”逐漸被人們淡忘。
從高貴友開設“德聚號”之始,使用的食材主要是新鮮豬肉和面粉。制作的方法也不復雜,在新鮮的豬肉里加上適量的水,佐以特制的肚湯或排骨湯,再配上蔥末、姜末、調味劑、小磨香油和特制醬油等,做成包子餡料。
包子皮用的是半發面,放劑和搓條后,搟成薄厚均勻、直徑約為8.5厘米左右的圓形皮。加入餡料后,捻成白菊花形的小包子。蒸制一般使用的是硬氣,這是100多年前的狗不理的制作方法和樣式。
如今卻大為不同,某網絡視頻拍攝者就曾經在2020年9月對王府井的狗不理店試吃,吸引他過去的是某網絡外賣平臺上對店面的差評。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視頻拍攝者表示:“包子肉餡用的是肥豬肉,皮黏而沒有彈性,店員服務態度不好,感覺很糟糕”。
而后,該評論引起了廣大網民和一些消費者的贊同,讓狗不理集團緊急發聲表明自己的立場。其實,在視頻拍攝者試吃以前,許多的消費者早就不滿意狗不理包子的“偷工減料和粗制濫造”。
對于這一起事件,該店沒有積極反思自己,倒是選擇報警處理。之后集團的回應,也很難讓人信服。有人說,這是不思進取的舉動。那么,他們做了些什么?
三、不思進取
事件爆發后,王府井店老字號狗不理強勢對待消費者的舉動一度成為網絡熱點話題。針對這一件事的回應,狗不理集團在9月15日的里程就發布消息,稱王府井店只不過是一家加盟店,不是集團的直營店,代表不了集團的態度;同時作出相關處理,解除與王府井店的合作關系;最后表示,將會加強集團的管理,重視消費者的滿意度、產品的品質和食品安全。
我國頒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早就已經明確規定,知情權和選擇權是消費者在消費時擁有的權利。那位給差評的視頻拍攝者,其實是在用自己的體驗幫助別人了解消費的情況而已。
而對于此事的態度,王府井店卻選擇報警處理,很顯然漠視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
所以,對于狗不理集團的這個聲明,許多網友表示不買賬;有的人則作出提醒,“提高食品的質量”才是繼續運行下去和得到消費者認可的關鍵;有的認為,他們的態度不夠真誠。
應該可以說,在對待消費者方面的態度存在問題,是狗不理近年來口碑不理想和業務受到影響的原因之一。
2020年5月,掛牌了5年之久的新三板的狗不理的摘牌,讓人們逐漸關注其餐飲業務前景。在這前后,狗不理的部分店面已經陸續關門,包括意式風情街、天津五大道、王府井、北京的前門等重要的景點區。
由此只能說,自帶流量的景區讓狗不理的業績得到支撐,但是其百年美譽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消費者的體驗不佳所消耗掉。狗不理要想將百年積攢的美譽繼續延續下去,就必須要進行創新和提高自身的質量,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商業業績。
不思進取和坐吃山空,只會讓這一座好不容易被先人建立起來的大廈倒塌下去。
結語
2011年11月,狗不理被納入國家的非物質文化名錄中,被認可為“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狗不理憑借著百年來積攢的美譽,已經深刻地融化到中華民族文化中,是美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天津地區乃至是北方的標志。
然而,就這么一個包子中的貴族近年來口碑卻越來越不好,其唯一的缺點就是“消費者體驗不佳”。
要知道,消費者是狗不理繼續發展和延續下去的唯一支撐,如果失去了消費者,那么這個百年老品牌再好,也都只不過是古董而已。
所以,120塊錢一籠的包子是很少有人能吃得上的,要匹配上這個價格,狗不理就必須繼續創新和提高食物的質量,讓消費者有一個很好的體驗。
參考資料
《舌尖上的中國》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高同東